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近年來國家在教育制度上的大力改革,小學英語的教學目標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在新課改背景之下,小學英語的教學目標已經不再僅是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而且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時,應及時轉化自身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為提升小學英語的教學成效,教師可以將任務型教學法融入小學英語課堂。基于此,文章將主要分析任務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應用中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小學英語;對策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49-0061-03
作者簡介:俞曉燕(1986.4—),女,江蘇省昆山市周市鎮春暉小學,中小學一級教師,昆山市教學能手。
引 言
所謂任務型教學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按照某一教學目標提出教學任務,引導學生相互交流,大膽表述個人觀點,來完成任務、熟悉此次教學內容的活動。這種教學方式綜合了其他教學方式的優點,體現了一種先進的教學觀念,具有互動性高、體驗性強的特點。在設計教學任務時,教師可按照真實的英語教育因素,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語言信息及情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更真實自然的情境中學習英語,最大限度地提升小學英語教學效率。
一、施行任務型教學法的作用
(一)提高學生在學習上的興趣
我們不得不承認,興趣永遠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一個人若是身處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那么他所取得的成績一定高于同階段的其他人。我們也可以看出,一般取得重大成就的人,他所研究的領域,一定會是他最感興趣的。學習也是如此。教師可以看出,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不會遮掩。他們往往會對自己喜歡的教師或者科目投入較多精力。因此,教師可以以此為參照,教授學生感興趣的知識或以學生的興趣點為教學切入點,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更愿意在課堂上配合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師所講的內容中,并且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也會積極地進行思考。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用任務型教學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在學習上的興趣。例如,在教學What's your job?這一單元時,課程開始前,教師可以提示學生,這節課的學習任務是用英語說出自己喜歡的工作、探討自己喜歡的職業。對學生來說,這無疑是一個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在這里,教師將學習內容說成任務,會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學生積極完成此次教學任務。當教師引出本節課要學習的單詞之后,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更濃厚。此外,這樣做還能夠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1]。
(二)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
現如今,小學英語教師多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問題,那就是課堂效率低。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釋放天性的年齡,但這也會導致他們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持續時間較短[2]。那么教師該如何應對這種情況呢?其一,教師一定要保證在課堂上所講的知識對學生有較大的吸引力,但這也不是全部。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因素還包含教師講課時的狀態和教學方法。任務型教學法能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教師在上課之前為學生布置當節學習任務,使學生在上課之前就做好當節課的預習。當教師講到這部分知識的時候,學生可以更快地掌握,同時還能對在預習時感到困惑的地方進行二次學習。例如教師在教學This is my father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采用家庭作業的方法,提前布置學習任務,讓每一位學生想一想自己父親是什么樣的人,有哪些值得自己學習的品質,并在上課的時候用簡潔的英語向大家介紹一下。這樣的任務型教學法不僅鍛煉了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還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可以展現自我的機會。此外,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學生也算獨立完成了部分學習內容。任務型教學法能夠極大地提升每一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任務型教學法的應用現狀
(一)自身的局限性
新課改施行的任務型教學法存在局限性。任務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只是一種教學方法,若所有的教學設計都采用這一種方法,很容易讓學生感到單調,也不能讓教師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這就要求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結合其他方法。但是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因為學生的興趣愛好各不相同,所以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不同的方法,以此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3]。
(二)在計劃中有很多的挑戰
和以往傳統英語教學方法相比,任務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屬于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這就需要小學英語教師在情境設計和方法運用上要靈活多變。但受教學條件的限制,教師所能用到的資源是有限的。這就導致任務型教學法并不能讓教師將所有的知識傳遞給學生。
(三)學習任務較多
在運用任務型教學法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參考學生的性格特征、思維方式等,設計合理的教學形式。這對教師來說,是一項富有挑戰性的任務。在實際英語教學中,一些學校存在學習任務較多的情況,導致教師為了迅速完成教學任務,難以騰出時間去詳細規劃任務型教學法的具體應用計劃。英語學習中,學生僅局限于課堂,課后缺少訓練機會,這不但阻礙了學生對課上知識的內化,也無法在生活中得到更好應用,降低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三、怎樣施行任務型教學法
(一)明確任務實施的方法
為了讓學生可以順利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施行任務型教學法之前,教師需要明確任務實施的方法,細化任務的布置工作,便于讓學生了解任務的目的和要求。在課上向學生傳達任務時,首先,教師要仔細說明任務的具體要求,如有必要可以輔助舉例說明,讓學生正確領會教學任務要點,認真了解任務要求,為教學目標的達成奠定基礎。其次,教師要關注實施方法,詳細說明任務的實施方式,即說明以何種方式進行活動,是個人還是小組。如果以小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教師還應當向學生講解實際操作方法,明確小組內各個成員的分工情況,通過協同合作,確保任務完成。學生只有在真正領會任務實施要領后,才能積極參與,達到預期效果。
(二)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計劃任務
