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要】專業教學軟件應用到實訓教學中,豐富了教學內容,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提升了教學水平,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軟件應用中存在的問題,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實踐,尋找最佳的契合點,讓其在教學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軟件應用;實訓教學;教學效果
近幾年,學校通過國家級示范校、教學能力提升等項目的建設,在教學軟、硬件方面增加了資金投入。我校會計專業購置了基礎會計多媒體教學系統、會計分崗位競賽教學軟件、暢捷教育云平臺等等,這些軟件或教學平臺應用在實訓教學中,成為教學信息化的有力支撐。如何根據學生特點、課程要求,合理使用這些實訓資源,還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和實踐。
一、中職會計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
1.理實一體化教學實施難度大。職業教育大力提倡的“做中學、做中教”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會計專業教學實踐中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會計學科受國家經濟政策、會計準則、制度制約,理論性較強,通常是先講授理論知識,有了知識積累,才進行實訓教學。中職生因為年齡小,社會實踐體驗少,對會計理論理解困難,學習不扎實,實訓時胡亂操作,問題層出不窮,實訓教學困難重重,教學效率低。
2.會計手工實訓的局限性。傳統的會計手工實訓主要是跟根據實訓資料填制紙質憑證、賬簿,報表等,紙質單證不能循環使用。另外,學生手工登賬時間長、耐心不足,實訓效果一般,因此,手工實訓適用于簡單、業務少的基礎會計實訓,用于復雜的專業課實訓就有一定局限性。隨著電子發票、賬單等電子憑證逐漸廣泛使用,無紙化、自動化的辦公環境導致需要抄寫的工作越來越少,如果教學還停留在單純的手工實訓顯然是不合時宜的。
此外,會計手工實訓重視會計核算,輕視業務處理流程,如果采用分崗實訓,無論是實訓內容、還是實訓管理,難度都非常大,會計手工實訓的局限性愈發明顯。
3.學生差異化問題。中職生生源不同、學習態度不同、知識理解能力不同、動手實踐能力更是大相徑庭,教師的課堂教學進度、實訓任務的布置不可能兼顧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常常造成有的學生學有余力,有的學生卻力不從心,學習效果差異化明顯,分層教學也只是一種理想化,實施起來困難重重。
4.實訓課程評價難度大。會計實訓的憑證、賬簿資料多,每個班至少40名學生,每份實訓作業逐一批改是不現實的。而會計實訓內容細節多,實訓時出現的錯誤五花八門,如果不及時糾正,反復發生,容易形成錯誤習慣。但是課時少,內容多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實訓課程的評價難度較大。
二、充分利用會計教學軟件優勢,解決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
1.交互式的虛擬教學與實訓環境,實現教、學、做一體化。
會計教學軟件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創設了一個交互式的虛擬教學與實訓環境,會計實務操作既有動畫演示,又有模擬實訓,并配有知識庫方便查詢,實現了理論與實踐同步學習。,學生操作軟件時,可以隨時核對答案,還可以反復練習,這種上機實訓有利于及時糾正錯誤的操作行為,培養良好的職業習慣。
2.豐富的實訓教學內容,滿足不同課程、不同層次學生需求。
實訓軟件內容豐富,如基礎會計多媒體教學系統涵蓋了基礎會計主要章節的教學內容。會計分崗競賽教學軟件涵蓋九個崗位的知識、技能,分別是出納、工資核算、采購核算、銷售核算、稅務核算、固定資產、成本核算、利潤核算、總賬等崗位。將軟件應用于財務會計、納稅實務、成本會計等不同課程的實訓教學,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還增加了這些課程的實操性,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3.通過軟件升級,可以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滿足社會發展需求。
現代社會經濟業務模式日新月異。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課程建設、教學內容等方面也要根據社會需求隨時調整,但是教材的更新往往滯后于教學需求。從2016年全面實施營改增以來,增值稅稅率在2018年、2019年又經過了兩次調整,但會計教材的更新速度趕不上政策的變化速度。教學軟件卻可以通過后臺數據的升級,使教學內容常講常新,提高教學與實際崗位的契合度。
4.實現課堂教學的實時評價,及時反饋教學問題。
會計教學軟件,一般都有練習和考試(或競賽)兩種模式。練習模式可以核對答案,方便學生上課練習;考試模式答案關閉,但是教師可以實時監督,查詢實訓詳情和成績,進行過程性評價。可以針對突出問題及時講解糾正,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只能依據教師的個人經驗和學生上交的作業判斷學習效果的局限性,實現了實時評價,課堂教學管理更加科學合理,教學效果得到提升。
三、教學軟件應用中存在的局限性與解決對策
會計專業教學軟件的優勢不容置疑,但在教學實踐中不是萬能的,在使用時也會表現出一些局限性,只要合理使用,揚長避短,就會成為老師的得力助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單項實訓與綜合實訓相結合
教學軟件內容豐富,但是更側重于單項技能訓練。如會計電算化實訓云平臺,每個實訓題只是完成某個模塊的部分操作,但是每個模塊之間的關聯性、系統性體現不明顯,所以,該軟件不適宜新授課,適合后期強化訓練和技能比賽。基礎會計實訓軟件也存在類似的問題,軟件包含的十幾項實訓任務用于單項練習比較適宜,如果系統學習會計核算組織程序,還需要綜合的手工實訓才可以體驗工作全過程。
2.軟件實訓內容與理論教學內容進行整合
運用軟件上機實訓與課堂理論教學不能呈現“兩張皮”現象,理論課只講理論,實訓課單純地上機操作。容易讓學生把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脫離。教師講授理論時,可將軟件實訓資料作為案例或習題引入授課內容中,學生上機實訓前對實訓內容有了一定認識和了解,實訓時更容易上手。
3.軟件應用與科學的課堂管理相結合
中職學生的差異化導致上機實訓會出現各種情況,學習持久性差、不認真思考,急于復制答案等。針對課堂上容易出現的各種情況,我們必須進行科學、嚴謹的課堂管理。上課時間合理分配,課前明確學習任務,每次課隨練隨考,科學管理、及時考評,培養學生求真、務實的學習習慣,更有助于教學軟件的合理、高效使用。教學軟件的應用不僅提升了辦學質量,更為教師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實現教學創新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只要我們積極探索,不斷實踐,以學生為本,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己任,職業教育會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