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舒卓 劉彥霖 高玉瀚
摘要:在“中國制造2025”的國家戰略下,2015年我國政府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提出職業教育要“深化產教融合,培養創新創業高素質技能型人才”。2019年我國政府頒發“職教二十條”再次提出職業教育“以促進就業和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著力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并且提出“將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通過職業技能大賽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一系列措施。但是,由于我國各地經濟教育水平的差異,很多地區依然存在著“產教分離、賽教沖突、教證不符”的現實情況。因此,探尋行之有效的實踐教學模式是當前職業教育改革亟需解決的問題。基于此,本篇文章對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特色金課的構建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特色金課;構建方法
引言
專業特色金課是高職藝術設計專業需要推崇的文化精神,而追求技藝精湛的高職藝術設計專業人才更需要發揮“工匠精神”的隱性育人作用,將專業特色金課地融入高職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本文從探究專業特色金課融入高職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意義出發,為高職院校以專業特色金課為前提的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提供理論基礎和邏輯思路,以求更好地實現全方位育人目標。
一、高職藝術設計專業金課的基本內容
消滅“水課”,打造“金課”,已成為高等教育界的共識,高職課程建設應對標本科層次課程建設來思考。金課,顧名思義,就是指高質量的課程。傳統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相對較為陳舊,教學評價方式較單一,往往缺乏對學生成長成才的全過程評價和全面評價,與時代的發展和行業的結合度往往不高。由于職業教育的類型特征,高職藝術設計專業金課建設內容也具有相應特征,更加注重學生在數字化時代發展環境下的專業技能、文化素養和可遷移職業能力的綜合培養。它需要教師精心準備的課程,從課前的備課,課程的教學設計,課上的隨堂交流,實訓的技能指導,到課后的互動答疑等,每一個環節都要教師結合新時代專業建設、行業的新趨勢,精心打磨。
二、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職業教育中,藝術設計是一門藝術與技術相結合、創新性與實踐性并重的專業,需要將創造性、藝術性和實用性融為一體,要求“教學”對接“崗位”,“作品”即“產品”。目前我國職業教育藝術設計也非常重視實踐教學,開展校企合作,針對藝術學科特點,建立專業工作室開展項目教學,將企業真實工作項目引進課程,模擬企業實訓,為學生帶來真實的工作體驗。但是,在市場經濟環境中,這種校企合作往往浮于表面,經濟利益驅使企業難以深入合作,學校唱獨角戲出現產教脫節、崗位需求與教學內容不符、學歷證書與實際技能不對等、人才培養與社會期望值相差甚遠等諸多問題。
三、高職藝術設計專業金課的建設思路
(一)能力可遷移,實現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可持續性
隨著5G時代的來臨,數字化時的科技發展對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時代對學生的職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職藝術設計教育經歷了由“知識學習”“技術技能學習”到“能力學習”的發展和變化過程,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升級和數字化改造是實現學生職業能力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課程建設的發展與改革就顯得尤為重要。以往高職藝術設計教育更加注重學生技藝,特別是技術技能的訓練,忽視了學生個體職業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導致不少學生畢業后無法適應社會快速發展的新形勢,所以我們在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中要以金課建設為切入點,現在學生職業能力的可遷移。
(二)全面開展校園創新創業活動,營造良好的校園藝術氛圍
現今人們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顯著提高,各種藝術思想不斷涌現,以往的高職院校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新時代的教學要求。因此,高職院校要積極將教學與社會、人文、自然科學等相關內容緊密結合,提升創業教育、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的融合水平,形成完善的知識教育和社會教育方案,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自主創業能力。教師要積極處理專業課和公共基礎課之間的關系,讓學生重視公共基礎課,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高職院校應積極構建全新的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組織各種藝術類設計大賽,通過公開舉辦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參與熱情,豐富他們的實踐經驗。高職院校還可以舉辦藝術沙龍、藝術研討會,促使學生對藝術的相關內容進行深入交流,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主創建社團,讓學生踴躍參與社團活動,承攬各種商業項目,確保社團自給自足。高職院校應增強學生的創業意識,建立完善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示范園區,減少創業成本,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幫助學生了解社會、認識社會,主動參與社會服務。
(三)創新藝術設計專業個性化人才培養的評價機制
藝術設計專業評價機制的特點:一是確立以檢測能力、素質和創新因素為主體的考試內容與評價標準。圍繞項目化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個性化人才培養的評價標準,全程評價,并且強調過程性評價。每個項目的完成需要項目計劃書的撰寫,項目書的內容包括項目的調研、草稿設計、客戶反饋、后期制作整個流程,評價包括教師評價、校外導師評價和企業設計師三重評價,使學生在完成項目的同時,真正做到實踐能力的提高,進一步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
(四)健全保障機制,完善“雙創型”專業技術人員培養的基本組織和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組織機制,成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活動領導班子組和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中心。二是加快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對關于大學生開展創新驅動創業實踐教育的相關指導性實施意見規定進行研究制定,把“雙創”創業教育相關工作要求納入一個規范化、制度化的教育管理體系中。三是建立“雙創”特色教育專項資助基金,對廣大學生開展“雙創”特色教育活動給予專項補貼。
(五)引入雙導師實踐課程,真正實現理實一體化
綜合對市場的考察、用人單位對于人才的需要,以及畢業生的反饋,認真地分析了設計行業對于人才的綜合素質與技術水平的要求,優化了課程結構,凸顯了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為了充分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配合雙導師的工作室和教學模式的實施,在實習實踐課中,從第一學期開始,每周增加2課時的雙導師實踐指導課,到第三學期增加到4課時,第四學期為6課時,共計248課時。學生直接進入眾創空間工作室,由校內指導教師進行實際項目的訓練或者外出參觀學習,或安排學生跟客戶談單。
結束語
對于藝術設計專業的高職學生來說,基本專業課程的學習固然重要,創新創業思想的培養也不可忽視。高職院校需要盡力探索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制訂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教學方案。對于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是目前高職院校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學校和教師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戚毅.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特色金課的構建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34(17):158-160.
[2]劉沙城.新文科背景下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創新研究[J].綠色包裝,2019(05):56-59.
[3]金晏.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教學診改探索與思考[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19(03):62-63.
[4]戚毅.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課程建設的現狀及其分析[J].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4):42-43.
[5]遲丹.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兩性一度”建設方法研究[J].現代交際,2019(10):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