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燕
摘要:在中國的教育大背景下,幼兒所接受的幼兒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在數據統計中,每年都會有一部分幼兒,不能適應小學的教育方式,產生厭學等不良情緒,最終影響自己的發展。針對長期以來存在的這種狀態,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正式提出了幼小銜接的理念,旨在規范幼兒園與小學之間的教育銜接,保證幼兒的正常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資源;幼小銜接;順利過渡;學前教育
引言:
對于所有的幼兒來說,幼升小都是一次重要的學習轉折點,面對這種情況的幼兒,如果不能很好的適應教育的變化,從開始就不能適應小學的教育模式,最終會影響幼兒的整個學習生涯。促進幼小銜接的順利“過渡”,重要著力點在幼兒園學前教育方面,在這一階段合理運用互聯網資源,能夠有效的實現有效銜接,保證幼兒的順利過渡。
一、培養幼兒時間觀念,過渡小學作息
據不完全調查統計,幼兒升入小學后,最主要不能適應的一點就是作息時間和時間觀念,在幼兒園內閑散成了習慣,進入小學后面對規律的作息和嚴格的時間表,許多幼兒都不能適應,會進一步產生對學校的反感心理,影響幼兒的學習狀態。因此,幼兒在學前階段時,教師就應該注重幼兒時間觀念的培養,按照小學的作息時間安排幼兒的時間,幫助幼兒在學前階段就開始適應小學作息,能夠有效的實現幼小過渡。
例如,教師可以在網上查找相關資料,了解小學的作息時間,按照小學的作息規范幼兒的作息。在學前教育上,教師將一個學時安排在45分鐘,要求幼兒在45分鐘之內都將注意力放在課堂上,不隨意走動,不和身邊的人說話,不走神不睡覺,嚴格按照小學作息時間安排幼兒的時間。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安排幼兒游戲時,規定好集合和解散的時間,對不守時的幼兒及時批評教育,讓幼兒認識到時間觀念的重要性。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安排幼兒觀看一些關于守時、信用方面的動畫片,讓幼兒認識到守時的重要性,從心理上接受時間觀念的養成,有利于實現幼兒的幼小過渡,幫助幼兒更好的適應小學學習生活環境。
二、鍛煉幼兒語言表達,學會與人相處
幼兒在學前教育階段之前,沒有太多的團體意識,基本上都是高興了就笑,不高興就哭的自我意識,如果放任幼兒這種思想的養成,幼兒在小學階段就很難交到朋友,他的社交方面就會存在問題,不利于幼兒適應小幼兒活。因此,學前教育階段的教師,需要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幼兒學會關心他人,表達自己,才能給幼兒日后的人機關系做好保障。缺乏語言表達能力的幼兒在幼兒園里可能會得到同學之間的關懷,但是絕不利于幼兒在小學的社交。出色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讓他人很好的認識自己,也能幫助幼兒在恰當的時機說出恰當的話,有利于幼兒人際關系的發展,這是進入小學和社會所必備的技能。
網上的影片資料是重要的教育資源,為了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有必要在學前教育階段教會幼兒說話的藝術,讓幼兒認識到人際關系的重要性,這是適應小學教育和生活的重要技能。例如,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時,可以給幼兒準備一個討論題目“朋友給你帶來了什么?朋友是不是越多越好?”,接著安排幼兒觀看相關影片,這種話題對于幼兒來說可能會有些高深,但是幼兒在圍成一圈相互發表自己看法的時候,就是在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能讓幼兒意識到人際關系的重要性。
三、培養幼兒生活能力,樹立自立觀念
在幼兒園里,幼兒受到的待遇都是哭了有人哄,享受三餐五點,午休時間,在幼兒園教師無微不至的關懷下,缺乏基本生活能力的幼兒也能在幼兒園呆的很開心,但是這種情況時不可能出現在小學里的,為了更好的適應小學生活,實現幼小銜接,教師就必須培養幼兒最基本的生活能力,樹立幼兒的自立觀念。所以,教師在學前教育階段開展教學時,要注意培養幼兒的一些意識和能力,讓幼兒知道培養基本生活技能和自立觀念的重要性。教師讓幼兒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能夠有效的培養幼兒的生存技能,讓幼兒更好的適應小幼兒活。
例如,在午飯時間,教師組織幼兒按照規定自主盛飯盛才,讓幼兒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在幼兒參加活動時,教幼兒學會系鞋帶;幼兒午睡之前提醒他們自己蓋好被子;還可以安排幾次大掃除活動,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等,在一件件小事的影響下,幼兒能夠在幼兒園內學會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同時樹立起自立的觀念,更好的適應小學的教學和生活。同時,教師還可以學習網上的一些折紙視頻,向幼兒展示動手的魔力,吸引幼兒自己動手做出成功的作品,以獲得滿足感,同時還能鍛煉動手能力。
結束語:
幼兒園與小學之間的過度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對于幼兒來說其重要性不亞于高考,因為小學是幼兒初步接受正式教育的起步階段,小學的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與幼兒園都有著根本的區別。能否完成幼小銜接,實現順利“過渡”,需要幼兒園方面加強教育理念,利用互聯網資源將學前教育方式向小學教育靠攏,保證幼兒的順利發展,是學前教育的重要目標。
參考文獻:
[1] 林芳. 淺談幼小銜接之我見[J]. 教育界,2016(5):69.
[2] 王雪珩. 探尋幼小銜接新路徑,專業助力教師發展[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1(15):220-221.
[3] 路娟. 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是幼小銜接的關鍵[J]. 當代教育與文化,2021,13(5):53-59.
[4] 劉源,張志勇. 我國幼小銜接政策的歷史演進與展望[J]. 教育科學,2021,37(1):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