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祺蕊
摘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準確把握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探究能力,注重體驗式教學,努力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形成有效的學習活動。并制定各小組之間的競爭機制,樹立競爭對手,促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積極的學習。本文主要闡述小組內合作學習及組間競爭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優勢及實踐方法。
關鍵詞:合作學習、競爭學習、初中數學
順應新課改要求,要讓學生在理解基本數學知識的基礎上,保證學生能夠有效的掌握數學知識的內在涵義,進而實現高效課堂的目的[1]。競爭學習指的是學生由于外界刺激作為誘因向更有利的方向發生變化。合作競爭學習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
一、組內合作學習的促進作用
1.增添課堂趣味性
小組內合作學習改變了傳統教學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填鴨式教學,給學生提供了大量溝通,交流以及動手操作探究的機會,在課堂上學生可以調動視覺、聽覺、語言、感覺多個感官,實現多感官學習,使得課堂生動有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2.突顯學生主體地位
教師設計問題、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合作交流,提出猜想、推理論證,從而有效啟發學生思考,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生從被動接受變成了主動探究。
3.注重學生個性化發展
數學由于學科特點,導致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差異明顯這一問題貫穿教學始終,班級兩級分化嚴重,對教師日常的教學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對學生進行了解,調查,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將學生劃分小組,在課堂上教師設計有探究價值的問題讓學生積極進行討論或動手操作探究問題,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其中。發揚每一名學生的個性化優勢,給善于發表觀點的學生提供發言的機會,讓善于傾聽的學生了解其他學生的想法,給動手能力強的學生提供展現的平臺,動手能力薄弱的學生也能模仿其他同學去進行操作實踐。模仿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每名學生學有所獲。
二、組間競爭學習的促進作用
1.激發外部學習動機
教師制定組間評比的實施計劃﹑獎勵措施以及學生心中的小組榮譽感等一系列外部誘因激發了學生的外部學習動機,學習動機可以促進學生持續的自主學習行為。
2.促進生生相互學習
每個小組擁有共同的學習目標,并向同樣的目標邁進,使組內成員產生了很大的凝聚力。這也促進了生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解惑,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笳?,恍然大悟。解惑者也得到了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一次鍛煉。提升了學生數學的核心素養。
3.找準組內定位,異組同質競爭
在初中數學的學習中,低分現象比較明顯,導致很多學生的信心被打擊,出現自卑心理,從而對待數學這一學科的學習很消極。而小組合作可以幫助學生找準自己在組內的定位,并生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想法。并且能夠與不同小組同一水平的學生進行良性競爭,鞭策自身努力學習,防止尖優生驕傲自滿,也讓學習有困難的同學一點點收獲自信。班級每個人進步就能帶動班級整體進步。
三、小組合作競爭的實踐方法
1.確定小組的規模與數量
綜合班級人數,男女生比例,班級空間大小,學生活動材料的數量確定小組數量與規模。一個小組人數過多就會出現有組內成員無所事事的現象,反之,小組人數過少會導致活動時間過長。
2.對學生進行分組前調查
在分組前教師充分調查每名學生,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能力水平(以初中數學學習為例需要學生具備思維能力﹑觀察能力?﹑溝通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幾何直觀,空間觀念等),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綜合這些因素整體考慮班級學生分組問題,不單一以成績作為分組標準。
3.遵循“同組異質,異組同質”原則
同組異質指的是在同一小組中各方面存在差異的學生,教師可以遵循“同組異質”原則,充分考慮學生各方面的差異,將有差異的學生放在同一組中,使得學生優勢互補,進而促進課堂小組活動以及課下小組任務的有效推動。異組同質指的是在不同小組中能力水平相似的學生,同質的學生更能產生思維的碰撞與交流,也能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異組同質也能保證各小組之間能力相當,便于開展積極公平的良性競爭活動。
4.確定小組組長
小組組長就自身而言要嚴于律己,關心他人。更要有一定的組織力,領導力,在同學之間有一定的威信,能夠帶領組員進行有效的合作交流,在課下的小組學習任務中也能對組員起到監督作用。
5.創設有價值的情境與問題
小組合作學習,組間競爭學習是我們從傳統教學向新的課堂模式的一種邁進。對于小組合作與競爭學習還處于一種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階段,進行過程中流于形式,產生了許多反效果,例如:學生之間無話可說,或是討論與課堂無關的問題,教師對活動時間把控不好。這都是作為教師面臨的問題。所以要求教師創設有價值探討的情境,圍繞教學重難點設計問題組織學生交流展示,認真思考小組交流的必要性,有效性。從而使學生產生更好的思維碰撞。
6.制定學習任務分工明確
教師在制定任務時要充分考慮小組所有成員的主觀能動性,確保每名學生都說起來,聽起來,動起來,確保小組活動中相互幫助,各司其職。
7.制定多元的評價標準
不僅僅以單一的成績作為評價學生以及小組的唯一標準,多元的評價標準意在重視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把握,感悟數學思想,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與發展和班級學生整體的發展以及每個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競爭機制有很多的優勢,可以幫助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學習的開展以學生的思考,學生的探究,學生的討論,學生的體驗為主。改變了傳統教學學生的被動。小組合作與競爭相依相伴,突顯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也由個人的發展推動了整個班級的發展,進而營造了濃厚的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好的學習氛圍,課堂效率提高了,學生自主性也提高了。
參考文獻:
[1]楊玉蘭,淺談合作學習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中外企業家,2018(20):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