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白蕓
摘要:對于小學生而言,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依靠學生的理解和思維能力難以解決,導致該現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主觀性以及客觀性。客觀性是數學本身具有較強的理論性、邏輯性、抽象性以及思維性。主觀性是學生在小學階段還未形成比較成熟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對數學的總體認知能力較低。為了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盡可能采用畫圖法幫助學生去解決數學問題。
關鍵詞:畫圖法;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
引言:
畫圖法解決問題的教學簡稱為畫圖教學,畫圖教學主要是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圖形來幫助學生理解相關數學問題以及知識點,能夠幫助學生理清思維,理順解題思路,最終完成對于數學問題的解決。畫圖法具有一定的生動性和直觀性,能夠提升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除此之外,利用畫圖法還能夠有效地將復雜的文字信息轉化為圖形,有效地幫助學生簡化了問題,降低了數學學習的難度。畫圖教學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的邏輯和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對于數學的認知規律。
一、教會學生識圖畫圖是畫圖教學的基礎
為了有效地落實畫圖教學,教師必須要加強學生對于畫圖以及識圖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學生識圖能力以及畫圖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意識,具體表現為學生能夠有效地利用圖形去解決數學中的實際問題[1]。對于教師來說,在低年級應該加強對學生師徒能力以及畫圖能力的培養。比如說以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為例,在一年級學生學習了數的加減法。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畫圖的形式加強對于數字的轉化和呈現。在數字呈現的基礎上完成運算過程,比如說3+5=?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基本圖形如三角形和圓形表示不同的數字,在此基礎上,通過劃去或者增加一些圖形表示減、加符號,最終完成數字的運算。
二、利用畫圖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提出要求,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所謂數學思想是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應該過度的重視學生數學知識點以及解題方法的掌握,而是要加強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想,從而能夠為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2]。教師采用畫圖教學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結合思想。在解題的過程中學生利用數形結合思想可以有效地實現數字與圖形的轉化,提高解題的效率。比如說,以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教材為例,在除法學習的章節,涉及了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計算。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用畫圖的方式理解路程、時間以及速度之間的關系。比如說,可以畫一條線段表示路程,并在線段上標記長度以及時間,在此基礎上計算不同路程的速度以及總路程的速度,這種方式培養了學生數形結合思想,能夠有效地將復雜的數量關系清晰地呈現在圖形上。
三、利用畫圖教學幫助學生養成自我檢查的習慣
對于教師來說,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對學生的觀察以及評價,不難發現學生往往會出現一些錯誤,而這些錯誤往往比較基礎。導致該現象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審查不清、思考片面、態度馬虎。這些問題和錯誤可以通過學生的自我檢查避免,在解決問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教會學生利用畫圖法,從而能夠保證思考的全面性。除此之外,在學生完成解題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畫圖法加強對于題目地檢查。同時,在審題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圖形簡化題目的內容,保證題目的重點都能夠有效地呈現在圖形上,只有這樣才能夠綜合的利用這些重點,從而實現問題的解決。比如說在解決數學應用題的過程中:小明每爬一層樓需要45秒,小明家住在六樓,問小明從一樓到六樓總共需要用去多長時間? 這個應用題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很多學生認為從一到六樓小明需要消耗六個45秒。因此最終的結果為45乘以6。這種解題方式體現了學生審題不清,思考不全面。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線段作為題目解題的基礎。比如說,一個線段代表是一樓到二樓,兩個線段代表的是一樓到三樓,以此類推,五個線段代表一樓到五樓,最終計算結果為45乘以5。
四、結束語。
當前,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對小學數學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有效地轉變教學方法、思想以及態度,以培養學生的數學認知能力和水平。經過實踐證明,畫圖法能夠有效地將數學中的抽象以及難度較大,知識點進行合理的轉化,因此降低了數學學習的難度,提升了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所以,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于畫圖法的引用。為了幫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效地利用畫圖教學策略,本文提出了三個基本的策略,主要包括教師需要培養學生識圖以及畫圖的能力;利用畫圖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結合思想;最終利用畫圖教學幫助學生養成自我檢查的習慣。
參考文獻
[1] 郭青鋒. 淺談畫圖法在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的運用[J]. 商情, 2020, 000(009):194-195.
[2]吳珊. 巧借'畫圖'為哪般,點亮'思維'促提升 ——淺談'畫圖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與運用[J]. 南北橋, 2018(16):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