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歡歡
【摘要】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2014年教育部首次提英語“核心素養體系”概念,核心素養概念的提出,為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進一步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對于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了探討,對基于核心素養下高中英語教學提出具體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英語教學;教學策略
引言:高中英語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學習能力,這四要素各有不同卻彼此聯系,是學生全面發展不可或缺的素養。發展學生這四個方面的素養也為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學中要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就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融入到具體的學科課程與教學中,全面、綜合的進行培養。
一、什么是核心素養?
OECD在1997年提出核心素養概念:A competence is more than just knowledge or skills. It involves the ability to meet complex demands, by drawing on and mobilising psychosocial resources (including skills and attitudes) in a particular context.“核心素養超越知識與技能。它通過統籌利用心理社會學資源(包括技巧與態度)達到具備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我國教育部在2014年印發《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首次提出“核心素養體系概念”。《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定義為:“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英語課程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綜合表現為四大素養,由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組成。”文化品格和思維品質是高中學生的必備品格,文化品格是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出的知識素質、人文修養和行為取向。而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是關鍵能力。語言能力是指在社會情境中,以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意圖和情感態度的能力。學習能力是指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調適英語學習策略,拓寬英語學習渠道,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
二、核心素養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策略
1.確保教學設計情景化、問題化、活動化,體現綜合性、實踐性和關聯性的學習過程。學生進行語言表達的最佳氛圍是輕松、活潑、融洽的環境,這就要求高中英語教師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啟發學生大膽用英語表達,切記沉悶、緊張、嚴肅的氛圍。
2.在主題意義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活動中,整合語言知識學習、語言技能發展,體現文化感知,引導品格塑造,發展思維品質,提升高中生學習能力。在牛津高中英語Module1 Unit2 Growing pains 一文中,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十分密切,因而受到了學生的高度關注。教材說明了矛盾的原因和經過,但沒有提供解決青少年與父母之間矛盾的辦法,這就需要師生共同探討矛盾的起因、發展、矛盾的激化,以及如何化干戈為玉帛,對主題意義進行探究,從而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引導學生從表層的學習走向深層次的理解。學生通過分析、感受生活中成長的煩惱,形成一種煩惱是源自于生活,并且服務于生活的思想,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體會自主學習過程,能夠自覺養成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學習習慣;通過對教材的進一步理解,學生也會意識到認識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對學生的人格的塑造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3.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轉變教學理念,與課改同步發展。
“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的專業水平是有效推行核心素養的關鍵。因此每一個教師都應該深刻領會新課標的理念、目標和要求,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己任,優化教學方式,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1)、立德樹人,為人師表,引導學生塑造健康的品格。核心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個重要舉措,而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就是要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育人模式。立德樹人是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又具有時代特點的育人模,因此,教師必須以高尚的師德為學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舉止帶動學生修心立品,時時處處為人師表,處處做學生的表率。(2)、教師要提高自身的語言和文化素養,在教學中要敢于創新,完善業務水平,調整知識結構,加強學科整合能力,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轉變,重視培養學生思維品格和文化素養的形成。(3)加強教學團隊建設,形成教研合力。要精心創設教學團隊合作情境,以共同愿景、目標導向、資源共享、獎勵互賴為依托,優化合作過程,使教師在教學團隊中共享信息,分擔責任,以便在教學中不斷總結和提煉發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方法和策略。
三、結束語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為學生的綜合發展服務的,已經成為當前英語教學改革的前進方向。作為高中英語教師一定要從觀念上牢固樹立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意識,然后在備課環節圍繞提升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進行優化設計,并在教學活動中予以貫徹,從而達到轉變教學方式,與時俱進,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在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中不斷努力提高教學效率,使高中英語課堂得到不斷的完善。
參考文獻:
[1]陸芳蕊,譚功哲.核心素養概念在高校英語教學評價體系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2018,(304):27-28.
[2]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修訂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R].北京,2016.
[3]葉曉群.基于核心素養下的農村高中英語教學策略初探[J].校園英語2018,(33):204.
[4]吳艷俠.高中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析[J].課堂教學研究2016,(1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