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碧紅
摘要:知識性的灌輸與義正言辭的道德說教對于小學生來說,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不過,借助于故事,以及故事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往往能夠對學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本文結合實踐經驗,對繪本故事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探究,簡要論述了一些自己的做法,還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繪本故事;
在小學學科教學當中,繪本故事是一種被廣泛運用的教學方法。繪本故事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展現出知識性與趣味性的故事,是一種有效地教學輔助形式,同時,也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教學方式。將繪本充分應用到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應在教學實踐當中積極引導學生閱讀學習繪本故事,深化學生理解與掌握道德與法治知識,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將繪本故事與道德與法治學習相互融合,不僅能夠有效地利用將繪本故事這一教學資源,還能夠創新發展道德與法治教學。
一、靈活運用繪本故事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時,教師可首先安排學生自主閱讀繪本故事,讓學生思考繪本故事當中蘊含著哪些道德與法治知識?教師再積極引導學生深入發掘出繪本故事當中具有什么樣的教育意義,使學生能夠通過探究式學習,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從被動學習轉變為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例如,在教學《我們不亂扔》一課時,教師首先可安排學生觀看與閱讀課本當中的繪本故事,并懂得繪本故事當中的人在做些什么?教師可引導學生將觀看與閱讀的重點置于"保持公共衛生的重要性""培養不亂扔垃圾、保護生態環境的環保意識"。教師可引導學生在閱讀繪本故事后,對于繪本故事內容進行總結與歸納,并導出教學內容—"我們不亂扔"。在讓學生們圍繞繪本故事內容對于環境保護問題進行交流發言時,教師應鼓勵學生"致力于環境保護的意識與行為"。對其中破壞環境的錯誤觀念與行為適時地進行糾正。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的環境衛生、環境保護等問題當中,真切地體會到道德與法治所具有的教育意義,能夠感知到道德與法治知識的生活實用性,并獲得真實地情感體驗,從而讓學生具備良好的環保理念,在現實生活當中能夠通過社會實踐調研學習、進社區開展環保義務宣傳等多樣化的學習宣傳活動,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參與環境保護工作。
二、充分利用繪本故事彰顯出道德與法治的主題
繪本故事當中圖文并茂的知識內容,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當中。在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時,教師應充分利用繪本故事這一豐富的教育資源,引導學生融入到繪本故事的內容情節當中,去進行深入地思考,有效地提升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學《小水滴的訴說》一課時,教師可采用Flash軟件將繪本故事進行動畫編輯處理,并以多媒體播放這一繪本故事的動畫視頻。讓學生能夠通過觀看繪本動畫視頻的學習方式,深入地融入到教學情境當中,真切地感受到這一繪本故事帶給自身的啟發與教育。在教學此課時,教師不能僅僅是將教學重點置于"今后在日常生活當中不能再浪費水資源"這一淺顯化的教學內容當中。而是要積極引導學生提煉與升華這一課的主題:"珍惜水資源、保護水資源",讓學生懂得在現實生活當中必須真正的做到確實保護水資源,同時,還應向身邊的人積極宣傳"珍惜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通過這樣的學習主題的升華,可讓學生更加深入地思考道德與法治當中的知識內容,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在讓學生有效地規范自身的行為意識的同時,進一步強化自身的道德與法治思想意識。
三、整合繪本資源,集中學生閱讀關注
在我們的教材當中,其實含有不少的繪本性質的信息,這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我們完全可以依托教材繪本故事開展教學,從而使我們的教學有充足的資源的支撐。對于教材中所包含的繪本信息,我們要具備整合的意識,將這些繪本故事進行有效的分類,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閱讀,在故事中得到教育。
例如,在教學《挑戰第一次》這一課時,我們可以先讓學生瀏覽教材中的插圖信息,接著我們可以從眾多的插圖中挑選出一幅,讓學生對畫面中的內容進行講述。學生之后開展仔細認真的審視插圖的內容,并和其他的同學進行探討與交流。最后是課堂展示環節,我們可以隨機挑選著學生,讓其進行發言,有一位學生這樣說道:"我看到一個小朋友,在他人的幫助下成功下腰,在我看來這簡直不可思議,也說明了每個人的潛力都巨大的。我們要勇于嘗試。"學生講述完畢之后,我們可以教材內容,對這些圖片信息進行回顧和總結,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深化學生的認識。
四、創設情境,讓孩子快樂學習繪本故事
在繪本教學過程中,繪本與生活的聯系可以通過教師設計一定的教學情境進行聯系和融合。學階段年級較低的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時,存在抽象理解,通過繪本資料為學習者創設出學習的情景,教師給予學生知識解讀,教會講習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方法,提升教育者在講堂上的講習效果。講書本知識和繪本圖畫內容聯合起來,可以有效引起小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受到感染力,更能夠讓學生積極學習知識和巧妙的運用繪本來進行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學習。
例如:教師在對一年級學生講授《拉拉手,交朋友》的時候,可以為學生帶入到繪本《森林里四個小朋友》時,繪本中有很多圖片插圖其中有動物的插圖,教育者應當讓學生先仔細觀察圖片,仔細查閱有哪些小動物,這時老師應當提出大家剛到這個班集體彼此還互不熟悉,在一起互相聽課、互相玩耍、互相跳繩,慢慢變為好朋友,像繪本中小兔子與小老虎那樣,通過互相玩耍成為彼此最好的朋友,讓他們懂得:班級中大家是一個集體,需要互助友愛、和諧共處;小動物們之間能夠拉手交朋友,小同學們之間也要互尊互愛成為好朋友。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而言之,將繪本故事運用到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能夠實現很好的教學效果,希望諸位能夠合理利用繪本資源,使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戴蕊.巧用繪本故事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效果探究[J].中國教師,2019(S2):159.
[2]王冕.巧用繪本故事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效果的探究[J].試題與研究,2019(35):3.
[3]郭雅芳.巧用繪本故事提高小學低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效果探究[J].中華少年,2019(33):122+124.
[4]李麗.巧用繪本故事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效果的分析與探究[J].考試周刊,2019(46):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