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讓孩子們受到教育。知青生活經歷是刻骨銘心的,更難忘的是擔任民辦教師的時光讓我記憶猶新 ,再加上復習迎考那段日子更難忘記。現在的孩子們生活太幸福了!不知道學習多么重要!未來的希望在他們肩上。我作為一名小學退休教師,現在返聘回學校上課后,深深地感覺到現在大部分孩子沒有以前的孩子好學,沒有了勤奮學習的勁頭。多么令人擔憂!希望孩子們珍惜現在的優越條件,努力學習文化知識。
(一)接任民辦教師工作
1976年2月中旬,我高中畢業后,一共34個人,隨從貴陽車輛段第二批知青隊伍,下鄉到龍里縣羊場區擺省公社插隊落戶。我們10個知青在打夯大隊才落戶兩個多月,當時我剛滿19歲。大隊支書找我談話,要求我擔任本地打夯大隊的民辦教師(另外兩個知青,擔任果里大隊民辦教師),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當時在這偏遠的苗族山區,相對文化比較落后。全大隊女孩子不上學,只有男孩才讀書,民校只有一至二年級。
由于孩子全是苗族,我不懂苗語,很難與孩子們溝通、交流。村干部們討論商量后,讓我任二年級全職老師,所有的學科都是我一人擔任,二年級的學生能夠聽懂一點漢語。一個本地花溪高中畢業的回鄉知青王林任一年級教師。
記得我第一次走上講臺,我非常膽怯,不知道該如何與學生交流?是王林給我鼓勁,給我勇氣!他面帶笑容親切地說:“不用拘束,都是孩子”。然后他與孩子們講苗語,孩子們坐得端端正正,眼睛看著我微笑,齊聲說:"趙老師好!”我非常激動!一個高中剛畢業的我,第一次聽到孩子們稱呼我為:“趙老師”,這是何等的榮耀!這稱呼又是何等的神圣!我在心里暗下決心,一定要當一名孩子們心目中的好老師!
(二)攻克教學難關
孩子們講的都是苗族語言(整個寨子里的人都是苗族),我聽不懂,王林一邊當翻譯,一邊與孩子們對話。其間,我也學會了不少苗語。當時我教書時非常困難,孩子們聽不懂我講的話。我就先教他們學拼音,我借了一年級的語文書,也請學生們回家借書,他們雖然是二年級的學生,可他們的拼音一點都沒有學會(我小學是在重慶九龍坡鐵路一小讀的一、二年級,拼音學得比較扎實)。
于是,我開始教孩子們學拼音:一個豆瓣 “aaa,一個圓洞ooo,小嘴一咧eee,一支蠟燭iii,一個茶杯uuu,” 能用實物的就用實物對比著讀,沒有實物的就教他們看書上的圖片識拼音。
教聲母時,為了讓孩子們記住字形,我是這樣教的:正6 b,反6 d;正9 q ,反9 p ;單門n,雙門m;傘把t,拐杖f;一把小椅hhh;9下加彎就是g;小棍l,差差x,半圓c……
當孩子們拼音學得差不多了,基本會讀會寫會用拼音時,我才開始教孩子們識字。當時,我不能按照書本的內容來教,我先教他們學會簡單的常用詞語:“我們、大家、喜歡、上學、寫字、學習、讀書、上課、認真、聽講、孩子、思考、動手動腦……”每教一個詞,我都要注上拼音,教他們認真拼讀,并以姿勢示意說話,幫助孩子理解。
例如:“我們”我用雙手放在胸前,“大家”我用雙手伸開后再合攏,意思指我們所有的人;“寫字”用手做出寫字的樣子等等。同時我也學苗語,告訴他們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如:“喜歡”用苗語“捏”;“上學”苗語“善豆”;“寫字”苗語“捂豆”……教學中,當學生認識這些詞以后,再教學生說話。如:“我喜歡上學?!泵缯Z:“翁捏善豆”;“我們上課要認真聽講”;“我喜歡寫字”;“我喜歡讀書”;“我是一個聽話的好孩子”;其目的是為了激發孩子們學習的欲望。
由于打夯大隊貧窮落后,孩子們冬天穿著單薄的衣服,甚至有些孩子衣不遮體,有的家里蓋的是秧苗被(秧苗煮過以后曬干,再編織成蓑衣狀當被子用)。哪有錢買學習用具呢?有的學生沒有鉛筆和本子,怎么讀書學習呢?于是,我給這些個別學生買學習用具成了常事,那時5分錢就能買到一個本子或者一支鉛筆,很便宜。我教書每個月有10元錢的補貼工資,生產隊每年給我500斤谷子,待遇算是優厚的。每個知青下鄉的第一年,國家有40斤糧票和10元錢的補助。
(三)動員女孩上學
女孩上學時還有看護弟妹任務,所以,只好背著弟妹來上學。當地很多父母不讓女孩讀書,認為女孩子讀書是懶漢,可見當時的村民有多落后。我的學生只有16個,其中男12個,女4個,也算是打夯民校歷來學生最多的一個班。
以前根本沒有女孩讀書,我這個班算是破例了。這都是村干部和我做工作爭取來的女學生。一次,我的學生少了兩個女孩子,放學后我就到孩子家走訪,一個二年級的孩子正背著幾個月大的弟弟在家喂豬,父母下地干活還沒有回來。
我立馬又趕到到另一個孩子家里,爺爺躺在床上,孩子正在端著熬好的藥水給爺爺喝,妹妹坐在地上哇哇大哭。父母也去地里干活了,不在家。這么小的孩子要承擔這么重的家務活。我把地上的妹妹抱起來,哄了半天才停止了哭聲。我走到孩子爺爺床前問:“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他說:“年紀大了,沒有用了,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腿摔骨折了,我只好讓孩子在家給我端水喂藥。”
我聽了心里酸酸的,不是滋味。我說:“孩子現在最重要的是讀書學習,也是學習的黃金時光。如果就因為你摔傷而讓她放棄讀書學習的機會,也許她將來會埋怨你一輩子的。這樣好不好?你家離學校不遠,孩子背著妹妹去上學,一下課,我看著小妹妹,她就回來看看你,你看行嗎?”她爺爺想了想說:“女孩反正是要嫁出去的,讀書了,就會變懶,什么活都不會干,將來婆家會嫌棄她的!”
