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
摘 要:新形勢下,舞蹈藝術在很大的程度上,將形體藝術、情感藝術、思想藝術等綜合性的藝術活動,真實的表達到大眾的視野當中?!盀槲璧杆囆g插上飛翔的翅膀”,舞蹈演員在舞臺表演的過程中,是一種不斷接受挑戰過程,需要詮釋新的內容和知識。舞蹈演員只要自身具備了較高的表演水平,并且賦予藝術作品真實的靈感,那么長久下去,才可以把自己的表演經歷轉換成舞臺經驗,以情感為基礎,增加藝術表現力,真實的完善藝術修養。因此,本文闡述了主要的影響因素,在綜合性的基礎上,提升舞蹈表現力。演繹不同角色,給受眾者帶來心靈上的震撼,在達到統一的時候,建立科學的培養路徑。
關鍵詞:舞蹈演員 舞蹈表現力 培養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生活質量的提高,大眾對于舞蹈演員表現力的需求上升了一個重要的檔次。作為一種以肢體動作呈現的藝術形式,不僅需要強化學員對舞蹈知識理論,還需要增加對應的藝術修養。人體藝術存在很多種的類型,不管是哪一個類型,舞蹈藝術都是最為關鍵的一個點[1]。只有達到“美”的境界,那么才可以在動作與內心情感的互動下,感染大眾,并且賦予不一樣的思維情感,表達不一樣的思維。一個成功的舞蹈演員必須要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增強自身的舞臺表現力。需要在文化素質、表演技能素質、藝術素質、心理素質的基礎上,感染觀眾,并且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印象[2]。培養舞蹈演員表現力在很大的程度上,有助于舞者完整呈現作品,使觀眾藝術體驗豐富,沉浸在作品的藝術氛圍中,獲得更多的啟示。鑒于此,如何培養舞蹈演員舞蹈表現力呢?
二、影響舞蹈表現力因素
(一)自身
舞蹈表現力,它是進行精神內涵傳達的重要途徑,是對舞蹈演員進行評價的重要標準。不少人演員認為舞蹈演員的舞蹈表現力是在開始的時候,自己就呈現到大家的視野當中的,與后天的訓練存在的關系較小。此種思想,本身就不利于舞蹈表現力的提升。從舞蹈演員的態度看,不少的舞蹈藝術人員,他們并不是真實的喜歡舞蹈,而是為了生活或者是其他的因素[3]。對于一個合格的舞蹈表現者來說,需要詮釋基礎,增加舞蹈的責任感,并且學著以興趣為基礎,感知舞蹈內容的真諦,并且將積極的生活狀態,詮釋其中,感知不一樣的震撼性,滿足當前的發展路徑。其次,在舞蹈演員的舞蹈功底中,需要詮釋基礎,使用不一樣的肢體動作,演繹著不一樣的思維方式,展示不一樣的舞蹈內容,感知不一樣的思想境界,在體力不支的基礎上,就會導致事故的出現。一旦出現這些問題,那么就會影響舞蹈表演者的真實發揮。不管是哪一個類型,都需要在真實的發展狀態下,增加內涵與技巧,并且掌握更多的舞臺表演內容,滿足當前的發展路徑。最后,舞蹈演員的藝術修養,也就是說,需要結合實際的需求,展示不一樣的藝術修養,表達不一樣的感悟能力,傳達不一樣的思維內涵。舞蹈的表現力和舞蹈演員的遺傳因素存在著較大的關系。如果他們的父母就是從事舞蹈工作的,那么一般的情況下,他們的藝術表現力就會高于一般的舞蹈表演者[4]。
(二)環境
從環境的視角上看,主要可以分為生活環境和學校學習環境兩個部分。對于舞蹈演員自身來說,可以影響舞蹈表現力的因素較多,并且很多都是外在的社會因素。只有在深刻的表達中,達到不一樣的社會基礎,那么才可以在很好的詮釋下,增加學習的動力。讓孩子在幼年的時候,就多接觸一些高雅的舞蹈教育,這個時候,學生在學校的藝術表達能力就會提高。很多舞蹈者的藝術表現能力都是在學校中產生并且進行的,只有加大舞蹈作品的認知,才可以不斷的提升自己的綜合性素養,滿足當前的發展路徑。
(三)理解
