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紅
關鍵詞:人文關懷;能力培養;重要性;策略
一、護生人文關懷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分析
(一)提升服務質量
結合現有數據與訊息可知,患者感知人文關懷等級與護理服務質量之間存有正向關系。眾所周知,護生是醫院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言行舉止都是患者和家屬評價醫院護理服務的重要依據。患者不會因為病床前服務的是實習人員而降低期待值和標準,而實習護生在實際工作中與患者產生摩擦或矛盾又是常見現象,為此,提升人文關懷能餓了培育質量能夠間接提升服務質量。
(二)人文關懷到位
若患者能夠保持身心愉悅,則能夠為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而奠基,提升患者對于護生服務的依賴性和信任度。在康復治療過程中,除去醫護人員救治工作,患者和家屬的依存性也至關重要,能夠取得患者信任與配合,則能夠為后續治療與康復環節提供保障,而其中護生的人文關懷起到關鍵性作用,加快患者治療與康復進程。
(三)改善工作狀態
一則,多數入院患者會存有各種負面情緒,消極或是厭世,對于貼身接觸的護生更是容易挑三揀四和斥責謾罵;二則,護生在初次接觸患者是,與教材中描述的大相徑庭,面對未曾學習過的護理難題,更是容易緊張和無措,容易對自己身份和職業產生疑惑和否定。而以上種種現象,均需要護生具備過硬的心理素質和超強的人文關懷能力,是自己平緩、冷靜下來,能借助多樣人文關懷方式走進患者內心,拉近距離,從而緩解患者壓力,排解他們情緒,為患者創設輕松、愉快的治療環境。此外,與患者構建相互信任和依托的護患關系,能夠為護生提升實踐機會,提升去實踐操作能力。因此,護生是否掌握處理護患關系技能,直接關乎他們的職業認可與價值取向,有些護生會因為缺乏以上技能,而處于手足無措和無助緊張的情緒中,若無法調整心態,則會造成更為嚴重的后果,比如護理人才資源流失。
二、護生人文關懷能力培養的實施對策
(一)增強師資力度建設力度
中職院校需強化醫學專業教師專業培訓力度。結合筆者實踐調研可知,多數教師由于欠缺專業護理知識與技能,而使得課程教學質量與效率有所降低,無法得到保障,由此可知,此項教學任務的落實需要具備專業知識的醫學專業教師來完成。院校需定期組織護理專業教師開展人文關懷基礎知識培訓活動,并聘請校外與人文關懷專業相關的研究專家和一線人員進校開展講座;另外在結束教師培訓活動之后,院校還需鼓勵和監督教師完成知識總結和歸納,對多學知識進行理解與消化,最后將其自然地引進到人文關懷課堂講解中,并及時與其他教師進行學術溝通與借鑒,借此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大幅度提升學生的人文關懷水準。
(二)建立教師家長溝通平臺
院校即教師需構建長效溝通平臺來拉近與家長間的情感距離,將人文關懷能力培育方案實施路徑和育人價值告知家長,對于不同性格特征與學習層次學生與家長取得溝通聯系,并適當為家庭教育提供有效意見,以此來排除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為學生后續發展和深造奠基。比如教師可以通過與家長建立微信群、拉進釘釘群,或是關注校專業公眾號來取得實時溝通,并將家長的教育問題與困惑記錄下來,探尋有效解決方案,推動學生全面發展。綜合而言,教師需與家長聯合開展人文關懷培育工作,提升整體培育水平。
(三)提前模擬實際崗位情境
中職院校醫學專業教師需積極接納先進教學思想,到醫院一線進行實地調研與考察,從而將學生后續可能面臨的護理問題告知學生,使得學生能夠有所準備,不至于束手無策。此外,教師還需向學生灌輸人文關懷能力培育工作的育人價值,使得學生具備一定職業操守和素養,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操作技能與人文關懷能力,將人文關懷落實到與患者相處的整個過程中,從而為自己獲得更多發展機遇與空間,提升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和專業水平。
三、結語
總而言之,為適應現代化教育教學發展趨勢,中職護理教學中應將人文關懷能力培育納入重要教學任務范疇中。在此基礎上,中職需通過強化師資建設、建立溝通平臺以及模擬崗位情境來切實提升學生的人文關懷能力,為學生后續對接醫院護理工作提供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劉雪敏.護理教學中護生人文關懷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2019(010):145.
[2]王冬梅,馬嫦英,朱曉琴,等.職業素質導向下中職護生人文關懷能力培養[J].衛生職業教育,2020,v.38;No.542(1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