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師不僅要注重知識的講解與教授,更要注重德育教育的融入與實施。德育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培養優良的道德素養,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教師應當對德育加強關注,采用多元教學手段,將德育與教學進行高度整合。同時德育并非一門獨立分割的課程,不同課程的知識系統教學都應當融入德育教育,才能切實將其優點與價值進行彰顯。基于此,本章著重探討了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滲透德育的有效性策略,以供相關人員交流借鑒。
關鍵詞:小學數學;滲透德育;策略探究
引言:小學生的各項能力尚處于發展階段,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能夠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品質素養。但是在現階段背景之下,小學德育教育與學科教育仍舊處于獨立分割的狀態,備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與家長嚴重忽略對學生展開德育教育,這樣阻礙了學生心智的健全與發展。伴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推出,教師應當在確保學生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強化德育教育,從而促使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為其后續深入性的發展奠定基礎。因此,本文重點探究了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有效性策略,具有實質性的價值與意義。
一、善于挖掘教材,開展高效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必須緊密依靠于教材內容,若是脫離課本教材就變成了無源之水。所以,老師在授課前就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對課堂參考資料進行仔細研究,理解課本中所蘊含的教育因素,也只有對課本內容加以認真地了解和挖掘,才能掌握其中所隱含的德育思維,進而悟出其中珍貴的育人真理。在小學人教版數學課本當中,很多課本中的例題和單元習題都會有很多德育思想,教師應當從各個環節抓起展開德育教育[1]。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100以內數的認識》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教室中和周圍的物品,提示大家用數來表示。還可以將課堂延伸拓展到戶外,讓學生到美麗的校園之中發現數的存在。對于學生的探索,老師必須及時給予有效地引導和夸贊,使學生感悟到數學無處不在,感受數學的奧妙,進而使學生增加喜愛科學、熱愛生活的強烈情感。又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認識人民幣》一課的講解中,在老師講授人民幣認識的基礎上,還要讓學生愛護與保護人民幣,從人民幣的人像、國徽和祖國風景圖案中去感受人民幣的特殊意義,并教導學生不可以在人民幣上任意涂鴉。在課堂中,老師還可以把有關故事引入其中,讓學生感受壓歲錢與零花錢的合理使用,以此培育學生勤儉節約、關愛父母及其熱愛祖國的優秀品質。
二、借助數學歷史,探究滲透德育方法
濃郁十足的愛國主義情懷是每一個中國人必須具備且最為崇高的情感,我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燦爛歷史,只有切實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才能夠從心底去帶動學生強烈的民族驕傲感與自豪感,使其燃起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圓周率”的有關知識學習匯總,教師要讓學生充分了解我早期的圓周率始于公元前一世紀的《周髀算經》,它是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發明,同時它也是上我國最早的圓周率。圓周率的記憶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記憶潛能,同時能夠鍛煉學生機能的發育和健康,促使學生的思維更加的敏捷,進而為其數學學習提供支持與幫助。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在班級中比賽圓周率背誦游戲,讓學生在比賽的驅使之下去體驗與記憶圓周率,從而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感知與了解。另外,師還可把教材加以擴展,從而使學生對圓周率的發展歷程加以認識,同時間接地去認識中國古代偉大數學家的事跡,比如劉徽、祖沖之等,并根據相關內容給學生加以講述,從而使學生從鮮活靈動的教材與數據中認識偉大的數學發展歷程,從而提高了學生的民族驕傲感和認同感,同時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為其綜合素質的進一步提升打下基礎。
三、以自身為榜樣,發揮教師人格魅力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用飽滿的熱情與激情來開展授課,并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來規范與熏陶學生,以自己認真細致的教學風格和積極樂觀的態度來影響學生[2]。
例如要上好一堂數學課,在課前階段,教師應當做好切實有效的準備工作,規劃好教學方案,制作好教學課件。上課時教師著裝應當樸素端莊,普通話標準流暢,語言清晰具有條理性,板書要規范整齊。在教學中采用豐富多元的教學手段,再加上溫和慈愛的目光與笑容感染學生。在課后輔導時,要對學困生細心且耐心,這樣不僅可以讓該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興趣與欲望,還能夠從心底對學教師產生一種敬愛之意,并從教師身上體會到一種對教學的責任感,這樣對他們今后的生活與學習都具有巨大的促進性作用。所以在教學開展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誠信去換取學生的真善美;用自己的正直去健全學生的人格;用自己的純潔去熏染學生的身心。這樣一來,學生長此以往受到教師人格魅力的作用,他們會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以及健康良好的精神面貌,進而促進德育教育的高效滲透。
四、結束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滲透是一項尤為迫切的工作與任務,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與掌握有關知識時,還要重視其優良道德素質的培養,將學生的德育教育以及學科教學整合在一起。同時,教師要注重課本教材的鉆研與挖掘,將德育教育元素滲透到日常教學活動當中,讓教育回歸本質,進而為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與保障。
參考文獻:
[1]張堂.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 兒童大世界(下半月), 2019, 000(003):39.
[2]李惠. 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方法創新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