舞蹈演員的表現力,需要結合作品的需求,并且將其中的表現力真實的發揮出來,達到內涵和情感的傳遞。在自身的欣賞和傳承下,感加大內涵的理解,加加大透徹的內涵理解。在真實的作品中,需要將其中的思想內涵真實的表達出來加大對舞蹈的欣賞力,在潛移默化中,加深理解,增強藝術表現力。影響舞蹈演員表現力培養的因素,很多和舞蹈演員的態度,藝術素質,肢體動作,想象力等存在著較大關系。需要加大基本功訓練,賦予內心情感,控制好表情與呼吸,提升對應的綜合素養,才可以加大藝術感染力,滿足當前的藝術發展需求[5]。
三、舞蹈演員舞蹈表現力的培養路徑
(一)提高舞蹈表演者的音樂修養
在實踐的歷程中,對于舞蹈演員來說,音樂修養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舞蹈表演的時候,需要相關的人員加大其中的內涵理解,并且積極的調整自己的音樂節奏,建立不一樣的音樂風格,將其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表達出來。在音樂專業的理解下,掌握專業的音樂基礎知識,深入理解音樂的發展規律與發展歷程。例如:《孤單芭蕾》在實內涵詮釋的時候,就需要在音樂素養的基礎上,感知其中的創作背景、蘊含情感、文化,以全新的視野,感受不一樣的思維邏輯,加大舞蹈的原創性,感知其中蘊含的音樂美和音樂情感,為以后的深入理解與創新提供良好的基礎準備[6]。
(二)激發舞蹈演員的表演意識
在實踐的歷程中,不同的舞蹈節目會給受眾者傳達不一樣的思維情感。舞蹈演員需要不斷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并且增加舞蹈動作的表現力,將不同民族特色的舞蹈表演呈現到大家的視野當中。此外,還需要權衡基礎,減少自身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限制。在邏輯思維、逆向思維、發散思維的基礎上,合理的控制,擴大自己的想象空間,滿足舞蹈和情感的交融。在真實的思維狀態下,需要相關的人員,在舞蹈訓練和舞蹈表演的基礎上,將舞蹈的力量與其中的美感真實的表達出來。不管是舞蹈動作,還是舞蹈演員的形體,都可以在合理的內容載體中,詮釋以外的知識,加大受眾者的直觀感受。在外在的內容與關系中,加大受眾者的印象,詮釋其中的重要性思維方式。很多時候,受眾者關注的是第一印象。優美的舞蹈動作,可以將舞蹈的思想情感表達出來,并且將人物塑造的栩栩如生。例如:《百花爭艷》舞蹈在詮釋的時候,就需要練習不少高難度的舞蹈動作。只有勤加思考,展現良好的表演技術素養,那么才可以在真實的動作表達中,刻苦的訓練,增強對應的技能素養,詮釋舞蹈基礎,將作品的人物性格呈現到大家的視野當中。經典的舞蹈藝術《千手觀音》,就是在手與肢體動作的基礎上,提高自身與受眾者之間的互動性,將真實的感受表達出來,給受眾者帶來更多的沖擊力與震撼力,表達藝術經典,滿足當前的發展需求[7]。
(三)加強舞蹈演員舞蹈技巧和體能的訓練
對于舞蹈演員來講,需要具備較高的基本功。最大限度的重視腰功、腿功以及身體柔韌性的協調力度。使用信息化的方式,多學習一些相關的內容與書籍。提高動作的主動性,加大反復的動作練習,深化基礎,達到舞蹈動作中的融會貫通,提高舞蹈演員的體力和精力。幾乎所有的行業都需要加大訓練的力度,不斷的糾正自己的問題,并且合理的統籌規劃,保持各種動作的嫻熟性,詮釋內涵,提高實踐性,擴大感染力,滿足當前的思維發展形勢。對大量舞動作進行充分觀察之后,實現對不同舞蹈動作之間的融會貫通,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素質。例如:舞蹈《百花爭艷》體現很強的古典韻味,需要與其他的舞蹈實施比較,并且加大理解,找到特點,提高訓練,保持藝術性,那么才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提高綜合素養。
