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航
摘要:學生檔案不僅要準確記錄學生學習和成長過程,更要依賴外源信息不斷輸入就業傾向和學籍異動等信息內。在人事檔案管理的前期形態,高校必須認識到學生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始終秉承全員服務原則、保密性原則、動態性原則,科學構建高校學生檔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并能生成提高工作質量和效果的新策略。
關鍵詞:高校;學生檔案;信息化;管理模式
引言:
高校學生檔案管理模式的構建和實踐,必須充分體現實效性和先進性,要最大程度滿足學生檔案利用和使用的個性化需求。學生檔案反映的是學生成長軌跡和質量,對學生未來求職和就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務必要保證信息內容的真實性、客觀性和完整性。新時期下,高校需自覺對學生檔案管理模式進行創新,要利用技術和制度手段加強信息化建設質量。
一、高校學生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基本原則
(一)全員服務原則
新時期下,高校學生檔案管理需重用輕藏,充分發揮記錄內容的作用和價值。根據學生個性化需求,對檔案內容和傳輸方式進行全面升級。高校要始終遵循全員服務原則,對學生檔案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和優化。要對復雜和海量的檔案內容進行數字化應對,利用強大的數據處理技術加強管理質量。檔案應成為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評價的重要憑證資料,并為學生自我反省和自我進化提供完整信息參考依據。
(二)保密性原則
學生檔案記錄的是學生學習和成長過程和個人信息,具有鮮明的隱匿性特征。檔案管理者要注重保護學生隱私,并利用適合和合理的方式使用檔案中所記錄的信息。始終堅持保密性原則,建立健全學生檔案管理流程。檔案借閱和開放的程度,要根據具體檔案中的內容呈現特點而定。若檔案中記錄大量學生隱私,甚至因信息內容的泄露和傳播而影響學生聲譽和心理健康,管理人員就必須加強信息采集和應用的管理。
(三)動態性原則
動態性原則的構建,主要體現在根據學生檔案管理的實際要求,不斷生成新的方法、模式、規則。要根據實際需求和要求,不斷對學生檔案管理模式進行創新,繼而全面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且檔案內容需持續化和專業化的更新,要將最新、最關鍵、最重要的學生動態反映到檔案中。管理人員要做好檔案信息管理工作,始終秉承動態連貫原則,采集、整理、分析、處理檔案信息,并充分保證檔案內容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二、新時期下高校學生檔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構建
(一)做好信息化管理的系統結構圖設計
高校學生檔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構建,管理人員需做好系統結構圖的設計,要對管理界面進行優化和完善,充分保證其具備一定的可觀賞性和舒適度。高校要設計專用框架,能自定義瀏覽模式和頁面呈現形式。同時,要做好數據處理和檔案應用的無縫銜接,要根據既定對象的個性化需求,不斷細化和優化信息類型,以便提高信息傳播和使用的質量和效率。將數據庫設計和使用作為可直接操作的底層結構,在此基礎上生成不同的信息管理系統,并對學生檔案進行科學分類。例如,圍繞專科學生檔案、本科學生檔案、研究生學生檔案,分別設計不同的信息管理系統,并能持續和一貫的更新和優化數據庫存儲的內容。不同類型的學生檔案,都要標準化和規范化的輸入數據庫系統中,充分體現學生檔案管理的系統性和層次性。
(二)設計多模塊和可拓展的信息化管理系統
高校要對學生檔案管理系統進行不斷優化,始終秉承動態性原則,對頁面展現的模塊進行創新。要根據學生檔案的應用情況,適當增刪不同的管理模塊。例如,應根據系統界面顯示特點,能夠對信息加載位置進行重新設定,需對信息輸入和輸出的接口進行人性化的設計,便于師生快速定位和獲取目標資源。同時,要對系統標題進行進一步的豐富,除保留原本的新建、修改、刪除、刷新、查看、閱讀等標題,還可融入問題反饋、借閱需求和標準、新管理理念學習等標題,并在既定標題下生成具體的模塊和內容。高校要設計多模塊和可拓展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并能適當增設《檔案法》的學習模塊,繼而對管理人員的職業能力和素養進行有效培養。
三、新時期下高校學生檔案信息化管理質量提升的策略
(一)以個性化需求為導向,動態優化管理流程
學生檔案的使用,既要做好校內的借閱管理和催還工作,還需對校外檔案郵寄和使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以個性化需求為導向,不斷地對學生檔案管理流程進行優化。尤其,涉及到學生檔案外轉問題時,高校要構建科學和完善的回執反饋機制。要利用學校統一專用信封,對學生檔案進行郵寄,并注重選擇資質和信用高的快遞企業進行合作。對學生檔案進行嚴格密封后,發往指定地區和接收地點。重要的檔案需安排專人進行取送,并簽署回執單,確保責任落實到個人,避免出現檔案丟失和損毀的情況。高校需對學生調取和使用檔案的緣由進行驗證和確認,并保證郵寄及轉送地址和接收人聯系方式的準確性。高校必須設計完善的管理流程,確保重要的學生檔案按照正確程序和路徑進行轉遞。
(二)以實際的工作問題為著力點,建立健全學生檔案管理機制
高校應根據實際的工作問題,不斷的進行制度創新和優化。圍繞檔案信息的采集、錄入、整理等工作,分別制定科學的工作標準和要求。學生檔案的應用,以及數字化文本閱讀權限需進行科學設定,并生成具體的規則和制度。高校要構建科學的學生檔案管理長效機制,利用制度手段保證信息存儲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要始終遵循保密性原則,對學生檔案內容進行管理和應用。要充分發揮問題導向功能,不斷對管理機制進行優化和完善。根據實際展現的工作漏洞,嚴格制定和履行學生檔案管理職責。高校要生成完善的監管機制和評價體系,對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過程進行全面監管,并能多維度的評價他們的工作質量和成效。檔案管理人員的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對工作質量和效果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必須加強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根據管理成效評價結果,有針對性的設計教育培訓模式和機制,為全面提高學生檔案管理質量提供更多可能性。
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針對學生檔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構建,要真正服務于學生學習和職業發展。教育工作者需對目前科技領域發展趨勢建立正確認識,即時和科學引進最新管理理念和經驗,對高校校學生檔案管理模式和方法進行不斷的創新和改革。
參考文獻:
[1]陳錦.新時期應用型高校學生檔案管理模式探究[J].漢字文化,2020(S2):175-176+185.
[2]孟慶德,韓麗,陳家華.高校學生檔案信息化服務模式探究[J].蘭臺世界,2020(11):86-88.
[3]趙海燕,孫宇辰,向紅.高等學校學生檔案管理工作路徑探究[J].蘭臺內外,2020(35):22-24.
[4]羅葉霖,黃恒菁,胡南,諶錚松.高校學生學籍檔案管理的現狀與改進研究[J].辦公室業務,2020(19):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