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江 周瑜
摘要: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項理論性較強的教育,在針對初中階段的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初中班主任應通過理性的啟迪,使學生懂得事物的是非曲直。在網絡時代下,初中班主任應積極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并合理利用網絡化資源加深影響與感染學生,以此培養出三觀健全,具備優秀品德的三好人才。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在網絡時代下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的有效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網絡時代;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對策
隨著目前信息技術的加速發展,網絡時代對于我國人們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也為初中德育教育教學提供了創新方向。為把握目前網絡時代脈搏,應積極創新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切實提高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主動性、實效性。
一、在網絡時代下,及時更新教師與家長的觀念
在目前,網絡時代影響著我國社會各個方面,在初中教育教學中德育教育對于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在進行德育教育時也是離不開家長的潛移默化與支持的。因此,在此基礎上,為確保初中德育教育發揮實際效果,應及時更新教師與家長的觀念。例如,為增強廣大師生與家長網絡安全意識。學校應圍繞“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活動主題,廣大師生與家長積極參與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網絡安全知識,營造網絡安全宣傳氛圍。為進一步普及網絡網絡安全知識,營造安全、健康、文明的網絡環境,學校利用信息技術課向學生宣傳網絡安全知識,通過觀看網絡安全宣傳短片,提高網絡宣傳安全意識,培養綠色上網、文明上網的良好習慣。活動期間,各班班主任在班會上教導學生們要保護個人信息安全、遠離不良信息,拒絕網絡暴力,做到文明上網、安全上網。在這個階段,初中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觀看教育公眾號發布的網絡安全宣傳視頻,學習各類網絡安全小知識,保護自己和家人朋友遠離網絡詐騙的侵害。例如,可以開展“預防學生沉迷網絡”主題開展專題教育班會活動。還要注重家校聯合,發放預防沉迷網絡的《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確保傳達到每一位家長。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不斷沖擊人們的生活,互聯網更是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近一步。作為初中班主任,應切實將網絡與德育相互結合,讓學生們清楚地認識到網絡的雙重性,合理安排學習和上網時間,讓電腦成為我們生活中真正的良師益友,讓我們這個社會該變得文明[1]。
二、在網絡時代下,提高學生的網絡道德與法制意識
首先,在目前網絡環境中,初中班主任為確保德育教育發揮出實際效果,應積極從法律法治角度出發,利用網絡讓學生認識到網絡道德與法治之間的關系,并以此讓學生提高警惕,避免在上網過程中碰觸到法律與道德的底線。其次,初中班主任應從網絡安全教育出發,為學生講解國家安全的概念定義、什么是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以及如何維護國家安全等內容,由淺入深地幫助同學們認識到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初中班主任在進行講解時應將網絡安全理論性知識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以此激發學生參與到課堂的積極性,使得學生既提高了對國家安全法律的認知,又增強了“國家安全、人人有責”的社會責任感。與此同時,為了積極響應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幫助教師、家長以及學生能更好地了解和感知身邊的網絡安全風險,增強網絡安全意識,應開展出網絡時代教科研活動。并以網絡安全專題教育課,各班利用生動形象的圖片、視頻為學生們普及網絡安全的小知識,并對網絡安全有初步的了解。最后通過LED屏幕、展板、微信群等方式對家長進行網絡安全知識宣傳。通過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讓家長、教師、學生都能更好地了解和感知身邊的網絡安全風險,有意識關注網絡安全,健康上網、文明上網,增強網絡安全意識,提升基本防護技能,竭力構建安全健康的網絡育人環境[2]。
三、在網絡時代下,加強對學生的正面引導
在初中德育教學工作中,初中班主任應積極發揮目前網絡時代下信息技術的優勢,不斷以創新德育教學促進初中德育工作發揮成效。例如,初中班主任可利用學生的業務時間,積極開展網絡化活動。如,為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豐富學校德育與美育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應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教育作用,初中班主任可通過微信、QQ等信息化平臺,組織開展“愛國王義電影進校園”活動。從而在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的高尚品質,激發學生的愛國激情。在觀影過程中,學生們會逐漸被電影里面的故事情節所打動,在觀影結束后教師可引導學生領悟革命前輩為了國家統和民族團結不畏犧性、不俱險的情神。德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而紅色文化在德育教育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引導作用。在革命時期,有非常多值得借鑒的紅色事跡,這些事跡足以成為德育教育的典范,把這些事跡講給學生們,這對于初中德育教育來講,更具有現實意義[3]。例如,為促進學生具備環保意識,初中班主任將垃圾分類納入學校教學中。并錄制出針對初中階段學生的垃圾分類課程,在云課堂、數字網和各區各校的網絡教育平臺上線并引導學生與家長進行觀看。
四、拓展網絡時代德育方式
在傳統的初中德育教育中一般是以開班會為主要的形式,這樣的道德教育方法比較單一,無法適應目前信息化時代發展。在面臨網絡時代多元化、開放性特點時,應積極將網路時代的優勢與德育教育相互融合,不斷拓展出在網絡時代下德育教育方式。例如,學校可建立好德育網站,并將網站內容面向教師、家長、學生,使之成為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在網站中應為不同年級的學生提供出豐富的資料,確保學生在訪問網站查看資料時,以多中角度提高自身辨認是非的能力,也發揮了初中德育教學實際效果[4]。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目前網絡大環境下,為切實發揮初中德育教學意義,應及時更新觀念,充分利用網絡特點,營造出多元化、多角度的初中德育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顏為龍. 網絡時代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面臨的挑戰和對策[J]. 新課程·下旬,2019(7):147.
[2]陳加義. 淺談信息技術時代下的初中德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 活力,2019(20):216.
[3]盧春林. 網絡時代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面臨的挑戰和對策分析[J]. 魅力中國,2019(48):64-65.
[4]李興華. 新媒體環境下初中德育工作的難點與對策[J]. 學周刊,2019(3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