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光華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廣泛應用,致使各行各業的工作方法和模式都發生了根本性地轉變。特別是對于教育行業,互聯網的應用不僅極大地減少了教師們的教學壓力,豐富了教學內容,更新了教學模式,而且對于學生而言更顯著提高了學習效率和質量。而高中物理是一門實踐性極強且知識體系較為復雜的學科,應用互聯網教學,對構建多元化高效課堂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深入研究如何更有效的將互聯網與高中物理課堂緊密結合,推動教學向著更高效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互聯網的興起和飛速發展,給教育行業帶來機遇的同時還伴隨著不小的挑戰。特別是有部分教師,他們的教育理念還十分落后,雖然他們明白互聯網的合理應用將大大提高教學效率,但是身體卻很誠實,從來沒有深入探究過到底應該怎么做。他們還是沿用著傳統的教學模式,一所學校,一間教室,一本教材和一堆粉筆。如果僅僅是這樣,那么這部分教師的教學效率一定得不到顯著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也堪憂。而高中物理這門學科,不僅涉及較多的實驗內容,而且理論知識都較為抽象,單憑老師的口頭描述學生很難真正理解某一個知識點,更別說能熟練應用理論知識來做題目了。基于此,建議高中物理教學更應該緊密與互聯網融合,靈活借助互聯網的優勢和特點,為學生構建高效的數字化課堂。
一、引入微課教學模式,提升物理課堂效率
微課,是互聯網與課程有機結合而衍生出來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以學生碎片化的生活方式為切入點,有效結合了移動端設備,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導向,促進教學效率的顯著提升。對于高中物理這門學科來說,由于大部分物理知識的概念性較強且公式較多,僅僅依靠課堂那短短的幾十分鐘,學生很難將某一個知識點理解透徹。而微課則可以將某些知識的重難點以短小精悍視頻的方式傳輸到學生的各種終端設備上,不管何時何地,只要想學習,就能打開觀看,極大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以高中物理課程中“能量的守恒定律”為例詳細介紹如何和微課相結合。首先老師可以提前將這節課的教學重點“能量之間的相互轉化”制作成一個10分鐘以內的微視頻,并且上傳于班級群或者網站上,在開始講解之前,引導學生借助互聯網資源自主學習,對這一重點知識有基本的了解,并總結問題,通過網絡與老師進行實時互動。同樣,作為一則教學資源,如果經過老師的講解學生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則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對這一視頻反復觀看,以達到完全掌握的目的。借助于微課,相信不僅極大地豐富了教學資源,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一舉兩得。
二、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
傳統的教學模式,可能還是以老師的講解為主,學生始終在課堂上處于被動的地位。而互聯網的應用,將從根本上打破這一現狀,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設出多種多樣的教學情境,豐富課堂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以“行星的運動”這部分知識為例,教師完全可以借助多媒體首先播放與行星運動相關的紀錄片,讓學生真正進入到行星的世界,而這種方法還可以大大引起學生對接下來知識的好奇心。之后,老師還可以使用提前制作好的PPT進行教學,通過圖文結合、排版的變化,給學生的視覺帶來沖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利用互聯網輔助物理知識講解,構建虛擬的物理實驗
高中物理課程,其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實驗偏多,但是很多學校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無法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驗設備和平臺,導致學生的動手能力偏弱,對一些知識點記憶也不是很深刻。而有了互聯網,可以將一切不可能變為可能。網絡多樣化的功能夠滿足各種各樣實驗的需求,不管是環境、實驗設備還是大型實驗,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高中物理學生實驗的缺失,使得高中物理教學更完整,更形象。例如物理課程中有一個經典的實驗是研究“彈力與彈簧伸長的關系”,此實驗所需的對照組較多,如果在課堂上操作,不僅浪費了課堂寶貴的時間,而且反復的操作步驟會一點點降低學生對課堂的期待,不利于教學的順利開展。而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借助于網絡構建虛擬實驗室,通過讓學生觀看網絡上的相關實驗視頻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既提升了課堂的效率,又讓學生對相關知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背景下構建高效的高中物理課堂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新時代教師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根本保障。多樣化高效課堂的建立,離不開學校、學生、教師三方的共同努力,共同維護,互聯網帶給教育行業的便利和改變也是有目共睹的。特別是互聯網教學并不會受到時空和環境因素的限制,即使普通學校同樣能接觸到優秀的教學資源和名校教師的點撥和指導,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顯著提升,這是互聯網帶給教育行業最大的益處。
參考文獻:
[1]黃天寶.“互聯網+”下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2021(4):237-238.
[2]耿娜.互聯網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多元策略分析[J].新課程,20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