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善康
摘要:隨著扶貧工作的深入,建檔立卡戶的貧困生在農村中學顯得特別突出,特別重要。在這種形勢下,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也迎來了新的挑戰,面臨許多新的問題。我們的教育教學理念也應推陳出新,與時俱進,運用多種方法,促使其順利完成學業,甚至升入高一級學校,使他們在將來能掌握一些專業知識,在社會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同時,也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培養其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關鍵詞:農村中學; 貧困生教育教學管理;問題;對策
一、農村中學貧困生現狀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主席在會議上強調,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隨著各級扶貧工作的展開,農村中學出現了一類比較特殊的學生——建檔立卡扶貧戶學生。作為鄉村學校,都存在幾十到兩百左右的貧困生。筆者所在的學校較為偏遠,共有156個貧困生,占在校生總人數22%。進入2020年,我國已實現7000萬人口的脫貧,扶貧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如今,貧困戶的生活已經今非昔比,吃住不愁,而且在教育扶貧“雙清零”的形勢下,貧困戶的學生在校讀書的條件得到有力的保障。筆者認為,要想鞏固扶貧成果,實現長久的脫貧,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任務就是促使其順利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甚至升入高一級學校,使他們在將來能掌握一些專業知識,在社會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同時,也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培養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二、發現的問題及原因
經濟狀況改變了,曾經家庭困難的學生可以安心地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無凍餒之患”,也“無奔走之勞”。但是,在這種形勢下,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也迎來了新的挑戰,面臨許多新的問題。在貧困生教學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學習成績普遍落后,甚至是非常糟糕
筆者在本校做的一項調查表明,本校156名建檔立卡戶學生中,成績優秀的有12人,中等成績的有34人,而在低分段的則高達60人。周邊農村中學的情況也大抵如此。
(二)相當多的一部分學生,學習觀念不強,紀律比較散漫
不交作業;在每個星期日不能按時回校,以各種理由請假;不按時進教室上課,曠課,爬圍墻外出;不虛心接受老師教育。
(三)部分教師對建檔立卡戶的學生不敢放心大膽地教育,有較重的思想包袱
這些問題的存在,無疑是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的硬傷,使得我們教育扶貧的效果大打折扣。為什么會存在這些問題呢?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經歷總結出幾個原因。
首先,學生家長平時忙于工作,疏于對孩子的教育。迫于生活壓力,好多家長離開家鄉,到外地去務工,一年只回家一兩次,跟孩子的溝通主要是通過電話或者微信。班主任反映的問題,家長也能積極配合,但是通過電話或微信來教育,其收效甚微,甚至學生只做表面上的敷衍,達不到家庭教育的目的。而在家務農的家長也整天忙于農活,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很少和老師溝通,更不會來學校找老師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
其次,家長的文化程度不高,對孩子的教育缺乏正確的方法。
再次,部分教師有思想包袱,不敢大膽地教育管理這類學生。因為扶貧政策不允許一個學生輟學,特別是在校貧困生,所以在教育管理上壓力比較大,擔心自己管得嚴了,或者稍有不慎造成學生輟學,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顧慮重重,畏首畏尾。
三、農村中學在教育教學中采取的對策
面對新的形勢,新的問題,我們農村中學的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學理念也應推陳出新,與時俱進,運用多種方法,克服困難,完成我們教育扶貧的艱巨任務。
(一)充分發揮學校的作用,利用好學校的資源
學校是立德樹人的重要場所,面對部分上進心不強,學習積極性不高的農村貧困生,可以多開展一些勵志教育、感恩教育的活動。比如,邀請曾就讀于本校、學有所成的學哥學姐回來做交流活動;觀看一些勵志感恩的視頻或影片;組織父母進行一些親子活動等等。如果班主任需要在班級里面舉行類似的活動,學校則應該根據擁有的資源提供便利。通過這些長期有效的集體活動,既豐富了學生課余生活,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二)在教育教學管理中,班主任要給予貧困生更多的愛
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任何一個學生都需要愛,尤其是家庭貧困的學生,班主任要更多地關注,更多地關心,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班級的關愛和溫暖,從而也讓他們懂得去關愛別人,溫暖他人。所以,張永春也說過“有愛才為教育,用自己的愛心澆灌學生成長”。
(三)學校領導要做教師的膽和眼
針對教師在教學管理中,對貧困生不敢管,思想包袱重的問題,學校是有責任的。首先學校領導要敢管,敢于教育,敢于擔當。“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領導是決策者,是各項工作的推動者,更是抓落實的先行者,在教育教學管理中做到不推責,不諉過。因為你是教師的膽,是教師的眼。只要有學校作靠山,領導作表率,廣大普通教師才敢放心大膽地教育學生。當然,如果我們廣大教師在教學管理過程中能夠做到依法依規,就不用擔心留下教育“后遺癥”。
(四)班主任嘗試著去改變家長
家校聯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不能因為家長的教育收效甚微而放棄家校聯系。我們要讓家長們知道“任何事業的成功都彌補不了家庭教育的失敗”,務工再忙也不能忽視對孩子的教育,提高家長的思想認識。同時,班主任在家校聯系時可以嘗試著改變以往單純的“反映情況式”或者“告狀式”的談話,可以多聊一些如何正確關愛孩子和怎樣正確教育孩子之類的話題。
時代在發展,在農村中學的教育教育管理中總會出現不少新的問題、新的挑戰。面對農村貧困生的教育管理問題,我們學校,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要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為鞏固國家的扶貧成果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