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玲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核心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教育要求的重點之一。小學數學教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對學生未來的發展來說,具有重要意義。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落實我國提出的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下的“立德樹人”的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必須通過科學手段整合德育的內容,通過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提高小學生德育教育質量,提高小學教育教學質量。因此,從德育滲透小學數學教育的原則出發,從核心素養下的數學教學的德育融合的意義、核心素養下的數學德育教育滲透策略兩個方面分析,小學數學教師是如何將德育滲透到小學數學的教學當中的。
關鍵詞:核心素養;立德樹人;德育滲透;策略
前言:
隨著教育制度的革新,小學生的德育教育的培養已經和小學生的知識教育一樣重要。在核心教育的背景下,培養小學生的“立德樹人”品質已經是小學教師的重點,加上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內涵與立德樹人的理念相吻合,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指導過程中,要積極探索以核心素養的“立德樹人”品質為基礎的德育原則和策略,在數學教學指導中融入“立德樹人”的內容,通過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素質品德,在促進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全面發展小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小學生在今后的成長中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一、核心素養下的數學教學的德育融合的意義
小學階段的學生,是處于思維意識能力相對弱的年紀,但小學時期又是學生發展階段的初期,當學生在初期階段就養成了不良的習慣和品行,在今后的發展中就可能出現錯誤人生觀、價值觀,加上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一些不良的信息導入到生活當中,在小學生使用手機、電腦查找學生相關資料時,彈窗廣告和自動下載游戲的信息會大量涌現,還有短視頻的盛行,一些扭曲思想和行為映入眼簾,對于自控能力較差的小學來說,無疑不是一直思想的誘導。因此,在小學階段就開始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立德樹人”主要是通過正面的教育觀念去引導學生、激勵學生,并堅持以學生為本,利用合適的教育方式方法來塑造學生,改變學生、發展學生,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樂于助人、愛學習、愛勞動、明事理、懂謙讓、會寬容......”等優良的品質和精神。小學數學教學主要是思維教學,當數學的思維教學加上德育教育的思想教學,對于剛剛開始發展意識的小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利的,通過思維的教學帶動思想的教學,學生能在學習當中潛移默化的發展思想觀念,所以數學教學與德育教育的融入可以將抽象、模糊的德育觀念深入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當中,讓學生可以通過日常數學學習,培養才智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行為和思想精神。
二、核心素養下的數學德育教育滲透策略
1、優化教學內容并融入德育教育
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綜合素質教育已經成為學生教育的目標之一?,F在的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開始綜合性發展,不再是傳統的分數成績為主導的教育時期,在“立德樹人”的理念下,小學生的素質發展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學生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因此,為了加強小學數學教學當中的“立德樹人”思想品質的培養,教師可以利用課堂的教學情境優化數學教學的內容,通過數學教學內容來拓展課外知識的補充,如講歷史故事、講人們的行為、講科學家的精神素質等,通過故事潛移默化地滲透德育內容。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故事的結合,可以有效的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并能讓學生用心聆聽教師講授的內容,自然地去接收教師傳授的德育內容,從而形成良好的思想水平和道德行為。
例如,在《圖形運動》的教學當中,有的學生的抽象能力相對比較差,當教師形容:“這個圖形按O點旋轉90°,再平移兩格就得到了問題中需要的圖形”,學生還是很難一下理解過來,還需要去思考和模擬圖形的運動過程,因此,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的教學方式,借助多媒體視頻播放,向學生全方面展示相關的動態的圖形的移動和變化的過程,通過微視頻的播放形式具體化抽象的數學問題和數學概念,讓學生在觀看三維立體圖形的情況下,逐步形成自己的“抽象立體圖形”形成的能力。在教師準備教學微課或者教學內容的視頻時,可以選擇一些相關的背景故事和案例,趣味化、豐富化數學教學的內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古人的智慧,并讓學生去理會古人在追求解決問題時的探究精神和面對問題堅決不放棄、積極進取的態度,教師可以利用教學情境和教學案例、故事,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學習數學家、數學探索者的優良品質和精神。教師通過優化、豐富教學內容,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通過教學故事中的人物精神培養學生的優良精神品質,讓學生能提升學習的積極性的同時,加強德育教育。
2、通過小組合作教學擴展德育教育
在小學教學當中,德育需要數學思維作為支撐,它能增強學生的德育能力,讓他們客觀地思考辯證法問題。小學是學生思維發展的初期,而擔任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帶領者”是數學學科。因此,數學教師在指導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就需要有意識地將德育教育中的“立德樹人”的理念教育代入到數學教學當中。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當中,借助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來開展德育教育。在《圓柱與圓錐》的這篇內容中,教師可以將學生組成4-5組的學習小組,學習小組當中有一到兩個數學學習能力好的學習,然后安排一兩道數學題讓學習小組進行組內思考和交流,并給出一個認為正確的數學問題答案,當學生在進行討論和交流時,就是數學思維發生碰撞的最好的時期,這時候教師就需要關注到小組內的成員的情緒和限制,有的小組會非常和諧,學生會相互幫忙、相互交流,遇到困難時,會一起解決問題,會一起克服數學問題的困難,在成員遇到思維阻礙時,會進行幫忙和耐心解決,但是有的組的學生可能會有比較“叛逆”的性格,可能會過于自強,面對數學思維阻礙時,堅決不告訴其他同學,倔強地要自己解決問題,或者時思維能力好卻不愿意幫助其他同學的,只想著等一下把正確答案講述出來,接收教師的表揚。這時候,教師要進行及時的思想指導,讓學生能夠在小組學習當中去主動與他人交流,并幫助他人或者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小組合作學習式教學不僅僅有利于學生的數學思維的發展,也有利于學生在小組當中學生幫助他人和虛心接受他人意見的優良品質。
結論:
隨著教育制度的改革,學生的教育要求越來越高,教師不僅僅需要關注到學生的學習成績,還需要關注到學生的品德素養的指導教學。在數學小學,教師不僅要把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還要注重將“立德樹人”的理念潛移默化地傳輸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借助德育教學的力量綜合發展學生的能力,將學生培養成符合社會的英才。
參考文獻:
[1]曾婉宜.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德育教育開展策略探究[J].2020.
[2]王興成.關于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課堂中德育滲透的思考[J].新課程(教研版),2020.
[3]海占龍.核心素養領域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例談[J].數學大世界,2019,000(012):P.9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