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瑩
摘要:智能制造專業培養了大量我國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基礎性技術人才,其在中職教育中也占據了重要位置。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的發展,當前我國智能制造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暴露出一些問題。本文將立足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趨勢以及中職智能制造專業現存人才培養模式,分析探討如何將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更好的應用于中職智能制造專業人才培養。
關鍵詞:智能制造;現代學徒制;中職
引言:
我國中職的智能制造專業為我國的工業體系培養了大量技術人才,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加深,科技水平、經濟水平不斷提高,我國對于人才數量、人才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我國擁有數量眾多的中職院校,這些院校中有許多都開辦了智能制造專業,但我國高質量技術人才市場的現狀依舊是供不應求,許多企業開出高待遇高福利依舊尋求不到合適的技術人才。這其中,包含有中職智能制造專業人培養模式跟不上市場需求的原因。學校對于人才培養模式的改變速度沒有跟上社會需求變更的速度,與社會發展形成滯后關系、脫節關系,導致中職智能制造專業學生招不到工作,而企業也招不到需求的人才。本文將探討將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應用于中職智能制造專業,以優化中職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中職智能制造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
1.現代學徒制
現代學徒制是區別于傳統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傳統學徒制多應用于企業中老員工對新員工的培訓中,以提升新員工的整體職業素養,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現代學徒制也可用于職業教育,它是近年流行起來的一種職業教育形式,新西蘭、法國、英國等國家均對其有過深入研究,我國近年也開始重視相關方面研究,經過深入的研究與探索,我國的現代化學徒制形式變得更為靈活,更適用于中職人才培養,是提升職業技工質量、加深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的重要手段。它能有效的改變我國傳統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論教育、輕實踐訓練的現狀。
2.將現代化學徒制應用于中職智能制造專業
制造業是國家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高效的培養出高質量且符合國家發展需求、行業發展需求的制造業人才是每個職業教育工作人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現代化學徒制在教授學生專業知識的基礎上,能夠更深入的對行業發展形勢、企業人才需求進行跟蹤,進行更契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
現代學徒制區別于傳統的“師傅教徒弟”的形勢,形成了一種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現代學徒制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學校和企業共同對學生進行培養,形成一種企業、院校雙主導的職業教育模式,在人才培養中工、學交替的進行教育與實踐,深度的體現了“工學以體、企校雙制”,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教育。目前我國許多地方、學校都對現代學徒制進行了積極研究,其主要開展形式可分為兩種。
2.1訂單模式
所謂“訂單模式”,就是學徒的學雜費由政府機構出資進行支付,學徒在學習理論課程的同時,能夠有充足的機會進入到專業相關領域進行企業實訓,以提升自己的專業操作技能與實踐經驗。同時也能夠在實踐中不斷加深對理論知識的記憶與認知,這對于智能制造專業學生來說極為重要。學生在經過實訓了解企業生產操作流程、工藝設備技術以及行業人才需求后,也可及時對自身的學習方向進行適當調整以適應社會、企業需求。畢業時,企業及學生相互也具有優先選擇權。
2.2校企聯合辦學
校企聯合辦學是我國許多地方都在積極探索的一種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當前已有不少辦學經驗。這種教育模式的主要結構為企業與學校進行深度的聯合教學。學校與企業共同組建一支理論與實踐并重且與實際生產高度接軌的教學團隊對學生進行培養。在日常授課中針對聯合辦學企業的生產需求,融合相應的專業標準、制作標準等,讓學生受到的培養更具有針對性。在日常授課中融入企業標準、企業需求是這一類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特征。授課教師在課堂舉例時也會經常使用企業中實際生產發生的案例,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在了解實際案例的基礎上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了解,使學生進一步做到學、工結合。同時企業也能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更好的對學生進行觀察,更及時的對人才培養方向進行轉變。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受到更好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培養,同時也能讓學校與企業更高校、更科學的進行人才甄選,緩解企業對于高質量技工人才的需求。
結束語:
智能制造產業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受到眾多行業的關注。學校與企業應該積極探索研究更貼合實際生產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以提高人才培養效率、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現代學徒制是一種可行性極高的的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學校與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積極展開相關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黃戎.高職院校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實施方案--以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制造技術學院為例[J].卷宗,2018,(26).150.
[2]張蕾,首珩."智能制造"背景下現代學徒制國際化合作新模式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8,(21).116-117.
[3]李響初,張微,高小慶.高職院校智能制造專業群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8,(6).66~67.
(山東省濱州市魯北技師學院?25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