我接著說:“你這是老思想,她如果讀書學習了,有文化了,將來長大了就像公社的婦女主任唐思英(當地唯一的苗族姑娘在公社工作)一樣,誰還會嫌棄她?羨慕還來不及呢!”
他聽后不說話了。不一會,孩子的父母回來了,我好說歹說,她的父母和爺爺商量后,終于同意讓孩子背著妹妹來上學。我又去先前那個女孩家,這時她的父母也從地里干活回來了。一進她家門,就看見女孩在洗菜。我說明來意后,她父母說:“她去讀書,家里沒有人喂豬,沒有人帶弟弟?!蔽艺f:“這不是問題,她中午放學可以回家喂豬,還可以背著弟弟上學。”家長沒有理由推辭了,只好同意孩子讀書。在任教期間,像類似的家訪工作,不知道做了多少次。
(四)村民情深義重
任教一學期后,孩子們學到了不少的知識,家長們很高興!我對孩子有愛心,喜歡每一個孩子,孩子們也很喜歡我!每當他們家里有好吃的,都要請我去他們家做客。當時能吃上糯米飯就是最優厚的待遇。因為打夯所處的地理位置高,住在一座山坡上。土地和干田多,水田少,自然種的玉米、高粱、紅稗、小米多,大米少。記得有一次家長勸我吃糯米飯,我已經吃飽了,不吃了??墒沁@位家長,生怕我沒有吃飽,硬要搶我手里的碗,給我添加糯米飯。我們互相爭執著,然而沒有想到,我手里的土碗居然被掰成了兩半,一人手里拿著半邊碗。
當時,大家哈哈大笑!幸好雙方都沒有劃傷手。而我心里覺得過意不去,她家又損失了一個碗。這件事給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村民的熱情,以及對我的愛憐之情,至今記憶猶新。
那時候,幾乎家家吃的飯里摻和的玉米砂、紅稗、高粱等比白米飯多,雜糧占多數。其實現在我挺懷念吃的紅稗,記得紅稗蒸在飯面上。好幾次遇到他們剛蒸好飯,那紅稗和米飯的香味撲鼻而來。他們知道我喜歡吃紅稗,然后喊我:“小趙,快來吃紅稗粑粑”!雖然是雜糧,但是我覺得特別好吃!必定我們在家沒有吃過,物以稀為貴嘛!
(五)毅然辭教從事農活
我任教兩年后,我教的學生去擺省公辦學校讀書了。我心里糾結:全國已經恢復高考,我唯一地出路是參加高考。如果繼續教書,一是害怕讓我在農村當一輩子的鄉村教師;二是沒有更多的時間復習功課。同時,也覺得自己下鄉應該煉一顆紅心,滾一身泥巴。于是,自己立即主動給支書講,不教書,要求去干農活。真正達到鍛煉自己的目的。
(六)在勞動中復習迎考
1978年初,是全國恢復高考的第二年。我開始了體驗農活的滋味。我白天干活,晚上復習功課。如果農閑和遇到下雨時,不出工。就整天把自己關在屋子里學習,記得一個下雨天,天快黑了,才感覺到肚子餓得咕咕叫!居然從早上吃早餐后,竟然忘記了吃中餐。當時復習得太投入了!因為離高考只有幾個月的時間,就覺得時間緊迫,不夠用!必須抓緊時間復習,好像覺得自己不懂的知識點太多太多,一看書就豁然開朗,一下子就明白了。
這一年,我下田栽了秧,秋收時跟著村民在田里打了米。還自己親手雙舉96斤稻谷的高挑上肩,不歇氣地(已經學會換肩)行走幾公里到擺省公社上公糧。
(七)在田間接到錄取通知書
同年9月底,當我正在田間與村民們熱火朝天地收割稻谷時,擺省小學的王顯德老師,走得氣喘吁吁老遠就喊:“小趙,小趙,你的入學通知書到了!你被貴定師范學校錄取了?!惫し虿回撚行娜?,王老師親自把《貴定師范錄取通知書》送到我的手里(要知道那時,貴定師范學校是貴州省重點師范學校)。
我立即放下手里的鐮刀,雙手激動地捧著《錄取通知書》,興奮得一蹦老高,欣喜若狂,快樂無比!謝過王老師后,我拿著通知書一溜煙似地跑回宿舍,關起房門,從懷里掏出蘋果大的圓形鏡子,自顧自地照著??粗勾蟮臏I珠奪眶而出,三年來的辛酸,三年來的彷徨,一下子就像這不聽話的淚珠子滾落于地,蕩然無存。
這一年,我們擺省知青點有四個知青(一男,三女)考起學校,從此,離開了知青點,離開了農村,結束了知青生活。走向新生活!
作者簡介:姓名:趙小練,1956.11,女,重慶九龍坡人,???,小學語文高級教師。單位:貴陽南明實驗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