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晴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進入了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微信、QQ等通訊社交軟件的廣泛使用也隨即運用到教育領域,而家長群的出現不僅能夠跨時間、跨地域、跨家校形成溝通,而且給家校溝通提供了新載體,也給道德教育帶來了新的載體。筆者通過問卷的形式,對婁底市第八中學家長群德育功能實現進行調查問卷,具體操作為家長群德育引導功能、凝聚功能、激勵功能三大方面,得出家長群德育引導功能是通過對家長認知、行為和思維的引導,間接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的作用。
關鍵詞:家長群 德育功能 家校溝通
一、研究目的
隨著數字化的時代來臨,教育領域信息化與社交化成為一種社會趨勢。在2021年2月CNNIC發布的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89億,較2020年3月增長8540萬,互聯網普及率為70.4%,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7%。”[ 1 ]在科學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給人們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變化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社交軟件的廣泛運用。目前十分熱門的社交信息平臺,例如微信、QQ等,已經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如今,社交軟件極大限度地突破了傳統家校處于分離的狀態,能夠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以便最大化地實現家長群的德育功能。我們現在提倡素質教育、道德教育對于人的成長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基于教育領域家校溝通的平臺——家長群德育功能的深入研究以及實現,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貫徹落實了“互聯網+”政策的實施;加強了學生、家長以及教師三者之間的相互聯系;能夠更加深刻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潛在行為以及認知方式,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調查方法和調查對象
本文以婁底市第八中學家長群為作為研究對象,為了方便快捷的獲得真實可靠的數據,本人利用問卷星制作問卷隨機發放到婁底市第八中學家長的手機中,能夠方便家長的填寫,更加便于問卷能夠精準、科學、有效的收回。研究所使用的資料包括定性資料和定量資料。其中,定性資料是指相關主題的研究文獻,通過收集、整理等方法,初步了解研究動態、所運用的學科領域;定量資料是以“家長群的德育功能的調查”為主題的問卷調查得到的數據資料,運用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充分挖掘各變量之間的數字化特征,為進一步研究提供實證依據。問卷問題具體操作為對引導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勵功能這三大方面的表現形式、影響和發展進行分析,然后通過問卷分析來獲得家長群德育功能確認的四大方面。總共收回有效問卷883份,回收率為98.6%,調研對象各年級的家長都有涉及,因此,調查結果基本能夠反映婁底八中家長群的現狀。
三、調查問卷分析研判
1.家長群德育引導功能的分析研判
引導功能指通過教育、啟發、動員等方式,把人們思維和行為指引到正確的方向上來。在家長群德育功能中,引導功能具體表現為對家長群的認同心,通過家長群配合學校教育的有效性,成員自身道德修養的提高以及與孩子的關系情況來引導孩子,對孩子的思想、行為產生影響。有86.05%的家長對于家長群的存在是持有贊同支持態度的,有81.01%的家長認為孩子的健康成長非常需要通過家長群配合學校的教育,有88.6%的家長認為加入了家長群后對于他們自身的道德品質和道德修養有大提高。總之,家長群的存在加強了家長和教師之間的溝通,甚至是家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使得這樣一個平臺能夠形成家長——孩子的有效良性互動,會形成良好的親子關系,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從而會更好地提升孩子的道德修養。
2.家長群德育凝聚功能的分析研判
凝聚功能是指以一種特殊的內容和方法把看上去是分散的、千差萬別的個體的人凝聚成一股力量,為實現人類的美好理想而不斷奮斗。在家長群德育功能中,凝聚功能具體表現為形成家長群這一虛擬社區,群內成員交流,群內信息發布與興趣話題的形式。100%的家長都加入了家長群,家長群是作為一個虛擬社區,是需要有共同的文化作為基礎以及擁有一定的歸屬感才能組建,表明家長群本身就具有凝聚作用。89.6%的家長都從家長群中接收信息了解孩子并進行一定的群內討論。在有文化認同感為基礎組建的家長群,可以看出在以教師為主導的家長群能夠將群內成員凝聚在一起,形成強大的力量,對于群內成員與孩子密切交往的程度看出這也是一股潛移默化的、長遠的精神力量,將會為實現崇高的社會理想不斷奮斗。
3.家長群德育激勵功能的分析研判
