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時期信息化技術水平的不斷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階段的應用頻率也逐步提升。在新時期,掌握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成為學生學習的必備基本技能。因此,文章就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與實踐展開初步探討,并提出相關建設性意見,以期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實踐與探究
一、 引言
隨著新時期中國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普及,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建設與發展也有了更加完備的體系,學生要運用當前的設施與基礎為將來的信息技術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但是,當前中國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依舊處于持續研究與開發的過程當中,會存在部分問題。教師要利用當前信息技術愈發成熟的條件,做好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規劃,為學生打下堅實的信息技術基礎。
二、 新學期小學信息技術發展的重要性探討
(一)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需要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余年來,信息技術在社會各行各業的被廣泛運用,市場上對于互聯網信息的關注度也在持續增加。但是,當前中國社會信息技術相關人才較為缺乏,而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信息技術教學的不完善。小學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根本意義上來講是為社會主義社會建設輸送信息技術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從教育意義上來講,教師要通過高效的課堂建設與有效的教學環節設計來培養學生對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掌握能力,培養學生對于現代信息技術學習的積極性,這不但是當前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的需要,同時也是信息化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表現。
(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的背景之下,社會公眾愈發認識到信息技術對于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重要意義。當前,信息時代的爆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于信息技術的認知,但是相當一部分社會人才對于信息技術的認知不夠深刻,這對中國信息技術的發展建設形成了很大的制約。然而,自從新課程改革理念全面貫徹實施以來,社會對于基礎教育的關注度愈發提升,為給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小學學校必須正視對于學生信息技術的培訓,使學生能夠在小學階段培養自身的信息素養。
(三)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所致
就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對于基礎教育的要求來講,隨著現代化教學目標的持續落實和教育發展的速度日益加快,信息技術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價值也日益突顯。全國各地的中小學教育對于信息技術的教育教學都發布了新標準,當前小學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普遍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信息技術的普及與發展已是大勢所趨。所以,小學學校必須從基礎教育階段便加強對于學生的信息技術滲透,使現代信息技術的意義真正得以實現。
三、 關于小學學習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思考
(一)充分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
教師在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過程之中,應當充分重視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能力與信息技術學習素養,要通過培養學生對于現代信息技術的興趣來提高其學習能力與素養,在現代信息技術課堂構建與完善的過程之中,應當充分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便利條件,這樣不但可以使學生對于現代信息技術有更直觀的認知,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學習與探究中提高自身對于互聯網的認知興趣。教師在課堂之上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新型信息技術的便利性與先進性,對于學生來講是十分具備吸引力。教師在課堂之上對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活動的建設,不但可以培養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能力,還可以從根本上提高目前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運用示范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學生在小學階段對于信息技術一類的學習能力相對較差,不在教師意料之外。所以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當制定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規劃,要對學生進行基礎信息技術教學的示范。在進行小學信息技術示范的過程之中,教師應當注意避免傳統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要借助示范教學掌握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核心思想,重點發展學生的理論能力與信息技術實際操作能力,而非僅僅關注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的學習成績。如此,學生才可以在信息技術課堂建設中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專業內容,提高自身的現代信息技術素養。
(三)加強信息技術的教學實踐
學生在小學階段受到自身視野的限制,其對客觀事物的認知程度還相對較低,所以教師可以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的信息技術實踐操作環節。教師系統整合小學信息技術的實踐內容,才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構建信息技術學習與運用的堅實基礎。信息技術教學的價值主要在于實踐活動,教師必須構建信息技術教學的實踐課堂,提高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的參與程度,培養學生對于信息技術學習的思維與實踐能力,整體提升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實踐性與有效性。如在學習“整齊的教學樓”時,教師首先可以通過使用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演示學校教學大樓的照片,同時教學生學會直線、矩形、橢圓、圓角矩形等工具的使用方法,然后進行小小練兵場環節以鍛煉學生的信息技術實踐水平,首先教師可以倡導學生利用學過的工具自行組合豐富的圖形,同時還可以邀請學生上講臺為大家演示自己的作品由來,并結合學生的實踐演示來積極為學生補充一些工具的使用絕招,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設計思想基礎上,教師可以再鼓勵大家動手設計宿舍樓,同時引領學生進行優秀作品的評比,以此來培育學生的信息技術創造能力,進而有助于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成效。
