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淑芳
摘要:新課改后,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以此為基礎確定新的教學方向。其中,開展低年級閱讀教學時,由于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學時存在一定難度。對此,教師可以借助繪本,激發(fā)低年級學生對閱讀教學的興趣,使其積極參與閱讀教學活動,以此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文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提出了語文繪本閱讀教學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教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
繪本閱讀教學的趣味性更強,更適合低年級學生學習。在教學改革后,借助繪本開展閱讀教學,可以顯著提升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使語文閱讀教學更加生動與靈活,從而增強低年級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但在授課期間,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存在一定問題,如教師過于重視識字教學,教學方法死板單一等。對此,教師要立足多個方面,持續(xù)優(yōu)化繪本閱讀教學模式,以此落實素質教育任務。
1.小學語文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的開展現狀
1.1過于重視識字教學
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繪本閱讀教學屬于新型教學法。在授課期間,部分教師未高度重視繪本閱讀教學,對其認知不到位,通常借助繪本中豐富多彩的圖片開展識字教學,沒有發(fā)揮繪本的閱讀教學價值。在此模式下,繪本閱讀教學的占比較少,未能高效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學習思維,同時限制了繪本閱讀教學的發(fā)展。
1.2教學方法固化單一
繪本包含著豐富多彩的圖片與故事內容,但多數教師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沒有靈活運用繪本,存在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模式固化的問題。同時,部分教師只借助繪本為學生講解故事,沒有高效利用繪本的其他價值,如借助繪本開展課前導入、創(chuàng)設閱讀教學情境等[1]。此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不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無法高效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因此需要語文教師及時調整。
2.小學語文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的開展策略
2.1整合教學重點與繪本閱讀教學
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整合教學重點與繪本內容,幫助學生生動、形象的理解閱讀知識,加深學生對閱讀內容的記憶,激發(fā)其閱讀積極性。同時,整合閱讀教學和繪本內容,可以使學生在了解繪本故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教材內容,可顯著提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開展質量。例如,教師在講解《烏鴉喝水》一文時,就可以借助繪本開展教學。其中,課文主要描寫了烏鴉的喝水過程,同時只配了一張教學圖片,但圖片中的內容有限,很難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對此,教師可以借助繪本,為學生展示更多的圖片,隨后將繪本中的圖片與故事制作成教學課件,生動還原烏鴉尋水、取水的過程,加深學生對課文每句話的理解。又如,在講解《曹沖稱象》一文時,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制作繪本故事,使學生了解主人公的智慧,生動展示曹沖稱象的過程。期間,教師要指導學生標注生字生詞,詳細講解重點內容,加強學生對重點知識的記憶深度。通過此種方式,可以豐富閱讀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在了解繪本故事的同時,扎實掌握閱讀知識[2]。期間,針對學生不明白的學習難點,教師要幫助學生突破學習困境,指導學生自主思考分析閱讀內容,提升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的質量。
2.2借助繪本指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
在素質教育下,低年級閱讀教學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同時充分突出學生主體,為學生展示自我提供充足機會。其中,教師可以借助合作教學的方式,引進情境教學法,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扮演繪本中的人物角色,在對話、情境還原中加強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同時,角色扮演極適合低年級學生開展,可以滿足低年級學生的游戲需求,在貼近游戲的模式下,調動低年級學生的參與興趣。期間,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的理解能力,掌握學生對繪本內容的理解情況,以此實時調整教學方案。例如,教師在講解《動物王國開大會》一文時,可以根據文中的不同角色,將學生分組,要求各小組成員分別扮演狗熊、狐貍、旁白等角色,隨后按照繪本內容開始表演,每組輪流上臺。通過此種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一眾動物角色的理解,對學生樹立內容結構、增強閱讀認知具有重要幫助。同時,在表演與對話下,學生可以更深刻的記憶相關角色與閱讀片段。最后,教師要注重營造活躍、生動的教學氛圍,以此強化學生對角色扮演的積極性。通過此種方式,可以訓練學生對語言及事件的表達能力,有效強化了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3]。
2.3借助繪本內容鍛煉學生的想象力
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因此在學習期間對很多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教師要抓住這一點,借助低年級學生的好奇心,驅使學生自由想象,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繪本故事的結尾處,引導低年級學生想象故事的后續(xù)走向,強化學生的想象思維,同時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樣一來,既可以加深學生對繪本故事的理解,還能促進學生學習思維的發(fā)展,以此提升其核心素養(yǎng)。例如,在講解《棉花姑娘》一文時,針對故事的留白處或結尾,教師可以提問學生:“棉花姑娘病愈后會做什么呢?”“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棉花姑娘的心理活動。”在提問后,要求學生深入分析故事內容,隨后發(fā)揮個人想象力,構思故事的后續(xù)走向。又如,在講解《小公雞和小鴨子》一文時,教師也可以采取思維訓練法,要求學生立足多個角度,分析故事角色的心理活動,同時暢想故事的后續(xù)走向,加強學生對繪本內容的理解。最后,教師可以采取寫作訓練的方式,要求低年級學生續(xù)寫繪本故事內容,實現讀寫結合的繪本閱讀教學。
3.結束語
總結上文所述,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借助繪本開展閱讀教學,可以增強閱讀教學的趣味性,構建靈活、多變的語文課堂。其中,教師可以整合閱讀教學重點與繪本教學內容,通過合作學習、鍛煉學生想象力等方式,進一步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奠定其學習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夢婷.小學語文經典閱讀與繪本的結合教學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5):289-290.
[2]劉妍.教育戲劇在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戲劇之家,2021(09):39-40.
[3]姬文亮.小學語文繪本智慧閱讀的教學策略[J].文學教育(下),2019(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