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娟
摘要: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隨著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發展,信息技術被逐漸應用到了小學數學的教學中。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突破了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不僅能夠讓學生學到相應的數學知識,更重要是能夠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得到提升,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信息技術
小學數學的教學,對于小學生的數學學習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學數學作為學生數學學習的基礎,不僅承擔著學生對于數學啟蒙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魅力和數學學習的用處。[1]在小學生的心中,能夠樹立起構建數學學習的概念。在數學學習中,讓為小學生的中學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所以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模式的拓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學保障作用。
一、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教學的必要性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應用信息技術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能夠通過多樣的教學模式開展,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學習數學知識。數學的學習不同于其他的學科,學習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邏輯能力和思維能力。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突破了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數學同時,有利于去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意識和數學學習能力。數學學習在信息技術的教學模式指引下,能夠讓學生具備更加廣闊的思維觀和思維方式,便于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能夠更加靈活多樣的去掌握數學知識,便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對于學生開展數學學習都有十分重要的教學作用和教學意義。[2]也能夠通過多樣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提升。這對于小學生來說,不僅是能夠讓其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學意義,也是教學內容的必要性。
二、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教學的策略
1、巧用微課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老師可以通過引入微課教學對學生進行教導,讓學生通過微課教學去感受數學的魅力。微課教學突破了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其優勢是能夠讓學生準確地把握課堂教學時間,將整節的課堂知識濃縮到了十幾分鐘的微課教學中。通過十幾分鐘的微課教學,不僅能夠把握學生的高度集中的時間,更重要的是通過十幾分鐘的課堂教學。能夠讓學生準確的學習到數學知識,不至于因為后期課堂教學時間過長,或者因為學生的走神兒等原因造成了部分學生因注意力不集中而導致的學習延誤。所以在數學學習中,通過微課教學,以生動形象的微課視頻的形式,在學生面前展現出豐富多樣的數學模型和短片,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效率,更重要的是通過微課視頻的學習,能夠提高教學認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興趣。
在老師教授學生《圓》這一課程時,可以通過微課教學的形式完成這一課堂教學。首先,老師在上課之前可以通過網絡和整理自己的教案的方式形成微課視頻。在微課視頻中,不僅要包含本節課堂的教學重點和教學目標,重要的是能夠通過豐富多彩的案例展示和圖片、視頻等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圓的知識。然后,老師將上課之前自己制作的微課視頻,在課堂上和同學進行分享。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的同時,老師再結合微課視頻內容對學生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去思考并理解這一課程的教學內容。比如,老師可以通過觀看微課視頻,讓學生感受到什么是圓的直徑和圓的半徑?可以準確的表達出圓的面積和圓的周長與圓的半徑之間的關系,圓周率是哪位數學家提出和研究出來的?并且在微課視頻中可以結合祖沖之的生平事跡,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研究的魅力,以及中國古代偉大的數學家對于知識的探索精神和奉獻精神,鼓勵學生勇于挑戰的精神。通過微課視頻的學習,不僅能夠讓學生學習到有關圓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祖沖之的事跡,讓學生感受到艱苦奮斗的數學學習探索精神。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教學意義,也是小學數學的學習中重要的教學內容,通過信息技術下的微課教學,是小學數學中重要的教學模式。
2、應用白板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白板教學是信息基礎的教學方式下常用的教學模式。白板教學不同于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它能夠讓學生通過在電子白板上的具體操作去展現出數學模型的全貌,能夠讓學生通過實際的操作去感受數學的魅力。[3]在學生的腦中構建起數學模型,通過數學模型的構建去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到教學中重要的教學內容,也是白板教學的優勢。
老師在教授學生學習《正方體和長方體》這一課程時,可以通過白板教學開展這一課程的教學。電子白板教學的教學課堂開展前,老師可以通過從網上下載長方體與正方體的圖形,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對于電子白板的操作,能夠感受到長方體與正方體的不同。通過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能夠去把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積算法以及長方體、正方體的長、寬、高、棱、頂點之間的關系。并且讓學生通過白板上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體形去感受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同點是都有六個面,八個頂點和12條棱;不同點是正方體的六個面都完全相同,長方體的對面完全相同;長方體相對的四條棱相等,正方體的十二條棱都相等。并且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也能夠通過電子白板教學讓學生感知到。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學習中,通過電子白板教學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數學體形和數學圖形的不同,讓學生建立起空間感的概念和空間構型的思維方式。
3、應用平板教學,解決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通過平板教學能夠讓學生及時的反饋課堂教學結果,通過學生反饋的課堂教學結果。老師能夠及時的對教學進行調整和掌握每位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于學生在數學學習時能夠及時的反饋課堂教學情況。老師也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的為學生解決數學中出現的問題,讓學生可以準確地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能夠在數學學習中不至于因基礎不扎實等情況出現“沒有學會”等情況,老師能夠通過學生對于教學平臺反映的數學學習結果,掌握每位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
老師在教授學生學習《倍數與因數》這一課程時是可以通過平板教學進行教學。《倍數與因數》這一課程主要是能夠讓學生整合整數的知識基礎之上,使學生進一步探索整數的性質。老師可以在完成知識傳授之后,在教學平臺上給同學分享部分算式,“24÷6=4;8÷2=4;9÷3=3;10÷5=2;2X8=16;3X5=15;6X8=48”讓同學通過平板將上述等式,按照等式內X是X的倍數,X是X的因數進行說明。并通過教學平臺給老師進行反饋,通過學生對等式進行整理說明,老師就可以掌握每位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并可以對之后的課堂教學進行及時的調整。通過這一課程的合作學習,能夠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對于后期的數學學習有重要的保障基礎作用。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通過應用信息技術開展不同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感受數學的魅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教學意義。
參考文獻:
[1]陳秉強.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教學模式[J].新課程,2021(26):153.
[2]顏琳.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原則與模式[J].讀寫算,2021(14):21-22.
[3]于春蘭.基于信息技術輔助的小學數學思維教學模式研究[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1(04):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