激勵功能指某種因素,刺激某種期望、觀念和行為形成。在家長群德育功能中,激勵功能表現為群內成員活躍程度、表揚和批評對于群內成員的影響、成員表揚對于孩子的影響、孩子隱私問題以及家長是否鼓勵孩子等方面。89%的家長都會對家長群給予重視,全部的家長群都會在群內公布表現優異的孩子及他們的表現情況,89%的家長會根據家長群的內容給孩子進行相應鼓勵,以此達到激勵孩子的目的。通過家長群的一種良性競爭的氛圍,能夠提高家長的活躍程度,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形成班集體內一種積極向上的風氣。在家長群中形成一股向心力往前沖,從而使班級也形成一股凝聚力全力奔跑、健康成長。
四、結論與對策
1.基于目標為機理的家長群德育引導功能
孩子在成長期間,正處于一種思想觀念還沒有定型的階段,對于社會事物還不能進行正確的辨別,在當前社會意識形態多元化和社會環境復雜的情況下,也給孩子健康成長帶來了阻礙。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也就十分重要,而二者之間能夠達到高度的配合,那么在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社會和道德教育將很容易實現。家長群作為家長和學校溝通的載體,作為道德教育的載體,通過對有意識地將主流意識形態的宣傳內容在這個虛擬社區內高頻率地不斷強化來建立共同的價值基礎,然后在潛移默化的形式下,以教師為主導、對家長形成一定的影響,以此來讓家長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使得孩子能夠了解當前社會的政策、形式、價值觀念。
大部分的家長樂于加入家長群中,尤其是在道德觀方面家長有著榜樣的作用。如一方面在家長的言傳身教中引導孩子的性格、行為和心理,使孩子能夠拒絕來自不良誘惑,調節好自身的不良情緒,保持一個健康的心態。另一方面家長群是在教師的主導下建立的共同價值基礎,用整體的共同價值認同來指導家長的同時也是在影響孩子在得到新的認識,在深化新的認識轉化為信念,從信念又用于實踐,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思想道德得到了凈化,提高了道德修養和實踐能力。但是少部分家長對于家長群的作用還沒有深入的了解,對于孩子的生活與學習還不夠關心和重視,這就需要我們以教師為主導的家長群持續加以引導,在這種長久的影響下改變這些家長的態度。
2.基于共同利益為機理的家長群德育凝聚功能
家長群作為一種虛擬社區,群內成員本來就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和對此社區有一定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也有著促進孩子更好的發展的目標,即擁有一定的共同利益,這樣就形成了群內和諧向上的氛圍。而文化本來就是一種極強的凝聚力量,即家長群內會形成相應的群內的規則,是群內成員共同認同的思想、價值和行為,這就會讓家長與教師在群內擁有一種向心力和歸屬感,形成一股凝聚力量。家長群在給家校溝通增添了新的模式,密切了二者之間的來往的過程中,能夠使孩子的道德建設在持續不斷的潛移默化的發展中得到完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的完善自身會形成一股合力,使他們有共同的價值取向和夢想追求。
一個班級建立一個家長群已經成為常態,在家長群建立之初就有共同的需要和要求,因此群內成員有著一定的共識。大部分建立家長群對于和孩子的溝通也十分有效。因此,對于家長與教師之間,家長與家長之間會形成一股合力,能夠往促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方向拽,從而促進孩子班級也凝聚成一股合力,積極向上、蓬勃發展。可以說家長群德育凝聚功能發揮的是一種長遠的、巨大的、潛移默化的精神力量,會促使社會的發展。但是也有少量的家長不參與家長群內成員的溝通交流,不能實現凝聚功能效用的最大化,也要加大對家長群作用的宣傳,擴大對家長的呼吁。
3.基于情感為機理的家長群德育激勵功能
孩子作為一個正在成長還未定型的群體,他們擁有豐富的創造力以及對未來好奇的渴望,作為教師和家長要善于發現他們的優點,也要進行鼓勵教育,幫助他們堅定理想信念,同時孩子在成長期間容易受到外界的負面因素影響,會在此過程中形成一些不好的習慣和思想,我們作為教育者要及時疏導,調節孩子心理,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在家長群內,教師主導的發布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等各方面的行為,調查中有顯示對于優秀的進行表揚,會導致家長在群內提高活躍程度,也會對于孩子進行夸獎和表揚。家長群在這種方式形成的氛圍內,會調動群內成員的情緒,激起群內成員的情感,從而會更好地引導起孩子的情緒,寓教于樂。
在教育方法上,大部分的家長會表揚孩子的出色表現,在這樣適當的時機會激發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形成一種積極向上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學習態度,讓孩子在以后的成長道路中能夠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下就算遇到了挫折與困難,也能選擇符合道德要求的行為。這些現象也就充分表明了家長群提高了家長積極性,傳播了正能量。并且家長群激勵功能的發揮能夠使孩子正確認識自身的歷史使命,在成長路上保持一顆自信自覺的心態努力拼搏向前。但是也有少部分家長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在教育方法上奉行批評教育,在打擊孩子自信心和積極性方向上越走越久,長此以往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因此需要家長群內增強更多的內容,介紹多種教育方法,加以引導正確合適的教學方法,加強家長的參與度,發揮最大化的激勵功能。
(責任編輯:姜秀靚)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