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振興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階段有其獨特的價值,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并且幫助學生實現自我教育。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還需要克服一些問題,如青春期學生心理狀態不穩定的問題以及學生所承擔的外界壓力和內在壓力過大的問題等。初中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如何克服這些問題,就成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任務之一。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初中階段;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
引言:現代化的時代大背景之下,初中學校必須順應時代的要求,注重對學生展開心理教育。同時,在展開心理健康教育時,一定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了解學生年齡特點、行為特點、成長規律等方面的基礎上,科學且合理地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進行評估,并據此為學生開展適合學習、能夠有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教育活動。
一、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心理意識
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對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解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心理意識,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幫助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能夠從客觀的角度認識自我的具體發展情況,客觀評價,自我的學習態度以及生活態度,讓學生通過正確的自我認知來樹立健康的心理意識。舉例來說,我國著名作家張海迪就是在青年時期中使用積極心理學來疏導心理健康問題,使她在逆境的成長過程中,依然能夠保持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狀態,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通過積極心理學的影響增加了張海迪的心理壓力承受力,并且最終獲得了成功。
二、學校要完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制度
學校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重要場所,初中階段的學生普遍都存在心理的疑惑和心理健康問題。從教師的角度出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特點,及時使用積極心理學的教育方式幫助學生排解心理壓力,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作為學校可以建立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內要聘請心理學老師定時開展相關的積極心理輔導教育,幫助學生開展心理壓力排解活動。并且要將積極心理教育課程融入學校的學科教育體系中,通過開展定期的心理課程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
三、創設和諧的班級環境,營造健康的心理氛圍
(一)創設和諧的班級環境
為創設和諧的班級環境,班主任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教育環境的布置。教室相當于學生的第二個家,學生在教室中的時間甚至要長于學生在家中的時間,所以,班主任有必要為學生創設更加和諧的班級環境,利用和諧的班級環境,對學生的情緒進行感染,讓學生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班主任可以在開學時召集學生一起動手,打造和諧的班級環境,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滿足學生對教育環境的需求。雖然學生水平有限,但是都很樂于參與到這種活動中,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呈現出自己優秀的一面。班主任也可以通過設計黑板報,讓學生發揮出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了提升,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距離感也在逐漸消弭。
(二)營造健康的心理氛圍
要想營造健康的心理氛圍,班主任就必須加強對班風建設和學生人際關系的重視,讓學生在班級中得到良好的交際體驗。班主任不應該過度地干涉學生的交友情況,而是要給予學生寬松的個性發展空間,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并進一步促進學生之間互幫互助,以學生的進步帶動學生的進步,也使學生的人格得到逐漸的完善。而為了以集體的力量去影響個體,就需要發揮出集體的感召力,使班集體更加團結,所以,班主任需要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發動學生建立互幫互助小組。
四、重視家庭教育的影響
家庭教育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為家長要認識到家庭環境是學生心理健康成長與發展的重要因素。家長要以身作則,樹立榜樣,樹立一種積極的家庭生活態度。當學生遇到學業壓力或人際交往困境時,要積極幫助學生解決難題,疏導學生的學業壓力和心理壓力。對學生要予以支持、鼓勵和引導,不得進行謾罵或者打壓。
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
初中班主任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必須做到足夠地尊重和理解學生,認真地對待學生的問題,不能將學生的問題歸結于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因為這樣對學生而言也是一種無形的打擊。班主任作為成年人,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歷,自然知道如何處理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但初中生還是未成年人,對成年人有一定的依賴心理,無法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這時就需要班主任從中協助,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和幫助,用推動學生身心發展的方式,讓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漸得到提升,而不是將自己的觀點灌輸給學生,或一味地否認學生的主張。而且,這一階段的學生所需要的是合理的建議以及公平的對待,需要班主任的認可、贊美、鼓勵以及平等的交流,所以,班主任不能忽視或無視、漠視學生的問題,也不應該強行桎梏學生的個性和思想,而是應該以朋友的姿態,給予學生平等的建議,傾聽學生的苦惱,寬容、耐心地對待學生,幫助學生疏通不良情緒。
對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多重否定會給其人格的建立帶來巨大的影響,而一個班主任如果僅僅只有嚴厲和控制,則無法使學生成長為熱愛生活、有自信心的人。只有尊重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和學生的喜愛,也只有當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距離拉近之后,學生才會愿意主動地向班主任傾訴,愿意告訴班主任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班主任也才能給予學生更好的引導和建議。
總之,初中階段的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成長過程中排解學生的心理壓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而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通過社會、學校、家庭等三方面的密切配合,通過積極心理學的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能夠通過科學的方式排解學業壓力,促進心理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劉曉敏.積極心理學視角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探析[J].信息周刊,2020(3):1.
[2]丁慶輝.淺議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