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互聯網平臺的廣泛應用,學校教育開始更多地與互聯網相結合。在新課程目標改革的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學如何與互聯網結合,將課程資源進行整合,成為了美術教師面臨的新課題。學生不僅僅是學習者,更是創造者,教師需要培養學生們的綜合能力,為學生們以后的發展作好鋪墊。文章針對“互聯網+”背景下小學美術課程資源的整合展開研究。
關鍵詞:“互聯網+”背景;小學美術;課程資源
美術作為一門基礎的學習課程,對于學生的綜合發展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夠幫助學生陶冶情操,培養學生的美術審美能力,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著促進作用。在新課程目標改革的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學應該將豐富多樣的互聯網運用于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打破了時空的限制,將形、色、聲、動、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將信息技術有機地融入,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并且使得教學改革能夠與時俱進,使美術教學成為最具特色的教育風景線。
一、 小學美術課程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重要性
許多學校只是重視學生們的文化課成績和升學率,在實際教學中壓縮了美術課堂時間,導致學生不重視美術科目,將美術作為一項娛樂活動。在此基礎上,如果教學方式枯燥無趣,會使學生漸漸地喪失了學習美術的興趣,十分不利于學生以后的綜合發展。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得學生能夠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互聯網平臺的到來為學校教育教學提供新的思維理念和生活方式,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在學校教育中不斷地被滲透使用。除此之外,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屬于現代社會中的高效資源。小學生能夠在教師和家長的引導下培養自主學習意識,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長時間發展下去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所以信息技術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學習能力。
二、 “互聯網+”背景下小學美術課程資源整合的策略
(一)運用多媒體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
美術課程多種多樣,我們可以針對欣賞畫作板塊增加相關的課程資源,從而促進學生對美術的喜愛之情,并且推動小學美術課程的發展。在對小學生進行美術教學中,要結合多媒體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當中理解美術作品的精神所在,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當中,感受美術課程。隨著現在課堂的新興發展,教師教學也不用局限在紙質當中,可以利用充足的電子設備資源向學生進行教學,進而使得美術課堂更加豐富。學生通過在形象的作品中感悟精神,從而找尋自己的思維創作方向,有效地為學生提高思維創新能力。
例如,在學生學習五年級美術《哆來咪》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利用多媒體對本節內容欣賞和評價,多媒體能夠向學生展示豐富的具有審美價值的圖像世界,認識色彩和形體漸變的規律,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欣賞水平,從而了解中國音樂的發展,由此啟發自己對色彩畫作的靈感方向。教師在課堂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戰國的影視片段,教師在學生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劇中的編鐘等。在學生對視頻回味無窮的時候教師向學生展示課件七個裝著水的瓶子彈奏音調的視頻。這樣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給予學生創作靈感,讓學生的思維專注在課堂的教學中,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增強了學生的畫作能力。
(二)運用微課來激發學生的內心潛能
有研究證明: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當一個人對一件事物產生強烈的興趣之后,會將興趣作為他追求事物結果上最大的原動力。小學美術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微課視頻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微課能夠將文字、圖片、聲音有機地整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刺激學生的感官。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運用科學合理的視頻,利用微課幫助學生提起學習興趣。對于教師來說,微課視頻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的有效運用也是一個需要不斷克服的難點。美術微課的教學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美術課的質量。教師在準備制作視頻進行知識點講解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把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進行分開制作,最好保證一個視頻針對一個重點知識或是難點知識,這樣有利于知識點更好地進行細致的分步驟講解,使得學生更加直觀地觀看,更加方便學生的理解,進而掌握知識點,從而能夠提升學習美術的熱情。
