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悅讀”是學生有效閱讀英語的保證?!皭傋x”是以濃厚的閱讀興趣為基礎的閱讀活動。繪本以其故事性、趣味性、豐富性和地道性,吸引著廣大初中生的注意力。在實施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時候,筆者挖掘繪本資源、優化閱讀方式、創設閱讀活動,借助如此多樣的策略,引導學生閱讀繪本,將閱讀變為“悅讀”。在文章中,筆者將從這些方面入手,具體介紹初中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策略
閱讀是英語學科的基礎內容和基本活,在英語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中在闡述閱讀重要性的同時,為廣大教師提出了閱讀教學要求,如利用趣味性的閱讀內容調動學生閱讀興趣;利用恰當的方式引導學生閱讀故事或短文;指導學生體驗閱讀活動,能正確朗讀短文或故事。繪本閱讀恰恰符合這些要求。繪本閱讀是指以故事性、趣味性、豐富性和地道性的繪本內容為基礎的閱讀活動。繪本的“四性”使得閱讀內容能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尤其使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增強閱讀興趣。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閱讀繪本,儲備語言知識,鍛煉閱讀能力。由此可見,繪本閱讀可以將閱讀變為“悅讀”,提高閱讀教學效果。事與愿違,當前有部分教師在實施閱讀教學的時候,或者無視繪本閱讀價值,甚至將繪本閱讀作為閱讀負擔,自認為引導學生閱讀繪本,會加重閱讀負擔;或者認識到了繪本閱讀價值,但沒有有效的策略引導學生閱讀繪本。針對現存種種問題,筆者以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為載體,依托日常教學,著力探究繪本閱讀教學策略。經過長期的努力,筆者探究出了挖掘繪本資源,優化閱讀方式,創設閱讀活動這些策略。筆者將著重地介紹這些策略。
一、 挖掘趣味繪本資源,調動學生興趣
繪本閱讀之所以可以調動學生閱讀興趣,是因為所閱讀的繪本極具趣味性。挖掘趣味性的繪本資源,是調動學生閱讀興趣的第一步。筆者往往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和教材內容挖掘趣味性繪本資源。
(一)遵循認知規律挖掘趣味性繪本資源
學生的認知特點影響他們的學習興趣。皮亞杰在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中將個體的認知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初中生正好處于認知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在此階段,初中生需要感知直觀事物建立認知。眾所周知,英語繪本是以“圖”為主的閱讀資源。在讀“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受到視覺和聽覺的作用,順其自然地建立直接認知,從而獲得閱讀感,產生閱讀興趣。所以,在實施繪本閱讀教學之前,教師要先挖掘符合初中生認知發展的繪本資源,借此調動閱讀興趣。
以David goes to school為例,這是David Shannon編寫的繪本。在繪本中,作者利用生動筆觸塑造了David形象:圓圓的臉蛋,短短的頭發,圓溜溜的眼睛,尖尖的小虎牙,臉上總是掛著狡黠的微笑,仿佛時刻在想著要搗蛋。在看到如此圖畫的時候,學生會主動地集中注意力,尤其在腦海中進行猜測:在David的身上會發生什么事情呢?David會做出哪些調皮搗蛋的事情呢?如此產生閱讀興趣,走進繪本中,有效地實現自主閱讀。此外,繪本內容以“第一人稱”為主,語言簡單,符合初中生的閱讀情況。
(二)根據教材內容挖掘趣味性繪本資源
教材在英語閱讀教學作用是不言自喻的。新課標立足教材作用,建議教師以教材主題為指導地挖掘有關教學資源。教材內容與繪本相比,語言晦澀,故事單一,很難使學生產生閱讀興趣。對此,教師可以以教材中的單元主題為指導,挖掘密切相關的繪本資源,用趣味性的繪本故事,彌補教材不足,使學生產生閱讀興趣,同時通過閱讀繪本,順其自然地掌握單元內容,實現預期的閱讀目標。
