李秀圓
摘 要:在基本素養需求不斷發展和深化的背景下,對一線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更深層次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學校和教師應不斷創新和完善課堂教學方法和教學體系,以更好地促進學生整體素養的發展。然而,在不同的教學方法中,整本書的閱讀已經成為現階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最有效的途徑之一。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在整本書的精讀過程中掌握更廣泛的知識背景,并能充分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和學習能力。本文主要闡述了整本書在小學語文課堂閱讀中的意義,提出相應的實施策略,希望能對提高小學語文教育的效率起到相應的作用。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引言
小學語文讀寫教學是形成學生基本語文素養的重要手段,教師要按照語言教學的要求,自覺探索創新的讀寫教學方法,建立新的讀寫教學組織體系,鼓勵理順閱讀領域基礎學科教學,促進基礎語言學科教學的優化,從而,提高了教學活動的整體質量,為學生提供了有針對性的語言教學。因此,在教育改革中,教師應以基本教學需求為導向,理順語文教學活動,推進閱讀創意教學方法的改進,引導學生系統學習課程知識。
一、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含義及問題
小學語文基本知識主要是以教授知識的觀念為基礎,以學生語言知識的流動性及其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能力為目的。讓學生有能力參與語言交際和思維的發展中來。以便教育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形成思維方式、邏輯思維、創造性思維和直覺思維,提高思維靈敏度,思維的批判性等;審美感知與創造潛能,即通過語言教學、審美體驗與欣賞形成的審美意識,包括發現美、表達美、創造美的能力;文化的連續性和理解能力,主要是指在語言學習過程中自覺地保持自身的文化,了解并有能力借用其他國家的文化,這取決于培養學生對文化的自覺和自信態度。
小學生通常有很多不良的閱讀習慣,比如閱讀不足、閱讀方法不當、閱讀質量差等,這對學生學習漢語、提高語文綜合素養十分不利。教學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閱讀教學觀念,培養學生形成好的閱讀意識,引導學生可以積極有效的閱讀整本書,然從而提高學生的說話和思考能力,通過學習文化知識來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從而培養學生學習和閱讀漢語的興趣和深度挖掘學生的閱讀潛力。
二、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的開展策略
(一)通過合適的閱讀計劃,提升閱讀能力
首先,完成整本書的閱讀是需要一些時間的,而且學生對閱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興趣,不要急于完成閱讀任務;其次,在閱讀整本書時,我們還需要制定合理的閱讀計劃,從而幫助學生設定合適的閱讀目標,并按照閱讀順序完成整本書。這種閱讀方法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整本書的情節內容和主要思想,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一個全面、實用的閱讀計劃可以使學生形成自己的閱讀思路,完成整本書的閱讀,提高他們對整本書的興趣,了解到閱讀的快樂。在這方面,語文教師應該允許學生制定自己的閱讀計劃并給予指導,以促進進一步學習語文知識。
(一)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教授閱讀方法
要為整本書創造一個閱讀環境,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興趣,整合整本書的閱讀資源,利用多種輔助手段創造一個閱讀情境,形成豐富的認知性閱讀成果。在指導閱讀方法的教學時,教師應多做探索和總結,總結適合學生的閱讀方法,給予學生更多的直接閱讀支持。讀整本書和讀一篇文章之間有更多的區別。在選擇閱讀方法時,教師應提高銜接和效率??焖匍喿x、導航、粗略閱讀、產品閱讀、推薦閱讀等都屬于一些常見的閱讀方法。需要結合使用什么樣的內容和方法,了解到不同的方法和閱讀技巧。教師必須進行必要的篩選,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提出建議,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支持。因為大多數學生沒有閱讀整本書的方法,他們對學習和閱讀方法有特殊的期望。教師必須在學習方法的整合與教學中進行科學的開發,以提高教學的適宜性。
(三)組織閱讀訓練,制定完整的的讀書機制
整本書的閱讀量比較大。教師必須為學生定義具體的閱讀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進行閱讀,這不僅可以為學生規劃一條清晰的閱讀路線,還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助于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通本閱讀不能與學習課文相同,要引導學生從語用知識、評價方法、讀寫訓練等方面進行具體操作,使學生在積極的閱讀和學習中建立學科知識基礎。所有的書籍閱讀都可以施行親子閱讀,讓學生和家長可以同時參與所有的書籍閱讀訓練,他們的助學效果會更好。閱讀整本書需要技術幫助和毅力支持。大多數小學生沒有堅持閱讀的精神,教師需要運用更多的激勵手段進行干預,從頭到尾完成整本書的閱讀。
(四)整合整本書閱讀的評價體系
為提高全書閱讀教學效果,提高學生閱讀全書的動機和興趣,以及更有效地控制學生的閱讀成績,教師還必須優化整本書的整體閱讀評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參考書目進行多次中間和最后的評估。評估中主要是指,涉及學生對閱讀的理解,總結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便及時指導工作;這項評估主要包括學生自我評估、分組評估、家長評估和教師綜合評估。在最后的評估中,老師可以首先給學生一個機會來講述書中的基本內容,同時也可以提出章節的標題,讓學生有機會發表意見,也可以提出他們可以回答的問題。最后,教師可以根據閱讀、感悟和收獲的時間,給予學生自我評價的機會;然后,小組進行相互評估,討論彼此的優缺點,從而相輔相成,共同進步。教師亦可與學生家長溝通,熟悉學生在家的閱讀情況,并給予家長評分;教師會根據評核結果及以上評核結果,進行綜合評核,并頒發優異成績獎予學生。
結束語
在全面推行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范疇內,語文教師應設計及策劃教學活動,以滿足學生的基本學習需求為導向,根據基本技能發展目標組織教學活動,積極吸引學生參與教學實踐,從而喚起學生對語言學習和閱讀的興趣。在全面推進語文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基礎知識的要求,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和創新,完善教學組織體系,從而促進學生語言文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晨鋒.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教師.2021.
[2]溫春梅.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設計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1.
[3]談麗.淺析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的開展策略[J].中國會議.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