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雨婷
摘要:少先隊活動是小學學校開展德育教育活動的重要環節,結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開展教育活動,不僅能夠高效完成教育任務,有效落實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教育目標,還可以促進學生的深度參與,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學校要以“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為引導,充分發揮少先隊員的優勢,讓學生在活動參與中不知不覺提升個人綜合素質,進而實現少先隊活動與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基于此,本文針對小學少先隊活動與德育融合的實踐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少先隊活動;德育;融合;實踐探索
小學生正處于思想觀念發展的重要時期,此階段的教育活動對其未來發展尤為關鍵,小學德育工作的開展質量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思想狀態。少先隊活動是德育工作中的重要環節,能夠有效提升教育效果。因此小學教師要正確認識到少先隊活動的應用價值,通過少先隊活動實現對德育工作的創新與豐富,有效滿足小學生的時代需求與德育需求。少先隊活動的改革與創新,能夠有效促進小學生對活動的參與,進而推動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小學德育教育質量。
一、營造良好德育氛圍,充分發揮少先隊活動價值
學校是開展少先隊活動的主要場所,同時也是開展德育工作的良好條件。小學構建良好的德育氛圍是發揮少先隊活動自身價值的重要基礎,同時少先隊活動是實現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可以說,兩者之間是相互依存、共同進步的關系。因此,教師要提起對少先隊活動的重視,為活動的開展營造出良好的校園氛圍,為學生提供看得見、摸得著、聽得懂、努力能做得到的活動條件,讓學生在參與中充分感知生活、體驗社會。其主要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一是增加隊員體驗機會,學校要適當增加組織少先隊活動的數量,帶領少先隊成員到大自然或社會中體驗不同的活動環境。二是豐富德育載體,學校可組織爭章活動、民族精神代代傳等活動,通過不同主題少先隊活動進行體驗式教育,以此營造出良好的德育氛圍。
二、創新少先隊主題活動,提升德育教育針對性
教師在活動組織中要結合少先隊成員自身綜合發展水平與認知能力,合理設置活動選題內容,提升活動的針對性與指導性。針對低年級小學生可采取愛國引導活動、愛校組織活動等主題,組織學生進行少先隊入隊等方面的活動。針對中年級小學生可開展自我教育活動,比如感恩教育等針對性德育活動,需要設計淺顯易懂的活動主題,以便于少先隊員順利接受。針對高年級段少先隊成員,可培養其掌握對事物的辨別能力,幫助其實現自我調節。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到不同年級段少先隊員的具體情況,并將他們的特點融入主題活動中,使其能夠通過體驗活動提升自身道德品質。對學生來說,活動選題高度符合學生的自身發展特點與實際情況時,能夠有效調動其參與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到體驗活動中,領悟到主題活動的實質與內涵,進而實現德育目的。
三、強化生活實際聯系,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少先隊員在活動中充當主體角色,強化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不僅能夠展現出少先隊員的主體性,更能夠通過主體間交往的整合,讓學生在認知與實踐中實現自我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教師要注重將教育過程與學生實際生活與成長過程的有效聯系,引導學生對各個知識點理解的同時,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例如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來臨之際,學校可開展“交易小主人”的主題活動。在活動開始前,教師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材料,并為學生介紹相關條例中的內容,引導學生建立對法律條例的初步認識。而后,教師以小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情境表演活動,引導學生對活動場景中的各角色進行自由分配,包括消費者、銷售員等。接著指導學生按照材料內容進行表演,其他學生在觀看過程中思考如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學生表演結束后,教師可為學生介紹相應的條例,以此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進而樹立良好的維權意識。此教育活動的直觀性與體驗性較強,符合小學生的直觀記憶特點,可以讓學生在了解與參與中思考相映問題,并通過對相關條例的學習,掌握具體知識,實現德育教育與主題活動的有效融合,讓學生在無形中提升維權意識。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少先隊德育活動是促進少先隊成員綜合素質提升的重要途徑,有效地主題活動對隊員個人道德品質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學正處于少先隊員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他們自身塑造性較強,德育活動的開展能夠對他們的思想起到正確的引導。因此,小學教師要重視少先隊主題活動,一方面要考慮少先隊員的年齡特點,通過對周邊優質資源的利用,充分發揮德育教育價值;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主題活動,吸引學生的參與體驗,讓學生在活動中深刻感悟到相應的道德理念,進而促進少先隊員的成長與進步。
參考文獻:
[1]劉祺,張愛琴,蘆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少先隊德育活動的個案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8(15):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