和其他學科不同的是,英語這門課程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幾乎觸及不到。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的思維意識能力還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而英語又是一門較抽象、難懂的課程,所以他們在學習英語的時候,有一定的困難。任務型教學法固然好,但是部分教師在應用的時候,不能盲目。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英語的整體水平,考慮他們的學習能力。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教師在計劃教學任務的時候,不能超出他們的學習范圍。如若太難,會給他們造成很大的學習壓力。長此以往,學生會對英語這門學科產生懼怕心理,逐漸喪失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例如,學生在學習My family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自己的家庭成員都有誰”的任務。在學習完所有家庭成員的單詞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寫出代表自己家庭成員的單詞。如此一來,學生不僅能加強記憶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還極大地鍛煉了書寫能力。但如果在學習本節之前,教師就要求學生用英語寫出自己家庭的成員,那就是極其不合理的,絕大多數的學生并沒有能力完成這樣的任務[4]。
(三)根據當節學習內容計劃任務
教師在利用任務型教學法計劃教學任務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學任務要有針對性,要和學生接下來學習的內容有聯系。教師要知道,有針對性的學習任務對學生接下來要學習的內容會起到鋪墊的作用,達到提前預習的效果。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在課堂上更好、更快地獲取新知識。
例如,教師在教學What can you see?這一單元時,可以讓學生提前思考“你在教室中都能看到什么”“教室中除了我們還有哪些能動的物體”。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會最大程度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還可讓學生提前思考和本節課相關的內容。如此一來,不但有利于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預習,還可以有效激發每一位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這也有利于教師在課堂上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四)關注學生對背景知識的了解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任務布置上可以分為詞匯學習、語法應用、素材閱讀三大方面。由于年齡原因,小學生的知識儲備、學習和認知能力、社會經驗都有待完善[5]。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想要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存在一定難度,一般會比預期的時間要長,但教師教學的時間卻是固定的。所以,教師若想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就需要掌握任務完成的有關方法。教師應當關注學生對背景知識的了解,在引導學生閱讀和分析素材時,強化對背景知識的了解,進一步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January is the first month這一單元中,第一部分內容便與新年有關。這時,教師在導學部分可以讓學生回想一下,自己在新年都做了哪些事情,有哪些過年習俗等。以這種背景為基礎,教師再引入學習任務,讓學生思考如何用英語表達剛才思考的問題。以漢語為切入點,可以有效避免學生因被臨時提問,一時間不知回答什么內容,從而延長任務完成所需時間的問題發生。關注學生對背景知識的了解,不但保障了教學的合理性,也提升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效率。
(五)結合生活實際布置任務內容
小學英語教材中,許多內容都與學生的實際學習和生活相關,包括學生喜歡談論的話題、玩的游戲、人物介紹等。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掌握基本的日常用語。所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深挖教材中的生活元素,結合日常生活,讓教學設計中有更多實用性的學習內容。
例如,教師在教學How's the weather today?這一單元時,可以發現這一單元的重點內容與生活的聯系十分緊密,實用性極強。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一般立足于教材,讓學生模仿教材內容,反復訓練相關詞匯和句式,但這種教學模式效率很低,即使通過一遍遍地訓練,一些學生仍然難以掌握。借助任務型教學法,教師可以提前布置貼近生活實際的學習任務。比如,教師讓學生觀看《天氣預報》后,向大家介紹任意一個地方某日的天氣情況,在小組內交流,并形成研究報告向大家展示。這種簡單的小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交流熱情,讓學生迫不及待地要當一名天氣預報員。此時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參與活動,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理,使任務型教學法的實際應用效果得到提升。
(六)合理開發教學資源
任務型教學法存在較明顯的特征。在學生完成任務、解決教師布置的問題之后,教師進行點評時,仍然可以延伸出更多領域的內容,強化學生知識框架和體系。因此,教師應當合理開發教學資源,使教學資源在教學中得到更好的應用,為教學實踐服務。教師還應以教材為基礎,延伸出更多相關的詞匯、語法等內容。
例如,在教學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這一單元時,教師便可以基于教材內容,設計情景劇,讓學生講述邀請朋友參加自己生日聚會以及后來購買生日禮物的過程。學生在講述自己生活經歷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遇到自己不了解的詞匯或句式,這時便會查找詞典或尋求教師的幫助。在情景劇表演的歡快氣氛中,學生不但提升了英語學習的興趣,也增加了自身的英語知識,更強化了英語表達能力,從而實現了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
(七)及時做出總結,鼓勵學生進步
采用任務型教學法教學一段時間后,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個人表現及學習內容進行總結規劃,反復復習之前學習過的知識,不斷鼓勵學生進步。教師要知道,學生在課堂上的所有思考,都是圍繞著教師的引導進行的。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渴望被鼓勵,所以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上的進步,都希望能被教師看到,能得到教師的肯定。所以,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及肯定有利于學生努力學習。因此,教師就更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同時教師還要善于捕捉學生身體及心理動態,對于學生的進步要及時給出鼓勵。
結 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使用任務型教學法時,一定要以學生的未來發展為核心,使學生通過完成預設的任務,最大限度提升其英語學科素養。此外,任務型教學法對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也能起到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藍佐玉.淺論任務型主題教學法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考試周刊,2019(71):101-102.
[2]呂傳紅.小學數學任務型教學法滲透于小學英語教學的探討[J].中學生英語,2019(26):26.
[3]張瑜.任務型教學法在小學中高段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9(06):64.
[4]張霞.運用任務型教學法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效果[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14):52.
[5]陳靜.任務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