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鳳
摘要:區域游戲是指教師根據幼兒發展需要,“有目的、有計劃地投放各種材料,創設活動環境,讓幼兒在寬松和諧的氣氛中,按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和活動伙伴,主動地進行探索與交往的場所”。本文主要闡述廢舊材料在幼兒區域游戲中是如何運用的以及產生的價值。
關鍵詞:區域游戲;廢舊材料;運用;價值
《綱要》中提出:“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彼^廢舊材料是指每個家庭在日常生活中所必要的或常用的、可再生的安全又衛生的廢品。本文中定義為適合幼兒區域游戲,生活中幼兒最常見、熟悉、安全、衛生的材料。
一、如何合理、有效地將廢舊材料運用于幼兒的區域游戲中
(一)注重幼兒的年齡差異
眾所周知,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有不同的特點和發展需求,這就要求教師在區域中投放廢舊材料時要考慮到不同水平、能力的幼兒以及他們的年齡特點,在投放的過程中,要做到循序漸進、難易結合。例如:小班幼兒的動手能力稍弱,中大班幼兒則有了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所以在材料的投放上,小班幼兒可以提供一些廢舊報紙來供幼兒撕、貼等,而中大班的幼兒可以提供一些紙盒、紙杯、紙管等材料,供幼兒自己操作。
(二)創設開放的游戲環境
以往的區域游戲環境都是固定在活動室的某一個地方,幼兒也只能夠在設置的區域內進行游戲,可是,有時設置的地方卻并不一定能夠滿足幼兒的游戲需要。這就要求教師創設一個開放的游戲環境來滿足幼兒對于游戲的靈活性。例如在中大班幼兒進行美工區的游戲時,區域中只提供了一些常規的游戲材料,可是當幼兒想要用的材料沒有時,孩子們就可以自己去廢舊材料區尋找適合的材料,以滿足自己的需要。這樣一來,即使美工區的材料很少,幼兒也可以去自己找材料,制作自己喜歡的物品,對于孩子來說,減少了很多的限定。
(三)提供豐富的廢舊材料
豐富的材料能夠激發幼兒好奇心和創造力。在幼兒區域游戲過程中,小班的幼兒由于游戲比較單一,也好模仿,在廢舊材料的投放上以2~3種為宜,不宜過多。而中班幼兒在投放廢舊材料的時候,主要考慮幼兒的興趣為主,當投放的某一種廢舊材料使用率降低時,說明興趣有所減弱,這時就需要征求幼兒意見來替換成其他的廢舊材料。而大班幼兒的游戲主要是以合作為主的,同時幼兒在中班的基礎上,也具有了一定的組合玩材料的能力,這時對于材料的需求是很大的,所以就需要提供多樣而又豐富的廢舊材料才能滿足幼兒的游戲需求。
二、在幼兒區域游戲中合理運用廢舊材料對幼兒園及幼兒自身的價值
(一)廢舊材料的運用,有助于幼兒環保意識的形成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環保的意識也不斷增強,那么如何在幼兒園倡導幼兒注重環保呢?通過廢舊材料的收集與使用,孩子們知道了原來身邊那些沒有用的瓶子、紙杯、紙盒等材料,是可以再次運用到平時的區域游戲中去的。孩子在體驗廢舊材料的有趣與有用時,也增強了他們的環保意識。
例如:在一次區域游戲時,樂樂對科學區的電池產生了好奇,玩著玩著他隨手將電池扔在了垃圾桶,此時老師以此為切入點,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電池可否可以隨意丟棄?當知道廢舊電池的危害后,孩子們都感嘆,原來這么小的東西卻能污染那么大的地方呀,以后千萬不能將電池隨意地丟在地上或者水里了。不知不覺,孩子們意識到了生活中常見物品的危害,同時更加增強了孩子們的環保意識。
(二)廢舊材料的運用,有助于幼兒能力的提升
美觀的游戲材料的確是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興趣,但是由于玩法單一,且實用性不強,孩子們在嘗試操作數次后,就不會再使用。而廢舊材料的運用,卻解決了這一難題。廢舊材料在區域里的運用,沒有固定的玩法,孩子們想怎么玩就可以怎么玩,不需顧慮太多。
例如:幼兒收集到的紙管,我們可以運用到各個區域中去,如將紙管投放于美工區,孩子們可以在紙管上繪畫,也可以貼畫,更加可以制作各種小動物等;如將紙管投放于建構區,孩子們可以利用紙管與其他材料結合進行壘高、拼搭、隔斷等;如將紙管投放于科學區,孩子們可以比較高矮、粗細等......有了這些廢舊材料的加入,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動手能力、想象創造能力、合作能力等。
廢舊材料作為一種區域游戲中的“新材料”,拓寬了孩子們的“新視野”,在豐富孩子感知和主觀體驗的同時,孩子們學會了分享與合作,嘗試了開拓與創新,體驗了成功與失敗。只有給孩子想象的空間,孩子才能創造出不同凡響的作品。讓我們給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豐富、點綴我們的區域游戲。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