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旭卿
【摘要】數學當中應用題的學習和解答是數學教學的重點,強化應用題解題方法的傳授,能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與創新意識的發展,同時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所以,教師引導學生解決應用題問題的時候,需要重視應用科學的策略與方法,只有學生掌握了科學的學習策略和方法,才能夠提升數學的應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解題;教學策略
應用題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是檢驗學生數學知識、計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綜合性題目,學生在應用題解題能力方面顯示出的差異性標志著他們數學水平的高低。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學生應用題解題能力的培養。作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學生應用題解題能力。
一、培養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良好習慣
首先,讀題。小學生在解答應用題之前,需要先閱讀題干,找出已知條件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之后圍繞問題思考有哪些解題方法,確定解題的方法和步驟,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在讀題的過程中,小學生需要用鉛筆圈出題干里的關鍵字,比如在應用題:已知某水果店蘋果一共有1000kg,賣掉525kg之后,剩下的蘋果需要平均放到5個箱子里,每個箱子里的蘋果多重?在閱讀題目時,教師應當引導小學生圈出賣掉、剩下、平均等字眼,要想解答這道題目,需要先計算出一共還剩下多少千克的蘋果,然后將剩下的蘋果平均分成5份,確定使用除法進行計算。其次,思考。學生在讀題時,需要對抽象的語句或內容進行轉換,以下面這道應用題為例:王老伯想要貼墻圍一塊長方形的菜園,長是35m,寬是25m,一共有多少種圍法?學生在讀題時可以根據題目看出這道題是考察長方形周長計算,之后閱讀題目觀察是否存在和周長或面積相關的內容,借助逆向思維思考,若已知周長和面積如何計算長和寬。考慮到這道例題中需要貼墻圍菜園,因此學生只需要計算其他三條邊的長度即可??梢钥闯觯瑢W生在解答具體數學問題時,需要根據實際的信息養成畫圖的習慣,按照畫圖的內容有效地解答問題,保證解題的準確率。最后,解題。列式計算的過程可以分成兩種,第一種是根據步驟先加減再乘除計算,或者根據題干先乘除后加減;第二種是混合運算,學生按照已知條件,使用括號列出完整的算式,然后按照加減乘除的計算規律展開計算。教師在應用題教學期間,需要幫助學生理清解題思路,囑咐學生在計算完之后進行驗算,檢查結果的正確性。
二、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
小學生剛開始接觸應用題,在教學時缺乏相應的訓練,導致小學生在解答實際的問題時無從下手,教師需要強化對學生的思維訓練,比較應用題和計算題的題型,更好地幫助小學生掌握應用題的解題特點。此外,教師還應積極滲透數形結合的方法,幫助小學生理清題目中數量之間的關系,簡化解題的方式和方法,提高小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例如,小白兔與小灰兔一起拔胡蘿卜,已知小白兔一共拔了13顆胡蘿卜,小灰兔拔的胡蘿卜總數是小白兔的3倍,問小灰兔比小白兔多拔了多少顆?在解答這道應用題時,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使用畫圖的方法,把握題目中數量之間的關系,快速、準確地做出解答。
三、聯系生活實際展開教學活動
數學知識取之生活、用之生活,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適當地導入生活化的教學問題,激發小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興趣。數學教師可以利用與生活緊密相關的素材理解題干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內容時,由于小學生缺乏具體的生活體驗,在數量關系的理解方面存在著一定的難度。為此,數學教師可以把數學知識和小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在一起,問學生:假設現在有一度長、寬分別是50厘米、30厘米的畫,需要為這幅畫制定邊框,如果有一根長度是150厘米的木條夠用嗎?通過設計這個問題讓學生主動分析和計算,從而促進學生對有關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四、創設教學情境直觀教學
小學生正處于具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的關鍵時期,數學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幫助他們轉變邏輯思維??紤]到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應堅持直觀性的原則,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比方說,在例題:小紅和小李一起跳繩,小李5min共跳520下,小紅6min跳了612下,問小紅和小李誰跳得更快?每分鐘多跳多少個?教師可以制作一個動畫視頻,動畫中兩個人物跳繩,然后顯示題目中給出的條件,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這個基礎上講解應用題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此外,教師還可以使用實物、圖片或動作等方法鎖住小學生的目光,深化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改善應用題教學的效果。
五、總結應用題解題的方法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些學生認為應用題比較難主要是因為自身并未形成一套系統的解題策略,在面對具體的數學問題時,不知道該怎樣思考,探尋題干中的隱含條件,致使他們產生恐懼心理,排斥應用題的學習。針對這一情況,數學教師應當下意識地鍛煉小學生的解題能力,善于總結做題的規律和技巧,讓小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小學生在解答應用題時可能會遇到植樹、爬樓梯和計算時間等問題,這些問題對學生的生產和生活常識存在一定的需求,以植樹問題為例,要想在道路的兩側種樹,開始的地方需要先種一棵,因而需要加1,得數乘2之后是兩側樹木的總和;在計算樓梯的臺階時,因為第一層沒有樓梯,因而需要減1;在計算時間時,需要引導學生換算時、分、秒。教師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幫助小學生掌握解題規律,提升小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是學生在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科,更是學生形成理性思考能力,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和養成嚴謹認真習慣的關鍵期。所以,作為本階段數學教育工作者要在充分了解學生學情的前提下,不斷研究本職工作,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通過數學應用題的解答教學來驗證自己在數學領域的教學水平,培養出更多的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創新超越的好學生。
參考文獻:
[1]彥琴.試論提高學生解答數學應用題的能力[J].成才之路,2018(13).
[2]王利勇,潘金花.試論做好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