(四)巧設課堂教學情景
在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時代背景之下,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機制已受到了很大的沖擊,這時候更需要教師首先必須時刻充電即不斷進修學習與接受培訓與考核,同時學校也應提高信息技術教師的招聘門檻,更希望應聘一些信息技術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兼具的全面創新型教師,以壯大學校信息技術教師的整體專業素質,還能保障教師隨時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動態等關鍵信息,只有這樣才能推動學生緊跟時代的腳步,進而有助于為學生帶來更加生動與智慧的信息技術課堂。如今由于高科技信息的快速普及,學生平時會容易接觸到電子類產品,他們尤其喜歡一些在線網絡游戲如王者榮耀等,這使得他們對信息技術課堂可能會有所期盼,所以在實際的信息技術教學環節,教師需遵循素質教育思想,堅持以學生實際狀況為根本依據,巧妙插入合適的情景如:故事導入法、游戲教學法、問題教學法、生活案例教學法等,以此來不斷增強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好奇心,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如:在學習“花香滿園”時,若教師單純地講解復制、粘貼,學生可能會感覺比較乏味,因此教師可以采納激趣引入法即為學生展示一組校園內美麗的花壇和盆花的圖畫,并結合短視頻《校園美景》來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會發現什么,學生邊聆聽悠揚的旋律邊觀看學校的美景,一下子就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使得學生的積極性高漲,此時教師可以更進一步過渡:要先設計一朵美麗的花,可以把這朵花當作“種子”,同時巧妙設問:怎么才能種出很多很多的花呢?此外教師還可以輔助生活中敲印章的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即只有選定工具中的“種子”才能種出許多花,可見,這種直觀、生活的教學情景的構建可以顯著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
(五)倡導小組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探究與學習能夠匯集小組全體成員的智慧和能力,充分刺激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主動性,確保了小組同學之間可以互相學習,這能高效率地解決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起點不同、對信息技術接受能力不同的問題,進而有助于發展學生的信息綜合品質。因此,這種學習形式對于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起著特殊的價值,這就需要信息技術教師首先應全面認真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及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能力水平與性格特征等,然后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以確保不同信息技術水平的學生可以搭配為一組,以此讓信息技術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帶動能力稍弱的學生,以提高信息技術課堂的活躍感。此外,教師需組織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以培育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與熱愛生活的情感。如在學習“動物聯誼會”時,教師以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問題:同學們,動物們經常會在不同的地方開聯歡會,想一想,動物們會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開聯歡會?會有哪些動物參加?此時學生在個人獨立思考之后可以積極與小組伙伴進行溝通并展開豐富想象:時間可能是白天、傍晚,地點可能在草地上、森林里、沙灘邊、海底等,參加的動物有很多如大河馬、小猴子、猩猩、獅子等,同學們各抒己見,這時教師需繼續發揮小組團隊的力量再次提問:如何以畫面的形式表現出來?(選擇場景),然后怎樣?(動物登場),最后怎樣?(保存文件),以此借助由淺入深的問題來提倡學生小組交流探究與實踐,從而增強學生的信息技術綜合素質。
(六)積極革新信息技術教學評價機制
對信息技術教學進行科學全面地評價有助于學生全面學習,進而幫助教師不斷革新教學設計。傳統的以教師為主角的評價形式已然不能促進學生信息技能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學完一節信息技術課程時,首先,教師需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調查與評價,以便教師能夠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其次,教師遵循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如實施問卷調查、在線平臺調查等形式)與完備的評價指標,同時也需要提倡學生自主評價、學生之間互相評價、教師與學生之間評價等方式,以確保每位學生都可以積極地參與到信息技術課堂學習環節,以此來逐步增強學生的信息綜合素質,進而為信息技術課堂的高效順利進行提供保障。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當前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實踐任重道遠,廣大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通過持續的努力來提升小學信息技術的課堂效率,教師要對小學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規劃,探索適合學生學習與實踐的新的教學方法,這樣才可以保障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穩定提升,才可以為學生將來信息技術的掌握與運用做好保障。
參考文獻:
[1]殷永發.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創新實踐[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9):238.
[2]繆蕓蕓.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有效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7):51,62.
[3]田麗華.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學刊,2020(S1):68-69.
[4]夏青.探析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7):94.
作者簡介:孟卓媛,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教場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