以Making friends為例,這是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內容,契合初中生剛剛進入校園生這一時機。對此,立足學生第一天體驗初中校園生活這一內容,筆者選擇了“Schools First Day of School.”該繪本,利用“稚嫩”化的方式,引導學生認識校園生活,同時對如何參與初中校園生活產生興趣,由此自主走進教材中。
二、 優化繪本閱讀方式,增強學生興趣
繪本閱讀方式是影響繪本閱讀教學是否具有趣味性的主要因素。學生機械地閱讀內容,很容易陷入傳統閱讀困境中,慢慢地失去閱讀興趣。在利用趣味性的繪本內容調動學生閱讀興趣之后,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需要和繪本內容,應用適宜的方式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推動課堂教學發展。
(一)創設情境,增強興趣
情境教學是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出的教學方式。在具體語境中引導學生學習英語,是新課標中提出的一項要求。此項要求的實現離不開情境教學。創設具體場景,需要有具體的場景內容。繪本內容是以場景形式再現了故事內容,便于教師創設情境,增強學生興趣,使學生通過體驗場景地掌握英語內容。筆者會直接利用繪本資源創設閱讀情境。
以“The birthday party”為例,圍繞單元主題,筆者挖掘了Happy Birthday, Danny and the Dinosaur!該繪本。該繪本盡管頁數少,語言簡答,但是卻生動地再現了Danny過生日的場景。場景的部分內容是學生在本單元要學習的。為了使學生進入生日場景中,筆者在課前采用錄像形式,將繪本內容轉化為視頻。在課堂導入環節,筆者利用課件播放視頻,所播放的視頻將學生帶入具體場景中。此時,大部分學生興致高昂,跟著Danny一起慶祝生日。在體驗場景的過程中,不少學生儲備了語言知識,做好了課堂學習準備。
(二)提出任務,增強興趣
自主閱讀繪本是學生實現“悅讀”的主要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因發揮了自主性,會逐步地增強閱讀興趣。新課標中指出,英語閱讀教學的歸途是生活。英語教材中設置的部分內容與學生生活相契合。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學生在主觀能動性的作用下建構了生活認知?;诖?,教師可以挖掘生活化的繪本內容,引導學生繼續體驗生活,從中獲取生活感悟。生活感悟的獲得,離不開學生的自主閱讀。閱讀任務,是學生進行自主閱讀的“驅動”。筆者會在英語課堂上,以生活化的繪本內容為載體,提出閱讀任務,驅動學生自主閱讀,使他們讀有所得,逐步增強興趣。
以“Chicken Beat”為例,Beat是繪本主人公,她不喜歡自己的名字,因為她的名字是其他學生嘲笑自己又高又瘦所取的外號。Ella是繪本中的另外一個主人公,她長得漂亮,會彈吉他,很受其他學生歡迎。盡管Ella覺得嘲笑Beat是不對的,但為了迎合其他學生,對Beat冷眼旁觀。一天,Ella到爺爺家玩,發現一群小雞在欺負一只沒有毛的小雞。爺爺說,如果不制止這群小雞,沒有毛的小雞會被欺負死。Ella聽后很受觸動,于是將這只沒有毛的小雞帶回自己家中喂養,同時向同學們介紹這只小雞。私下里,還找Beat聊天,請求Beat原諒自己。此時,Ella發現Beat會敲鼓。于是,和Beat成立Chicken Beat樂隊,并強調其他人要進樂隊,需要得到Beat的同意。就這樣,Beat慢慢地得到了其他學生的尊重,找回了自信。部分學生的經歷與繪本主人公類似。所以,繪本內容很容易調動學生的閱讀愿望。在引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筆者提出如此任務:Read the story of the picture book with the group members, sort out the cause, development and results of the story, and summarize your own reading experience.在此任務的驅動下,學生主動地與小組成員一起閱讀,邊閱讀邊討論故事情節。尤其,在討論故事主旨的時候,一些學生遷移自身生活經驗,暢所欲言,講述Beat受欺負時的心情,其他學生和Ella的錯誤做法等,從而深刻地感受到欺負他人是不對的,建立積極情感。此外,不少學生也因此提出了實際問題:要如何在生活中減少校園暴力或應對校園暴力?這些問題,進一步地增強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就問題展開討論,總結方法,積累校園生活經驗。由此可見,利用任務驅動學生閱讀繪本,不僅可以使學生增強閱讀興趣,還可以使學生通過閱讀,儲備語言內容,建構與應用語言,鍛煉語言能力。
