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寶菊
摘要:考試是各學科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活動,旨在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并根據考試結果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基于新課程改革,傳統的以筆試為基礎的小學語文考試方式已不能適應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因此,做好小學語文考試改革工作尤為必要。本文就課改給小學生語文考試評價帶來的新變化進行研究。
關鍵詞:課程改革;小學語文;考試評價
一、當前小學語文考試評價存在的問題
(一)學段目標缺乏層次性
學校開展考試的主要目的,除了希望通過考試審查學生的知識掌握和應用能力外,還希望通過考試了解學生現階段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后續的教育方案。因此,在開展小學語文考試命題時,必須嚴格按照學生的學習過程和這個階段的教育目標進行相應的調整,但在現在的命題中,缺乏果斷性的特點很多。
例如,在小學各個年級的考試中,有按照原文的原句填空的考試問題,命題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積累狀況,不準確地展開審查的情況很多。這對低年級和中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語文素養較高,沒有差距性的原詞填補,讓高年級的學生在考試過程中不能充分鍛煉自己在完成詞語填埋的過程中,不能對自己真實的情況進行準確地反映。
(二)學科性質缺乏統一性
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更強,所以在進行語文考試命題時,也必須遵從語文學科的學科性質,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但是,就目前小學語文考試命題的實際情況而言,現在的試題更傾向于工具性,對人文主旨考試命題太片面,從而導致整個考卷在使用過程中缺少靈魂。
(三)語文素養缺乏主體性
在開展小學語文教育的過程中,很多教師往往把聽力和讀寫作為重點教育內容,一味地循環利用,在考試命題的過程中,把基礎知識作為考試命題的重要內容,例如在考試題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型中,主要選擇正確的音節由此,在國語命題的過程中,學生沒有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和階段性學習情況的命題,學生通過考試,可以強化文本信息的檢索能力,提高自身綜合能力。另外,在作文命題時,由于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心理特征展開命題,所以學生在作文過程中對命題沒有真實感,除了命題不合理外,作文要求和日常習作訓練要求相差很大學生在考試過程中大大增加了習作的難度。這些問題都是命題不合理,不能鍛煉學生的能力,教師也不能通過考試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
(四)識記檢測缺乏應用性
對于學生來說,學習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知識的學習,可以培養自己的能力,因此,學校開展具有革新和指導意義的答卷命題,可以有效地掌握學生各階段的學習情況并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后續教育,但是,現在的考試命題形式比較單一,缺乏對學生思考能力的考核,現在的考試命題、內容形式比較單一導致學生為了應付考試死記硬背,這樣以前容易降低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二、課改給小學語文考試評價帶來的新變化
(一)考試氛圍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考試氛圍從之前的嚴肅,變為現在的輕松,對于學生心理壓力也逐漸減少,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壓力過大的考試會對其身心造成影響,在新課改前,有很多小學生由于畏懼考試,患上了抑郁癥、焦慮癥等等,更有甚者由于懼怕考試離家出走、厭學逃學。因此,新課改的出現,讓學生的壓力有了一定的緩解。
(二)考試內容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考試內容從以前的死記硬背的內容變為現在的較為靈活的試題,在以前,考試內容多為死記硬背的內容,因此學生容易產生厭惡的心理,對于一些記憶力差的學生但思維活躍的學生來說這是不公平的,還有些學生可能智力不低但不喜歡坐下來慢慢背書,所以死記硬背的考試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場不公平的,現在考試內容比較靈活,對于思維活躍的學生和喜好背書的學生都有發展的空間。
(三)考試形式
1. 主題作業式考試
根據各單元的課文分類,采用手抄報、讀書摘錄、寫讀書感想等不同形式,以作業形式進行考試。學生在相對寬裕的時間里感興趣地完成作業,邊學習邊鞏固,還可以及時檢查和補充缺陷,從而更圓滿地完成作業。這種充滿藝術性、情感性的作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2. 成果展示式考試
開展語文綜合性實踐或學習活動及各類主題班隊活動, 是檢驗學生語文綜合學習能力的另一形式。如一、二年級舉辦的“識字大王比賽”“手工大王比賽”等活動, 三至五年級開展的“輕叩詩歌的大門”“故事表演大賽”等綜合實踐和主題班隊活動, 活動前我們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收集材料, 為成果展示做好準備。教師會根據學生的參與態度、興趣、方法以及活動中所表現出的語文知識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情況進行評價。這些活動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操辦、組織, 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組織能力, 發展了他們的興趣和特長, 學生在展示才華的同時也輕輕松松完成了考試。
(四)考試評價
1. 評價主體多元化
評價的主體不僅僅是教師, 還包括學生本人、同學和家長。評價的主體不再石老師一個,這樣子學生對于評價的結果不再有壓力,成績也更加透明。
2. 評價方式多樣化
評價的方式也多種多樣,例如:分小組積分制,將同學們分層若干個小組,在每次上課時老師提問學生回答完后給小組積分,但是要做到的是不能每個小組只有一兩個人回到,要小組成員共同參與。
綜上所述,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語文考試評價帶來了新變化,也給學生學習帶來了新變化,這些都是有利于學生成長的改革。因此,老師應該采取多種方法實現改革。
參考文獻
[1] 楊惠麗.小學語文考試命題精細化的實踐分析[J].試題與研究,2021(1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