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麗萍
摘要: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人選擇進城打工,這也直接導致了農村大量留守兒童,在長期缺乏父愛或母愛的關懷下,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突出,受到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關注。但由于農村留守兒童處境的特殊性,教育者只能從他們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入手,為促進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發展,尋找更為適宜的教育方式,更好地促進留守兒童的發展和成長。
關鍵詞:課堂教育;留守兒童;心理疏導
對于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教師要與家長進行相關溝通,引導家長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讓家長重視學生的心理發展和學習情況,而且教師可以試著和學校進行相關溝通,建立留守兒童輔導檔案或輔導機制,為增強留守兒童的自信,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教師也可以把重點放在留守兒童主題教育活動的開展上,讓留守兒童們能聚在一起、玩得更開心,從而改變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
一、轉變家長觀念并提高認識
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教師必須與家長進行相關溝通,因為家長是學生最親近的人,如果家長的教育觀念有問題,這對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因為家長會不停的影響學生,而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思想也會慢慢發生變化,其心理健康可能會產生一些問題,而教師通過與家長的交流,可以解決這一問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舉例來說,A學生的學習能力比較強,但是由于家長觀念的落后,他在進行學習時往往會有一些不自信的表現,不能把自己的力量完美地展現出來,而且學生A放學后就會去干點活兒,結果他就沒有精力去應付第二天的學習了。首先學生進行定量的勞動,不是一件錯誤的事,甚至可以促進學生精神素質的提高,但是A學生接受的勞動量是很大的,遠超他所能承受的年齡,所以教師可以試著與A班學生的父母進行相關溝通,找出學生A家長在教育觀念上的問題,根據家長的認識,學習是一件沒用的事,教師要做的就是通過一些直觀的例子,改變A學生父母的想法,與A學生達成相關約定,通過實際行動完全使學生的家長對學習本身產生認同。
二、建立留守兒童輔導檔案和機制
教師可以與學校進行相關交流,以建立留守兒童輔導檔案。造成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缺少關愛或說自己在遇到問題時無法解決,不知道向誰求助,這樣就造成問題在學生心里越積越多,最終把學生壓垮,而學校設立留守兒童輔導檔案,可以讓學生有個傾訴之處,還能幫助學生解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某些問題,而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教師可以進行相關的輔導,從而促進留守兒童學習能力的提高。
舉例來說,學生B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外公外婆,這一現象在我國農村極為普遍,這直接導致B生沒有很好的傾訴對象,當他遇到問題時只能將自己憋在心里。了解B同學的情況后,教師可以向學校提出相關申請,學校建立留守兒童輔導檔案,同時教師還可以親自為學生B進行相關輔導,由于學生B本身沒有什么問題,只是他所處的環境對他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教師會試著給學生B以關懷,試著成為學生B的朋友,以解決B類學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三、開展多種形式主題教育活動
教師需要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留守兒童專題教育活動,使留守兒童認識到自己并非孤身一人,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感到孤獨,不知該如何傾覆或被許多問題所壓倒,而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把留守兒童召集起來,就能讓他們有一個相互傾訴的人,還能讓他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與身邊的人分享問題,詢問別人的解決辦法。舉例來說,教師可以在活動開始前邀請他們的家長,當一位學生或一位家長在教育理念上有問題時,讓家長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談,解決雙方心里的問題,教師可以給予正面的幫助,使其對教育和心理疏導有正確的認識。
四、有針對性地與學生溝通交流
不同留守兒童,他們的學習能力、思考能力、思辨能力都是不同的,在這種狀態下,教師絕對不能以完全統一的模式去驅動留守兒童的發展,也不利于教師的正確的教學理念的開展和教學觀點的推動。對于大多數的留守兒童而言,他們處于一種比較自負而又自卑、內斂而又孤獨、特立獨行又缺乏安全感的時期,在這個時期的留守兒童是需要得到教師的指導和疏導的。教師要針對每一個學生所顯現而出的心理問題去制定出相應的教學模式和規范,讓更多的學生能在學習課程、完成心理疏導的同時,能更好地感悟到生命的樂趣,勇敢地克服自己遇到的全部的問題和難題。教師可以以一對一訪談、信件溝通、彼此對話等等形式去完成心理輔導的工作,讓學生在絕對私密的條件下去完成交流模式和溝通模式,讓更多的學生更加懂得:強大的人格力量和良好的心態是彼此互為表里的,教師要把針對性的教學輔導模式融入到本人的實際之中,從而能讓更多的學生在接收到訪談后完成本人的發展和更大程度的突破。
總之,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注,但是教育工作者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卻很少,所以教育者不斷地為之奮斗,持續推進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成長,不斷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楊樹悅.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疏導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0(22):120.
[2]張露.做好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心理疏導的有效途徑[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