三、 創設課外閱讀活動,延伸學生興趣
課外閱讀是延伸學生繪本閱讀興趣的主要活動。受繪本內容的影響,學生產生了閱讀興趣;受到閱讀方式的影響,學生增強了閱讀興趣。接下來,就需要教師創設多樣的閱讀活動,引導學生從課堂走向課外,通過體驗多樣活動,延伸興趣,為自主地在生活中閱讀繪本打下堅實基礎。
(一)創設親子閱讀活動
親子閱讀活動是家庭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標要求教師與學生家長加強聯系,協同育人。親子閱讀活動是學生和家長合作進行閱讀的活動。在閱讀的時候,學生會受到家長的監督,自主投身閱讀活動中。同時,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就自己的閱讀所得與家長討論,碰撞思維,建構正確認知,并由此拉近與家長的距離,建構和諧的家庭關系,順其自然地延伸興趣,樂于閱讀繪本。
因為部分學生家長的英語水平有限,無法讀懂繪本中的英語內容,但卻可以看圖猜測繪本內容。對此,在創設親子閱讀活動的時候,筆者為家長提出了看圖猜測任務,為學生提出了看讀繪本講故事任務。具體地,家長先觀看繪本中的圖畫內容,向學生說出自己的猜測。學生則以驗證家長猜測為目的,自主閱讀繪本內容。在閱讀的過程中,結合文字語言和圖畫內容,了解故事內容。之后,扮演“小老師”角色,講述繪本內容,從而驗證家長的猜測。在講述故事的時候,家長可以遷移自己的人生經驗,向學生提出諸多問題,用問題打開親子交流的通道,通過積極的互動,既能了解繪本故事內容,又能使學生建立人生感悟,從而增強繪本閱讀效果,使學生感受到閱讀樂趣。
(二)創設讀書沙龍活動
讀書沙龍活動是學生自由交流閱讀心得、體會的活動。通過參與繪本閱讀活動,部分學生會在已有知識儲備和閱讀能力的作用下,對繪本內容建構初步認知。與其學生交流閱讀認知,可以實現自我展示。自我展示,便于學生獲得滿足感。尤其使其他學生喜歡自己推薦的繪本,增強滿足感,進一步地提升繪本閱讀興趣。由此,筆者會每天為學生布置繪本閱讀任務,鼓勵學生輪流帶著任務搜集繪本,閱讀繪本,利用課后十到十五分鐘的時間,將自己閱讀的故事講述給其他學生,尤其在講述的過程中,說明自己推薦閱讀的理由,吸引其他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其他學生閱讀。之后,則可以利用網絡平臺與其他學生繼續交流繪本閱讀情況。通過反復的交流,學生不僅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還增強了對繪本內容的感悟,有利于增強閱讀興趣,自主挖掘繪本資源進行閱讀。
綜上所述,教師在實施繪本閱讀教學的時候,要以學生認知規律和教材主題為依據挖掘趣味性繪本,依托課堂和課外,應用多樣方式創設閱讀活動,使學生逐步增強閱讀興趣,尤其通過不斷的閱讀,積累語言知識,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獲得人生感悟,做到讀有所得,愛上繪本閱讀,提高英語閱讀效果。
參考文獻:
[1]闕宏偉.初中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的創新設計與實踐策略:以《多維閱讀》(第15級)的Sams Story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20(22):1-5.
[2]陸慜.指向主題意義探究的初中英語繪本閱讀教學[J].文教資料,2020(15):234-235.
[3]徐曉紅.核心素養視野下的初中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研究[J].英語畫刊(高級版),2020(6):48.
[4]許穎.例談英語繪本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20(2):57-61.
作者簡介:
魏靜,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平潭城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