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
摘要:在新時代的發展中,很多學校教師的教學策略已經進行一定的調整,在課堂中單純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夠適應現代的教學,所以很多教師在不斷的教學中經過不斷的探索,從而探索出交互教學模式,該種教學模式擺脫了以往課堂中以教師為中心的弊端,增進師生距離,從而在教學中更好的實現平等自由教學環境,充分的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思維,更好的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交互教學模式;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用研究
小學數學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比較關鍵的一門學科,而學好小學數學能夠更好的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掌握更多數學知識能夠更好的為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基礎。教師在交互教學中可以不斷增加老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增加合作,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并且學生在交互學習中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習效率,不斷的關注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交互教學是指讓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學習,自覺的將難以理解的內容進行標注,這樣課堂就變成互相學習與進步的課堂。學生在課堂中著重進行學習,可以在課堂中對知識進行更好的吸收,該種教學方法已經在現實的數學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并且也取得了相對不錯的效果,但是該種教學模式仍然需要在現實的教學中進行不斷的改進。所以,本篇文章將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簡單探討一下交互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相關應用。
一、創設教學情境
在新時代的教學中,數學教師應該拋棄傳統落后的教學方法,不斷的改進教學模式,不斷的拉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在新課改的理念下,數學這門科目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而不斷更新,添加新的內容并且題型也變得更加靈活,這對于小學生來講比較抽象,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更好的啟發學生思想,在課堂中不能僅僅通過教師一個人在講臺上進行講解,這樣學生難以對此提起興趣,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創新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在日常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學習情景,更好的將課本知識與生活相結合。這樣學生在學習中可以將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有助于對知識的吸收。
例如:在學習小學四年級人教版上冊第五課《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之前,教師可以事先勾畫好讓學生預習的范圍,讓學生在課下進行自主預習,在課上時,老師根據學生在課上的表情和表現,看到學生對這些圖形的認知敏感度太低,表情比較迷茫,所以、老師可以在課上利用一些圖形,和生活中的相關物品,進行展示。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四根木棒和膠條拼接成平行四邊形,在講臺上進行演示一邊進行講解,學生在座位上看教師的演示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平行四邊形的特征。也可以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知識,學校門口的電動門等。這樣,學生在學習中可以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這樣學生在生活中可以聯想到數學中的相關知識,可以讓學生對知識加深印象。
二、建立小組,促進交流
教師教學也要根據學生的心理年齡進行教學,因為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他們喜歡一切新鮮事物,所以他們更加喜歡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抓住這一特點采取相關措施來調動學生對待數學的熱情,讓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中不在感到枯燥乏味。教師可以充分的展開教學活動,比如增加學生之間的互動,這樣學生之間的思想可以相碰撞,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程度以及對知識的探索。
例如:在學習小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統計》后,教師可以將學生按照人數分為幾個小組,然后,教師將統計任務展現在黑板上,看看哪個小組最先完成任務。每組成員需要完成對數據的統計整理以及繪畫,每個小組可以進行自由分工,同學甲進行數據的計算,同學乙進行數據整理,同學丙進行圖表繪畫,同學丁負責檢查數據是否正確。這樣小組成員各司其職,可以有效提高效率,提高小組成員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懂得協作,并且他們可以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高互動,提升專注度。教師可以給每個小組完成的時間進行計時,等到每個小組完成任務后,公布正確答案,然后正確率高速度快的那一組為優勝組,教師可以給他們分發一些學習用品,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熱情。
三、鼓勵學生勇于提問敢于表現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很多的學生都表現的比較壓抑,不敢向老師問問題。這樣長此以往下去,學生掩蓋在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教師在教學中難以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因為每個班級的學生數量較多并且學生在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都不相同,所以,這對教師教學任務的開展起著阻礙作用,他們難以把握教學進度。所以,教師要首先與學生建立輕松平等的關系,這樣學生才能對老師敞開心扉,敢于向老師提出問題。并且,要知道課堂不僅僅是教師的課堂,同時也是學生的課堂,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在黑板上給學生講解數學題,因為學生之間的思路會更加的貼近,語言也更好理解,所以學生之間互相講題可以有效促進交流,有助于數學成績的提高。
【結束語】
在當代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要更好的利用交互學習模式,充分的展開各種活動,并且,也要不斷的與時俱進,多多探索出更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讓學生在學習中享受學習帶來的快樂。
參考文獻:
[1]葉蕓. 基于沉浸理論的虛擬交互學習模式在高校課堂中的運用[J]. 中國成人教育,2016,No.405(20):99-102.
[2]王正義. 基于交互式一體機的小學數學互動教學研究[J]. 中國電化教育,2015,No.343(08):117-122.
[3]余文森. 論自主、合作、探究學習[J]. 教育研究,2004,(11):27-3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