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科技水平的發展,計算機技術作為集多種功能為一體的高科技發展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到不同的領域。以此同時,信息的獲取、處理、應用能力以及計算機應用能力成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的基本能力,也是步入新科技時代的學生必須具備的一項知識和技能。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在遵循道德、法律、準則等的基礎上,通過具體的計算機教學實施過程,培養學生對信息的敏感程度、積累與信息相關的科學、文化、技術知識和技能,讓學生成為適應現代社會的復合型人才。本文主要以信息素養的培養作為背景,探討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提出了有關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信息素養;中職教育;計算機課程
時代的不斷發展驅使著教育教學的改革,中職計算機專業作為一門工具學科,教師也需立足于教學內容及學生實際,以全面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為基本目標,是培養學生獲取并處理以及利用信息資源的能力,幫助學生利用信息資源幫助自身學習和工作,從而更為有效地參與社會競爭,提高其就業率。
一、計算機專業的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準確的說是信息文化,其本質就是新時代全球信息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形式下,人們工作生活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1]。信息素養涉及各方面的知識,包括對信息的獲得、分析、加工及利用能力。而信息素養并不僅僅包括對于信息資源的利用,也包含了對網絡信息的判斷,以及在應用網絡、信息時遵守道德、法律的良好品質,所以信息素養一方面指的是能力,另一方面又包括了良好品德,這都是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
二、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策略
中職院校的學生基礎水平不高,特別是針對計算機這樣專業性比較強的專業,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很難在學習上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利用計算機手段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弱。因此,中職院校要提高學生計算機專業素養,必須從根本上改革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具體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展開:
(一)改革課程體系
中職計算機教學應拋棄傳統教學模式的固化思想,承認并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在不斷完善現有計算機課程體系的同時,在計算機課程中的公共基礎以及專業融合兩個方面滲透信息素養,為學生的專業發展提供助力。
比如在設置教學模塊時,選修課需迎合社會對于人才素質與能力的要求,突出實用性特征,與專業性相匹配,適當的增加實踐教學的比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進而提升他們的計算機素養;必修課的設計一方面要多圍繞知識領域、知識單元、知識點來建立計算機課程教學體系,扎實學生的計算機理論基礎[2]。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學生的基本情況,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滲透計算機各領域內的知識,盡可能的滿足其學習需求及學習特點,使之在感知計算機專業魅力的前提下激發學習興趣與求知欲,形成正確的計算機學習觀念,讓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獲得多元化的發展。
(二)優化教學模式
計算機作為信息時代的主要工具,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革是改善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教師需要立足學生發展實際,以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為基準,運用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方法,進一步優化教學模式,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和高效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他們的計算機信息素養。
比如,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可以在分析學生個人條件的基礎上落實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則,劃分課堂教學層次,針對各個水平、等級的學生劃分不同的教學任務,并積極應用網絡和網絡資源構建多元化的教學平臺,通過課上的案例教學法,課下的項目驅動法結合,將文字資料作為主體,結合應用網絡在線資源和視頻教程資源以及實訓教學內容,為學生學習的探究和創新提供空間,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與反思中提升思維能力、創新精神及創造力;或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條件,積極組織學生到實習單位進行專業對口的實踐學習、頂崗實習,讓他們在工作中豐富情感體驗,意識到提升計算機綜合素養的重要性,加強信息素養培養的時效性[3]。
(三)創新教學評價
在計算機教學領域中,計算機已成為現代社會信息領域中最顯著的、最矚目的科學技術之一,多元化評價既能不斷增強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的求知欲望,為學生提供一個具有人性化、公平化的發展空間,又保障了教師教學的公平客觀性發展,可以迅速地提高整個計算機課程的教學質量。基于信息素養的教學評價需要與課程教學契合,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指標,應用靈活的評價方法推動學生信息素養的成長。
比如,學生自我評價、生生共同評價或者師生相互評價可以給學生一個更廣闊的想象空間,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激發他們潛在的創新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監督能力,更好地發展自我自主的學習;學生對計算機教師講解的理論知識、技能操縱等方面進行評價,以及可以大膽地對教師在教學中整個綜合全面性進行評價可以讓老師了解更多自己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情況或者問題,可以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和過程,實現教師學生信息素養的共同培養[4]。
結束語
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人才的要求也發生了轉變,在信息時代背景下,中職學校學生必須要具備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這不僅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要求。對此中職教育需要進一步了解職業學校學生的未來成長需求的基礎上關注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為學生提供更加開放、包容的學習環境,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意識,樂于主動地去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并且學會使用計算機方面的知識去解決職業上的問題,滿足今后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王曉紅. 探索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路徑和資源建設[J]. 電腦知識與技術,2021,17(5):172-173.
[2] 武婷卿. "情境探究式"教學模式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實踐研究[J]. 文存閱刊,2021(23):136.
[3] 郭二軍,牛萌萌. 以信息素養為導向的高校公共計算機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 文存閱刊,2021(28):95-96.
[4]夏慧琳. 基于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高職計算機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研究[J]. 無線互聯科技,2020,17(23):148-149.
作者信息:吳婧璇,女(1989.5.3—),漢族,新疆人,本科,助理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電子商務、物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