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愛玲
摘要: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面臨著更高要求,當前既要讓學生掌握知識,又要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從而達到發展數學核心素養的目的。而在小學數學中的問題解決教學可以從核心素養的角度入手制定教學策略,從而提升問題解決教學的效果,并且讓問題解決教學成為小學生發展數學核心素養的推動力。基于此,本文針對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策略做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策略
針對小學生開展數學教學,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各種數學形式和手段,同時也要提升基礎知識的應用能力,更要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而開展問題解決教學,可以將問題解決貫穿于整個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幫助學生不斷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能夠掌握解決數學問題的正確方法,并且學會如何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而達到這一目的以后,學生的思維能力、使用數學知識的能力等都可以獲得良好發展,由此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也將產生積極推動作用。
一、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展開主動探究
在數學核心素養下開展問題解決教學應從探究問題開始,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創建一個利于開展探究的情境,并在情境中學為學生提供引導,從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為了令情境更加有效,并且激發學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可以將情境和現實生活相關聯。以西師版小學數學教材二年級上冊中“用厘米做單位測量長度”為例,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聯系身邊熟悉的物體,比如用尺子測量課桌的長度,學生在測量過程中會發現由于尺子的長度有限,這過程中需要反復計算,非常不方便。接下來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卷尺或者米尺等工具,這樣就令測量課桌變得非常簡單。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不斷思考怎樣才能更快速方便的測量課桌長度,從而便通過創建情境培養了問題意識,當學生順利獲得課桌長度以后,其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得到了增強。
二、引導學生探究數學概念
數學教材中的各類概念非常多,其是對數量關系以及空間形式的解釋,探究并掌握數學概念,可以幫助學生更熟練地使用,對數學思維的發展有很大幫助。因此在問題解決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對數學概念展開探究,以西師版小學數學教材六年級上車中的“圓”為例,教學過程中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在園中有一個正方形,只知道圓的直徑,那么如何算出正方形的面積。可以讓學生先對這個問題進行觀察,然后畫出正方形的對角線,此時學生就會發現對角線將正方形分為了四個均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兩個直角邊等于圓的半徑,接下來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得出單個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積,然后再將結果乘以4,也就得到了正方形的面積。這正是探究數學概念和使用數學概念的方式之一,可以讓學生通過各種數學概念之間的聯系找到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式,并且在解決過程中發展數學思維。
三、引導學生展開聯想
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中,聯想的作用極為重要,可以幫助學生將以掌握的數學知識充分關聯,從而快速解決問題,另外學生應該可以通過理想將自己完全帶入數學知識的情境當中,有助于增強了數學知識的理解和使用能力。比如針對西式版小學數學就在四年級下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開展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聯想其已經掌握的三角形,讓學生在腦海中將平行四邊形或者梯形分割成若干個三角形,然后利用三角形的概念去理解這部分內容,這樣就令學習變得非常簡單,解決相關問題時也可以通過三角形找到最有效的方式。
四、引導學生通過合作解決問題
在問題解決教學當中,應引導學生開展合作,讓學生通過合作不斷交流思維,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另外更重要的是,一些綜合能力較差的學生也可以通過合作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學生的能力為基礎進行合理分組,接下來為學生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并且讓學生通過合作對學習任務開展共同探究。教師在學生合作過程中可以進行觀察,及時了解學生的合作狀況,最后結合所有學生的合作效果進行總結,從而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問題解決教學,應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問題和數學概念,并展開聯想,同時也要鼓勵學員通過合作解決問題,這樣借可令問題解決變得更加簡單,最終達到提升各項能力和發展數學核心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茆婷.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問題解決”的教學策略——以轉化策略為例[J].數學大世界(小學五六年級版),2018(010):8-9.
[2]韓瑞娟,周婷.基于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雞兔同籠”教學策略探究[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8,028(003):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