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燕
【摘要】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德育既是學校課程中的核心,同時對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才能的培育,又是高中數學課程中的重心。在新課改的教學形式下將高中數學課程視為基本課程,就必須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更加要重視學生基礎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之間的聯系,注重課堂的趣味性,也要注重學生在了解高中數學課程知識的同時體現出的情感、態度、精神價值觀。所以,在高中的數學教育過程中滲入德育課程很是重要,而怎樣在教育過程中尋找德育課程的切入點,從而實現對德育課程的有效滲透,就成為了高中數學老師必須思索的問題,本篇文章將針對德育課程的滲入途徑展開論述。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高中數學;德育功能;價值發揮;具體方法
“立世德為首,立德育為先”。在高中數學教育過程中實施德育課程往往要比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效果要好的多,可以提高學生對高中數學的理解,從而提高知識運用水平與實際能力的形成。但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育過程中,還面臨著許多不可忽略的教學問題。這不但影響了教學的有效性,而且影響了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培養。因此本文將探討在高中數學教育中德育的合理發展,并提供切實可行的數學德育舉措,以推動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以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與運用能力為目標。
一、轉變教學思維,誘發和啟迪學生的德育意識
在高中數學素質教育的整個過程中,要想進一步提高教學活動,就要求把學生主動性精神投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即在數學素質教育的整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給學生創造不同的實踐機會,從而提升學生的實踐質量,使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角。有效的情景創設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喚醒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習自信。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尋找恰當的切入點給學生講述數學家的光榮歷程,以培養學生對祖國的情感。高中教育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知識點具有高度抽象性,要求學生掌握更高的思維技能,給學生創造不同的教育情景,從而潛移默化的滲透進德育課堂,從而落實教育目標,培養學生德育意識。也因此,在教育“等差數列”的內容時,老師可以通過給學生創造以德育課堂為主體的教育情景,有目的的地使學生積極投入到教學中,這部分內容主要讓學生能夠正確的認識到等差數列的多種表達形式、相關的公式和概念等,在德育滲透中樹立學生的探究意識,使學生的心靈得到渲染,進而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
二、拓展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對學科德育的認同
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德育滲透,顯然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的教學形式,在以往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往往只強調學生知識、基本技能的養成。隨著對新課改及教學思想逐漸的重視,高中數學教學也需要“與時俱進”,在教育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對課本及基礎知識的教育,還要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建立學生之間相互協作能力。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提出一些探究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問題進行研究、思考,合作學習能夠為學生的思維創造更廣闊的空間,“三人行,必有我師”讓學生不斷的完善自己,形成良好的競爭關系。另外,教師可以依托信息技術完善德育教育,信息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寶貴的資源,教師將信息技術當做解決問題的有效工具。例如在教學“橢圓標準方程”的內容時,教學的重點為橢圓形成過程的分析及探索,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播放神州衛星發射的影像,然后根據教學內容提出相關問題,學生在相互討論過程中,調動學習積極性,將對國家科技發展的信息轉變為學習動力,提高學生對學科德育的認同。
三、開展實踐活動,切實發揮數學學科德育功能
德育教育的滲透并不僅僅局限于在課堂中,還需要結合實際教學。通過使學生對所提的題目展開研究、查找資料、提出疑問、通過分析解決問題等一系列活動,學生的知識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時思維方式也得到了鍛煉,德育教學也得到了熏陶。例如,在進行“概率與統計”相關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布置實踐性課后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家庭情況中用水、用電情況進行調查,然后將統計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并根據統計情況完成一份實踐報告,學生想要完成這份報告,就需要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情況聯系起來,不僅鞏固了所學的基礎知識,還讓學生懂得珍惜水電資源,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節約用水用電,這樣將德育教學有機的融合到一起。此外學校也可以舉辦“熱愛環境”等實踐活動,例如統計學生每天家庭中所使用的塑料袋的情況,通過統計使學生體會到塑料袋對周圍環境的污染,從而從自身做起,杜絕白色污染,從切實發揮數學學科德育功能。
總之,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實施德育教學應該順應自然,不應在教學過程中強迫添加。在此基礎上,教師要明確德育教學的作用,明確德育教學的樹人理念,轉變教學思維,對教學內容進行精細設計,并開展有效的實踐活動,誘發學生德育意識、提高學生對德育的認同、切實發揮德育功能,以此全面提升高中數學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桑永軍.淺析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數學德育建設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0):121.
[2]錢士勇.把握德育藝術,彰顯教育意義——例說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情感德育[J].數學教學通訊,2019(27):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