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要:隨著社會的科學技術發展,網絡已成為交流的新橋梁。高校圖書館是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旨在為高校師生提供便捷,快速的知識資源,所以,細節管理與創新服務成為高校圖書館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通過理論與實際結合,闡述高校圖書館如何在新型網絡環境下更好的進行細節管理與服務創新。
關鍵詞:網絡環境;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管理創新
網絡科技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當然也給流通服務提出了新的挑戰。高校圖書館作為師生獲取知識最重要的平臺,“以人為本”是其服務的根本理念,流通服務是聯系讀者與圖書館之間的最基本環節,而面對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要和文化追求,服務質量成為關注的重點,這也對高校圖書館的流通服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圖書館需以嚴謹、親和的服務來面對廣大讀者,這是在流通環節最應注意的問題,也是在未來發展中應予以細節化,創新化的問題。
一、網絡發展對高校圖書館的影響
毫無疑問,在圖書館服務中,流通環節是最直接面向讀者的,傳統的流通環節主要包括新書上架、圖書排版、書籍借閱、維護閱覽秩序、開放讀者咨詢、推廣閱讀活動等,其中的某個細節出現問題, 都有可能影響流通服務的整體質量。
而網絡的發展,為高校圖書館提供的更多可見化的流通服務的轉變,如通過系統化的人員管理系統,圖書館可以全方位了解服務人員的基本數據,并通過可視化的形式了工作人員在服務中存在的細節性問題。另外,還可以通過大數據的計算了解借閱人員的信息,如學歷、借閱書籍、借閱時長等信息。通過網絡環境,高校圖書館可以更有針對性的提供流通服務,也能更有效的進行管理。圖書館還可以利用網絡開展在線交流會、研討會,為服務人員提供在線的交流平臺,讓他們可以隨時進行經驗分享,還能夠有效的發現流通部門在工作中的細節性問題,大家集思廣益,共同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加強溝通與協作,提供工作質量[2]。
網絡現在已成為生活的必須品,在高校,將圖書館與網絡環境整合,將更有利于師生的學習和發展。如何將流通服務更面面俱到,深入到圖書館利通服務的每一個環節,以及創新管理模式,服務模式,體現“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是高校圖書館面臨的挑戰。
二、基于網絡環境下對人員的細節管理與創新
工作人員是圖書館流通服務的重要部分,目前很多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及服務人員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對計算機的了解不夠深入,無法幫助讀者及借閱人員提供詳細的圖書查找及咨詢工作,只能由師生自己進行。其次,通過網絡進行咨詢也是創新服務項目,現在的人們更愿意通過網絡解決問題,足不出戶就能解決問題,大大提高的辦事效率,這就要求圖書館工作人員具有比較高的專業素養,讀者的問題范圍廣、內容多、難度深淺不一,管理人員業務水平參差不齊會導致解答混亂,這一點,應加強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培訓,培養他們的計算機使用能力,利用網絡進行圖書查找,甚至是系統維護的工作,規范工作制度,這是保證圖書館流通服務暢通最基本的條件。
例如:圖書館的網絡系統出現了故障,故障將影響書籍借閱,流通部門可以把問題報告給圖書館網絡維護員,管理員在時限內修好網絡系統,保證網絡恢復正常,確保讀者能正常借還圖書。可以看出,管理上的精細化不僅可以增強員工的責任意識,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而且避免了推諉扯皮,是促進圖書館良性發展的健康體制[3]。工作人員的年輕化,專業化是高校圖書館流通環節中很細微的方面,只有保證工作人員的專業性,才能為師生提供更好的服務。
在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對工作人員的關心也是不可少的,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改變工作臺、工作椅的高度, 環節工作人員疲勞,將印章式圖書歸還指示牌改為臺版式,改變條形碼粘貼位置,這一系列細節化的措施是提高流通環節工作效率的前提。這也是說,在圖書館的流通服務中,“以人為本”的理念不僅僅是對服務對象,也要顧及工作人員。
三、基于網絡環境下對書籍借閱的細節管理與創新
圖書的借閱是圖書館工作的最為關鍵的環節,而在網絡條件下,我們可以將借閱環節更加的細致化,如:實時更新圖書館藏書狀況;全面掌握借閱人信息;統計書籍的借閱量、借閱時間;建立電子書庫;整合各大高校圖書館書籍量;建立共享平臺等。
新時代下,不能在追求單一的圖書借閱方式,傳統的書籍借閱很難符合新時期的師生真實需求,對此亟待加以全方位的轉型[4]。天津市17所高校圖書館引進了最新的自動化管理模式,使用同一套服務器,人們可以在同一個平臺上同時享受17所高校圖書館的書籍資源,同時還能對各個學校資源進行有效宣傳,建立學術跟蹤服務,指導圖書館收集相關專業書籍,為師生提供最前沿的學術知識。館際間互借業務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圖書館館藏資源,滿足讀者的各類讀書需求,是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的創新發展。
網絡環境下的大數據統計和分析能準確的了解讀者的需求,根據各類書籍的借閱量和借閱時間,作出合理的訂購安排和儲藏安排等,并能根據現實情況如四六級考試期間,專業課考試期間的書籍借閱情況等作出不同的書籍借閱制度,開展各類有針對性的借閱活動等。同時,可根據實際情況更改借還制度,延長借閱時間,并及時公布信息,這樣能夠加強圖書館管理的科學性、實用性,并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圖書館的服務范圍和服務質量,使高校圖書館更好的為師生提供服務。
結束語:
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網絡應用到了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高校圖書館應順應網絡潮流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新型服務模式,這不僅是傳統圖書館服務的延伸和擴展,也是新形勢下,為滿足師生的需求,基于網絡環境的多層次,多方位的服務領域的拓寬。高校應積極整合資源,不斷進取,完善圖書館流通服務的體制,提高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將細節管理與創新服務落到實處,提高服務效率與質量,構建完善的服務框架,為師生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參考文獻
[1]夏霞.淺談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中的細節管理與創新[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4,09,36-38
[2]黃愛琴.淺談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中的細節管理與創新[J].辦公室業務2018,17,168
[3]廖憲方.以日常細節創新服務提升高校圖書館服務質量[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03,64-65
[4]周玲利.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創新的要點[J].文學教育 (下) , 2016 (08) :147
(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