例如,在學生學習一年級美術下冊《了解彩虹的色彩排序,認識常用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完成課前預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就是課前預習環節,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可以使用微視頻的方式幫助學生了解真實的美術世界,通知學生學習內容,學生在知道課堂學習內容后,教師要提前一天布置教學任務,讓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知識點預習,而且要求學生在進行預習環節要隨手記錄自己在預習環節所學到的內容以及無法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對于微課的學習可以有一個更好的理解,從而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這種方式有利于提升微視頻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師就可以制作一個簡單的微視頻,在簡單的微視頻中對學生進行講解。通過這種方式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三)利用美術類App提高學生獨立自主能力
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構圖技巧對其畫作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學生在課下可以使用App學習能夠及時改正自己的不足,高效的提升繪畫水平。學生們在作畫的過程中,不僅僅需要注意構圖技巧,同樣需要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畫作,學生們通過在美術概念類App的學習中加深對作品的理解與掌握,從而提高在作畫中的效率,培養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生學習一年級美術上冊《大家一起畫》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在美術寶App上進行簡單的內容了解。手繪線條圖像屬于美術中構圖的較難環節,不僅僅需要考慮美感,還用考慮到整體構造。教師可以讓學生在App中學習關于線條畫的畫法,自主學習手繪線條的知識,學生們通過在課下簡練的學習之后會更加掌握手繪線條的構圖手法,這樣一來,學生們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從而提高自己整體的構圖效率。
(四)利用微信公眾號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師可以在微信平臺上發表關于美術教育和審美方面的文章,并且給學生留下作業,讓學生利用互聯網的便利解決問題。學生利用網絡不斷地收集資料、分析資料、處理資料以及整理資料,進行反復的分析和總結,才能提取出有效的資料信息,這個過程可以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和傳統枯燥無味的教學相比較,這能解決學生課上注意力不集中,對技巧的掌握不夠徹底的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課下公眾號信息技術滲透審美教育,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例如,教師在微信公眾號發表《美化教室一角》的內容講述,講述的是通過審美概念,讓學生激發對美術的欣賞,發展培養自身對教室美化的成熟看法,為以后的課程和成長創造條件。學生就可以通過網絡搜索:“室內美化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呢?”學生為了更好地完成學習,會利用網絡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可以有效地收集和整理信息,并對自己的思想和行動進行及時的調整。互聯網模式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學習的空間,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效地在美術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打破傳統教學的束縛。
(五)利用網絡論壇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
小學生們正處于對一切事物感到好奇的年紀,所以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在論壇為學生們選擇合適的傳統美術繪本為學生拓寬知識視野,帶來學習美術的更多歡樂。教師可以在論壇發布教學內容之后,引導家長幫助孩子在美術作品感知藝術,利用網絡論壇為孩子們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使得孩子們能夠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對作品的評價當中。
例如,教師結束講課之后去論壇發表一些關于傳統文化的美術作品,去打開學生的眼界,并且利用與美術相關的傳統文化來提高學生的愛國熱情。學生、家長、教師和社會在學生學習課程當中是息息相關的,他們都是互相影響的。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家長在課下幫助孩子在論壇上一起學習傳統美術文化,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藝術審美能力。這樣一來,小學生在枯燥乏味的文化課當中找到了樂趣所在,而且家長伴隨著孩子專業文化素養的提高會感到欣慰,國家和社會也會因為小學學生接觸傳統文化而改變。這四者都是可以聯動的,學生、家長、教師和社會完整地結合在一起,方便學校教師及時改進并且完善美術相關傳統文化課程的建設,論壇中的傳統文化宣傳活動能夠使得學生更加熱愛國家傳統文化。
三、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采用互聯網進行教學,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通過信息技術完成學習后進行思考和總結,進而感受學習內容,對于其中不懂的知識點進行思考和探索。在這種教育教學過程中,有利于降低學生對于教師的依賴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夏文玲,孫雅儒.小學美術社團教育初探:以合肥師范附小三小兒童畫社團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7(4).
[2]張瑾.論小學美術教育的延續性[J].美術教育研究,2017(20).
[3]李美娟.農村小學美術教育保障機制的建立[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2).
[4]周學梅.小學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的實施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2).
[5]陳秀環.色彩教學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24).
[6]徐文婷.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美術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24).
作者簡介:陳芳,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群石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