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桂芬 徐長春
[摘 要]小學愛國主義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然而當前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施面臨著嚴峻的阻礙和挑戰。愛國主義教育的邊緣化是因為受到社會變革、重智育輕德育、教育手段落后等不同原因的影響。在新時期,我們要深化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不但通過課程資源的整合來實現,還應通過報刊雜志、影視作品以及重大節日活動來實現。
[關鍵詞]新時期;課程資源;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指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傳統,對于振奮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團結全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奮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和國內改革開放深入發展的大前提下,怎樣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深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討論的重要問題。我校把對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作為一項課題進行研究與探索,從中幫助學生樹立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養學生積極的愛國主義情懷。
一、當前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基本情況
從整體上看,當前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施主體面是好的,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點。學校德育工作也把愛國主義教育放在核心的位置,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成績,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喜歡追明星而不仰慕英雄
由于現在電腦、電視等泛娛樂化情況比較嚴重,很多學生瘋狂追星。NBA體育明星、演藝圈的一些明星,他們張口就來,毫不猶豫。但是當你讓他講出中國古代和現代著名的愛國人物時,往往他們面面相覷,張口結舌,或者只集中在幾個固定的人物身上。學生對英雄人物或愛國人士的認識只停留在書本上,長此以往,其精神食糧必然缺失,對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具有較大的負面影響。
(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有待發揮
現在的家長往往重視學生知識的學習,重視學生的智育發展,家長往往把眼睛盯在學生的分數上,很少帶學生到紅色教育基地去走一走、看一看。即使有的家長帶學生到教育基地去了,往往也是走馬觀花,教育成效是微乎其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有待發揮。
(三)缺少有效的愛國主義書刊閱讀
現在小學生選擇閱讀書籍,很多是童話類、故事類、卡通類的,這些書籍符合學生的年齡與閱讀心理,有明確的指向性,可很少有家庭為學生購買愛國主義書刊,這顯然是值得我們思考的。由于愛國主義書刊閱讀量小,學生的精神世界變得荒蕪。
二、當前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產業革命之火熊熊點燃,我國正由傳統的工業化向信息化轉變。在社會轉型期的歷史關頭,往往造成青少年的自我迷失,多元化的價值觀使一部分學生產生了拜金主義、個人享樂主義、極端自由主義等消極思想。傳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認同在學生心中被淡漠化、邊緣化,他們認為愛國主義已是漸行漸遠的一道風景。我們打開窗子放進了新鮮空氣,同時洶涌而入的還有文化的舶來品,這些都對我們的傳統文化產生了巨大沖擊,我們要迎難而上,用中國人的智慧去解決問題。
學校應試教育也導致“重智育,輕德育”問題的產生。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過渡階段,仍然需要通過考分來決定一個學生的命運,所以學生的考分是十分重要的。無論是小學、中學、高中甚至大學,選材用人還要是通過考分來決定,在爭取優質教育方面的競爭十分激烈,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學校教育是德育和智育的失衡。家長和學生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提高學生成績上,忽視了思想文化主陣地的建設。
愛國主義教育的方式方法過于簡單守舊,跟不上時代前進的腳步,不能做到與時俱進。《中小學德育大綱》中對愛國主義教育有明確的要求,但在實際落實中,往往不夠及時和形象生動,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教育手段的落后造成思想教育脫離學生實際要求、身心發展和社會生活的現象。
愛國主義教育忽視小學生的年齡特征,走入形式化、教條化的誤區。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中,采取單調封閉的講授、灌輸式教育手段,很難使學生對祖國的歷史產生親近感,對民族英雄愛國志士的崇高形象和光輝事跡產生愛戴和仰慕之情,可以說這是教育方法的失當。
三、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的方法和途徑
(一)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在小學各學科中都能進行,只要教師認真備課,認真挖掘教材,選準知識點和切入點,就能有效滲透思想教育。
語文教學中德育目標的達成是首要內容。如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時,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下這節課的背景,讓他們了解到抗日戰爭的悲壯歷史和人民英雄為了民族解放事業而拋頭顱灑熱血的犧牲精神。在教學《草原》時,向學生講大草原美麗的風光,讓學生知道民族團結一家親是多么和諧美好。在講《長城》和《桂林山水》兩課時,通過PPT的形式讓學生欣賞祖國的大好山河,激發他們對祖國的熱愛、對古代勞動人民偉大創造能力的贊美和敬佩。此外,還可以從古詩詞中汲取營養,讓學生感受詩詞的韻律美和內容的積極向上,感受古人愛國情懷的深沉和樂學善思的積極人生態度,在良好的情境中得到情感的升華,激發對祖國燦爛文化的贊美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既培養了語言運用能力,又升華了愛國主義思想。
數學課堂教學中也可以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如可以讓學生了解圓周率最早是由我國的祖沖之發現的,中國人最早運用了勾股定理。在教學統計圖時,可以運用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來表達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增長速度,既形象又直觀,讓學生從圖形中感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教師再補充說明,是因為改革開放,我們才能創造出這樣的人間奇跡。
思想品德課具有得天獨厚的愛國主義教育優勢。教師可以通過精心設計的課件,利用聲光電的多媒體沖擊學生的感官,結合身邊的實際灌輸思想品德教育,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在科學課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確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要性,讓學生知道保護森林、保護草原、退耕還草、退耕還林、涵養水源是當前的必行之策,讓學生知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意識,了解人類發展與環境密切相關,懂得人與環境要和諧相處的道理。在當前全球氣候變暖的大前提下,我國興修水利、植樹種草,出現了人進沙退的現象;南水北調、三峽工程有效地防止了水災水患的發生……這都是祖國強大的有力證明。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明確熱愛環境就是熱愛祖國,熱愛祖國就是保衛地球。
(二)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全面開展理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感恩教育、誠信教育、傳統文化思想教育。利用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和國旗下講話,結合重大節日、紀念日,發揮少先隊陣地作用,實施月主題教育制度,塑造學生的良好品格。一是大隊部形成實施方案,有計劃有步驟的實施;二是將主題教育列入“班隊課”及升旗演講教育內容;三是通過印發學習資料、開展手抄報展評等形式追求教育的實效性;四是加強愛國主義宣傳,通過專題講座、知識競賽、主題班隊會、演講、國旗下講話、手抄報、黑板報、實地參觀等形式,增強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意識。
(三)通過報刊雜志和影視作品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要引導學生多讀一些紅色書籍,如《紅巖》《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經典作品,讓學生了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觀看一些影視作品,如《大決戰》《地雷戰》《地道戰》《閃閃的紅星》。還可以讓學生觀看改革開放后的紀錄片,看一看我們神舟系列飛船遨游太空時,帶給我們心靈上的沖擊和震撼,感受祖國的強大與生活的美好
引導學生多看書籍、報刊,并與寫觀后感結合起來,這樣可以深化學生的體驗和感悟,對他們三觀的形成具有積極的引領作用。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要與征文、手工繪畫緊密結合起來,使教育方式更加多元化。還可以通過微信、美篇等方式來傳播正能量,不但能夠影響學生,而且影響到學生家長群體。
在當前國際形勢風起云涌的時刻,我們一定要筑牢學生的思想之基,指明學生的前進方向,激發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過新媒體用全新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體系化的愛國主義教育。只有這樣,我們才盡到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職責和使命。
參考文獻:
[1]戴開成.論新時期加強國民愛國主義培育[J].網友世界,2014,(15).
[2]張麗.當前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現代農村科技,2016,(13).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