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紅 胡巖
【摘要】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學生的數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高校在對會計專業人才加以培養時,要融入數據因素,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加快會計教學改革進程,以便面向社會提供符合需求精通數據的高素質會計人才。對此,本文立足于大數據視角下,分析高校會計教學創新改革的方向,從優化重構課程體系、改進會計教學方法幾個方面入手,重點探討高校會計教學創新改革的實施路徑。
【關鍵詞】大數據;高校;會計教學;教學改革
前言:在高校內部當中,所培養的會計專業人才不僅要精通財會理論知識,還需要掌握專業的財會技能,從而滿足社會及企業的客觀訴求,落實高校實用型人才培養的任務。當前,高校會計專業教學面臨一定的問題,突出表現為教學模式較為陳舊、教師數據素養不高、教學基礎設施不完善,在弱化教學成效的同時,也會在某種程度上阻礙高校學生專業能力的全面發展,不利于高校學生數據素養的提升。因此,立足于大數據時代下,如何加強高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則成為本文的研究重點。
一、基于大數據視角下高校會計教學創新改革的方向
(一)創新教學理念。立足于大數據視角下,對于高校教授會計專業課程的教師而言,其在面向學生講解知識點時,首先要具備創新意識,打破傳統教學思路的局限,學會靈活運用專業課程教材,時刻以學生為主體,注重信息技術、互聯網等現代化手段的應用,對新方法、新模式、新工具加以研究思考。在具備創新特征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于課堂上營造凝聚創新思維的教學環境,從而實現學生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的可持續發展。
(二)優化教學目標。立足于大數據視角下,高校所培養的會計專業人才,必須要緊跟時代發展形勢,致力于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在透徹分析社會需求的基礎上,確定應用型人才的類型,即“知識應用型人才”、“數據處理應用型人才”,以便為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會計教學改革指明方向。此外,高校會計課程具備知識容量多、內容難度較大的特點。在“互聯網+教育”形勢下,高校要重視數據技術的應用,充分發揮其低成本、資源實時共享的優勢,為會計專業學生技能培養目標的達成創造有利條件。
(三)變革教學模式。在大數據視角下,高校在創新會計教學理念、優化會計教學目標的同時,還需要對現有的會計專業課程教學模式加以變革。依托大數據所營造的環境,提高學生對會計的理解認識,幫助學生從思想觀念中轉變端正對會計學科、會計工作的認識,積極主動的學習會計知識。與此同時,在教學方法應用方面,切勿以教師主導為主,而是要為學生提供合作探究、自主分析、交流討論的機會,促使學生的思維朝著發散性的方向發展,進一步弘揚學生的思維品質。
二、基于大數據視角下高校會計教學創新改革的實施路徑
(一)優化重構課程體系。在大數據視角下,對于高校而言,在進行會計專業教學創新改革時,要時刻以企業會計崗位需求為依據,搜尋眾多海量的數據信息,提高云平臺的使用效率,科學合理的設計會計課程體系,促使會計教學內容處于最優化的狀態。深入了當前高校會計教學的實際當中,可以發現,有的課程內容繼續傾向于對學生核算能力的培養,而對學生的數據處理能力沒有做出清晰明確的要求。也就是說,部分學生雖然會制作會計報表,但是無法對會計報表中的各項數據作出有效詳細的說明。因此,面對此種情況,高校所重構的會計課程體系,要注重對學生數據信息處理及分析能力的培養。
在大數據視角下,高校要在現有會計教學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增設其他課程體系,如信息檢索、信息分析處理、信息處理軟件等,為學生提供實踐操作的機會,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探究的深層次結合。在加深學生對會計課程知識點理解的同時,可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隨著時間的推移,進一步發展高校學生的問題分析解決能力、數據歸納運算能力。
(二)改進會計教學方法?,F階段,在高校會計教學中,出現學生知識結構單一、實踐能力不足的問題。探究其中的主要成因則是,教學資源較為傳統,無法滿足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會計教學改革的客觀需求。這不可避免的會影響到高校會計教學水平的提升,還會進一步限制高校學生會計專業能力素養的發展。因此,在大數據視角之下,高校要重視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引入慕課模式,提高傳統教學資源的利用效率,將微視頻、微課件等數字化資源融入其中,從而更好地激發高校學生學習會計專業課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對此,高校要深入到學生實際當中,了解學生交流工具的使用情況。在確定學生交流工具使用情況的基礎上,選擇其中的某一交流工具為授課交流平臺。隨后,將班級內的學生劃分為合作學習小組,每個小組選派一名組長,主要負責管理信息平臺,并且各小組為成員也需要承擔一定的崗位責任。教師根據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向各小組下達工作任務。緊接著,各小組需要在慕課平臺和課堂教學中,針對這些內容進行交流討論。需要說明的是,在這一環節中學生均需要建立在互聯網的基礎之上,而教師則可以對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及時查閱,對學生進行專業性的指導。任務完成之后,各小組派代表展示本組的任務完成成果,由教師及其他學生進行點評,既可以指出展示小組的不足之處,也可以表揚展示小組的優點。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促使班級內的學生更為全面客觀地看待問題。
結論:綜上所述,大數據對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社會各行業發展、人員工作開展均產生了深遠影響。對于高校而言,要意識到大數據對會計專業人才能力素養提出的要求,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以大數據為導向確定會計教學創新改革的方向,即創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目標、變革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通過優化重構課程體系、改進會計教學方法等一系列策略的實施,有序推進高校會計教學創新改革,確保高校面向社會輸送的會計人才,符合大數據時代需求。
參考文獻:
[1]李志英.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會計教育發展路徑[J].投資與合作,2021(05):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