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夢月
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時代的進步,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也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對物質、精神生活的訴求大幅度提升。尤其對居住、辦工、飲食、購物等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對個性化、舒適、智能環境需求與日俱增,這促進了室內設計的發展?!拜p裝修,重裝飾”這句話體現了在室內設計中。隨著現代社會消費主力年輕化,室內裝修行業受90、00后影響,個性審美化要求逐漸提高,帶動著室內裝修行業的發展。因此,培養實用型人才和符合社會需求具有創新理念、扎實基礎的設計師是目前高職設計院校培養的目標。但就市場來說,相關院校輸送的人才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有較大的缺口。特別缺乏有基礎的配飾設計類畢業生。目前,很多院校的課程比較注重學生的硬裝設計能力的培養,對《配飾設計》課程的教學和實戰訓練很容易忽視,畢業生在設計思維模式上往往有一定的缺陷,從設計實施的角度上說難于實現優秀的項目和作品,也難于創造生活和藝術結合的美,這就意味著滿足不了消費升級的市場需求?;诖爽F狀,針對高職院校的《配飾設計》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職業院校學生在入校之前雖有一定的相關專業學習經驗,但一般而言,其專業基礎均較為薄弱,在設計思維、設計審美、設計理解力、設計表達力等付諸實踐的各項能力上有所欠缺。需要進校后,通過一定時間的基礎學習和設計表達語言的訓練,對其專業才能建立一定的基本認知,對未來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傳統教育體系的影響下,當前《配飾設計》課程教學基本以理論化教學為主,多媒體輔助。這種單一的傳統式課堂教學模式普遍地存在于高職院校中。在這種教學情境下,使得《配飾設計》課程理論等內容,只能通過抽象化的和單調的語言傳遞給學生,導致學生對于概念的理解難以全面和深入。這樣的生硬灌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忽視的《配飾設計》課程教育教學的原則和本質。同時,部分高職院校中教師缺乏企業實踐鍛煉,且教學上對軟裝配飾設計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只重視硬裝設計能力教學而缺少軟裝配飾設計系統的培養。
從課程時數在整個室內設計專業課程時數所占的比例來看,《配飾設計》課程占比較少,課時欠缺,課程完全得不到深入講解,使得學生剛剛對《配飾設計》有所了解,又草草結束,最終消磨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配飾設計》包含的內容豐富,其中軟裝風格、軟裝發展、軟裝設計禮儀文化、軟裝元素、軟裝色彩心理學、軟裝材料、軟裝擺場流程等內容在傳統課程安排上也僅限于課堂理論學習,學生軟裝實踐考察學習的機會很少,容易導致學生與市場脫軌。
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應該充分激發內在的學習動力,以積極和不斷進取的心態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且充分利用當下科技和網絡的力量,立足于實際和市場,對配飾(軟裝)設計進行多元化、多維度、深層次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重視3D、CAD、PS等技能的學習,也要重視文化學習與研究。作為未來設計的新興力量,學生應該明白設計不僅僅是停留在表面的形態化美感中,不是用夸張的造型和奪人眼球的形象去博得注意,而應該明白設計是基于對空間和人物的理解,基于對生活或工作等方式的研究,配以最優的規劃和布局,為人的生活帶來舒適和便捷,同時,又傳遞出更深層對文化的理解和態度。在學習過程中,除了教師布置的任務外,學生可利用課余時間,去周邊進行實地考察,通過對現場的學習,進一步理解設計概念在實際操作中所呈現的效果和意義。
設計的生命力和使命在于創新,而創新的目的則為實踐?!杜滹椩O計》課程的教育過程和教育目的是培養創新型實用性人才。
就課程而言,《配飾設計》涵蓋的內容豐富,上文中也有具體表述。綜合分析,應該在教學課時數上進行增加。這樣教師不僅有充足的時間用來教學,學生也能完整而深入地學習《配飾設計》課程,為將來的實習實踐和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礎。
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教師可適當縮短理論課程部分,增加《配飾設計》實踐教學環節,把實踐和理論教學充分有機結合。
在理論教學中,教師應減少重復和過于抽象、教條的內容,增加《配飾設計》禮儀文化部分內容?!杜滹椩O計》從來不僅只是配飾,人們對待空間的態度無不顯露出人們對生活的理解和思考。設計,需要靜下心來研究每一種裝飾風格背后涵蓋的國家或民族的風土人情、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和價值觀念。只有研究這些大概意義上的文化,經過不斷的累積,學生才能融會貫通,做好設計。
在實踐教學環節中,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實地項目調研和材料市場考察等。通過這些具體空間的調研分析,幫助學生理解平面立面的布置,理解不同色彩、材質、燈光在空間中的組合運用。考察完畢后,教師可安排學生進行匯報交流,分享學習成果。除此之外,課程中教師引入實際項目案例,組織學生分團隊合作。在具體項目中,學生團隊需根據甲方需求進行有效設計。在課程中模擬招標,以市場準則和規范作為要求。此外,應鼓勵教師下企業鍛煉、積極推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模式,并進一步建設校內外實訓基地。支持和引導企業在校增設工作室,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工作室內實習實踐。
互聯網技術越來越成熟,在各領域得到廣泛使用。近幾年各大高校紛紛試水,很多專業課程結合網絡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杜滹椩O計》在課程教學中需要大量的、最新的項目案例資源及其他信息作為教學支撐,通過互聯網平臺,教師可以獲取十分豐富的與課程相關的教學資源和案例。學生通過互聯網平臺,可以瀏覽下載教師分享的教學資料,也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有選擇地去瀏覽各種不同類型空間的配飾項目。通過線上聯通線下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網絡教學成為新風尚的背景下,各種不同類型的學習APP應運而生,這些APP對于90、00后的學生尤其有吸引力。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些APP平臺,通過學習打卡、簽到賺積分等新穎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提高課程的參與度。
《配飾設計》作為一門交叉性學科,有著鮮明的市場屬性和特征。在配飾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我們的著力點是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以市場的規則和規范作為切入和落腳點,借助校企合作和實訓基地的建設,通過網絡等相關技術引導學生以滿足市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