(四)增強舞蹈演員的心理綜合素質以及舞臺經驗
生活是舞蹈創作的根本源泉,也是一種對藝術的升華。需要相關的人員在全身心了解、思考乃至體悟的基礎上,有效的立足實際,將舞蹈表演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那么才可以感悟基礎,提升實踐性。此外,還需要根據心理活動,表達強烈的表演欲望。堅定的自信心,盡情地綻放自身舞姿。在實施舞蹈表演的時候,不可以給自己太多的心理壓力,也不可以急于求成。例如:《百花爭艷》需要涉及的人員眾多,需要相關的人員整合基礎,加大團隊的合作意識,總結舞臺經驗,端正自己的心理態度,滿足創新性發展需求,轉變舞蹈演員對舞蹈表現力的錯誤認知[8]。
(五)促進加強舞蹈演員文化修養
舞動藝術的展現不僅是要完成相應的舞蹈動作,還需要在真實的發展狀態下,使用舞蹈動作或者是表情的方式,引發受眾者思想的共鳴。文化素質是指舞蹈演員的文化修養,只有提升舞蹈者的文化修養,那么才可以增加其中的感悟能力,掌握其中的基本動作,感悟不一樣的思想精髓,將真實的情感表達并且流露出來。增加自己的文化知識,并且在生活和學習中,提高對舞蹈作品的理解,將自身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舞蹈表演中,并且提升舞蹈作品的表現能力。讓舞蹈表演者在不經意中,將快速的掌握情感,并真實的表達出來,產生思想的共鳴。例如:《百花爭艷》屬于古典舞蹈,也是一種詮釋個人表現的舞蹈。在舞蹈演員走上舞臺之前,就詮釋思維基礎,加大對文化內涵層次的理解,在深入的基礎上,保持合理的發展動力,在深刻的認知下,促進舞臺表演的表現力和創造力。在真實的文化素養中,提高綜合性素質,將文化素養的作用與內涵真實的表達出來。
四、結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舞蹈表現力是舞蹈的靈魂所在,對于舞蹈者來說,不僅需要深入感受舞蹈作品,還需要把握音樂節奏,感受真實的生活,增強綜合的藝術素養,給受眾者帶來更多美的享受。把握舞蹈作品的思想和情感,從而不斷提高表現力。舞蹈是生命情調最直接表現,只有舞蹈演員不斷加強自身內部素質的培養,才可以在舞蹈的道路中,不斷的完善自己,鍛煉自己的舞臺表現能力與舞臺形象,讓表演者和臺下的受眾者產生思想與情感共鳴。
參考文獻:
[1]薛實夫.關于高校舞蹈教學中提高學生舞蹈表現力的策略研究[J].大眾文藝,2019(20).
[2]莫非.“校企合作、演學共贏”創新舞蹈表演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究[J].智庫時代,2019(2).
[3]劉文晶.淺談舞蹈表演中心理素質培養的重要性及其措施[J].戲劇之家,2019(27).
[4]辛俊杰.淺談舞蹈演員對于作品情感傳達的重要性——以雞毛信為例[J].藝術大觀,2019(3).
[5]趙璇.滴水穿石翩翩起舞不簡單——淺談少兒舞蹈基本功訓練的重要性[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9(1).
[6]張敏.淺談舞蹈演員在表演中把握人物情感的藝術特征[J].視界觀,2019(12).
[7]韋蘭七.試論高校舞蹈教學中提高學生情感表現力的策略[J].音樂時空,2019(12).
[8]蔣樹棟.從“國芭賽”看中國芭蕾舞演員表現力的培養[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3(1).
(作者單位:蘭州歌舞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