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燕
摘要:知名教育學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將生活化教育理念滲透在教學過程中有助于提升語文教學的實效性,為整合課程教學要點,提升教育效能奠定良好基礎。文章簡述依據課文題目解讀文本、依據規律性內容解讀文本、依據情感變化解讀文本等教學策略,為采用生活化教育方式開展語文教學提供可行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活化教育;教學課堂
語文學科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教師在教學中應兼顧語文教學的兩種特性,將教學內容轉化為生活化教育的載體。把握好語文學科的工具性,使學生掌握基本知識的正確用法;關注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利用文本內容培育學生的人文情懷,促進學生感悟能力的發展。文章通過剖析《白鵝》一文的生活化教學方式,探尋生活化教育的正確實施路徑,引導學生深刻體會文本的內在邏輯與傳遞的情感,達到促進閱讀教學有效性提升的目的。
一、依據課文題目解讀文本
課文題目體現著文章的核心內容,是對文本內容與行文思路的概括。解讀文本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從文章題目切入對文本進行解讀,探究文本題目的層次結構,理解文本內容蘊藏的含義。《白鵝》一文中,白鵝是文本描寫的主要對象,文章題目較為簡單,學生可能無法通過題目獲得更多其它信息。此時,教師需適當擴展文本寫作背景并要求學生結合生活經歷闡述對題目的看法,猜想文本寫作的主要內容。《白鵝》一文描寫的是作者在抗戰期間養鵝的經歷,教師向學生普及抗戰時期的歷史知識,學生看待文本題目的角度變得更加多樣。接著,教師要求學生結合生活場景展開思考,說一說自己見到的白鵝在形態、叫聲等方面的特征。部分學生模仿能力較強,教師可要求這部分學生模仿白鵝的叫聲,活躍教學課堂氛圍。學生在主題氛圍中解讀題目背后的深意,對文章主旨的領會更加深刻。
二、依據規律性內容解讀文本
小學語文課本中部分有規律性的文章可作為重點教學內容進行講解,教師捕捉文章中具有規律性的部分,這有助于學生掌握解讀文本的正確方法,從而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在尋找文本規律時,教師還應引導學生聯想現實生活,深化對規律性內容的理解。學生掌握閱讀一類文本而非某一篇文章的方法,學會舉一反三,這體現著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提升。
如在講解《白鵝》一課時,教師可結合文本分析白鵝“高傲”的姿態。許多學生在分析白鵝的姿態時不知從何說起,分析的思路較為發散。教師可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厘清分析思路,整理出分析動物姿態的正確方法。然而,教師直接引入對分析、描述方法的講解,學生可能會感到突兀。利用生活化的教育方法可解決這一問題,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接受正確的教育方法。首先,教師要求學生說出自己在生活中常見的動物,不同學生觀察動物的視角不同。每當有學生提出新的觀察視角時,教師將這一視角寫在黑板上。最后,總結出分析、描述動物姿態的所有視角,并將這些視角歸納在思維導圖中,要求學生根據文本填滿思維導圖的二級分支。隨著導圖內容的完善,學生對文章主旨的把握更加準確。這種從現實生活出發提煉具體分析方法的教學模式能夠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并使學生感受到文本內容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探究文本的內生動力。
三、依據情感變化解讀文本
“情感”是文本的脈絡,把握文本的情感與思想變化有助于梳理文章發展脈絡。學生閱讀、分析文本時可從人物情感變化的角度切入,把握行文脈絡。在《白鵝》一文中,作者與主人公是同一個人,把握好文本的情感變化便是把握了作者傳遞的情感。從文章的寫作背景可知,《白鵝》一文是作者在1946年夏天寫作而成的。教師在介紹文本背景時可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出現苦悶情緒時排解情緒的主要方式,引起學生的共鳴。作者為排解苦悶養鵝,并在養鵝的過程中感受到不同的心境。文章的歷史大背景影響著文本基調,因此,教師在要求學生解讀文本的過程中需引導他們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層次挖掘。由于文章寫作的時代較為久遠,許多小學生對具體的歷史背景并不了解,無法體會作者傳遞的情感。教師可發揮微課的作用,利用短視頻向學生普及抗戰時期的歷史知識,并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現實生活對文章傳遞的情感進行分析。學生在生活中感到苦悶的原因與作者感到苦悶的原因有所不同,但在回憶個人經歷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與作者產生共鳴,從而理解作者養鵝的原因。結合文章的歷史大背景看來,作者養鵝體現著他樂觀的精神。學生借助教師提供的補充資料也可體會到這一層次的情感,從而深化對文本情感的解讀。
綜上所述,生活化的場景與課文內容的結合能引起學生共鳴。學生從個人生活體驗出發理解文本內容與傳遞的情感,梳理文本的內在邏輯與內容,學習的效率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在未來的教學中,教師應繼續滲透生活化教育思維,不斷拓展語文學科的教學方式,要求學生掌握利用生活元素提升學習有效性的本領,促進個人學習能力與語文學科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馬世茜.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拓展延伸的策略[J].學周刊,2022(02):187-188.
[2]陳瑞.優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J].知識文庫,2021(24):125-127.
[3]高紀娟.核心素養視野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生活化對策研究[J].新課程,2021(50):25.
[4]吳姣龍.芻議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2021(5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