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秀平
摘要:“教育要從小抓起”,這句話真實的表達出了教育的實質作用。小學階段的知識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在傳統知識教育的基礎上,發展孩子的德育工作卻非易事。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尤為重要,正確的引導和教學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老師作為孩子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培養他們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引路人。所以小學階段是培養孩子良好德育的重要時期,老師要把握住這個黃金時期。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
正確的道德思想影響著一個人的一生,正確的培養和引導方式對學生整體的發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并且小學時期的德育培養工作是重要時期,作為現代教學的小學班主任應該把怎樣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作為重點教學,所以,班主任在完成基本的教學工作的同時,還要從實際的教學情況出發,來進行高效率高質量的德育工作,讓小學生健康的成長。
一、班主任以身作則
班主任是學生受到知識傳輸的主體,同時也是學生接觸和交往最多的人,小學生的道德思想和品質很大一部分都是在這個時期建立的,它直接影響著孩子的一生,因此,班主任每時每刻的言行舉止都對孩子有著深刻的影響,因為在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強。所以,老師不僅要對孩子傳授知識,還要時刻注意培養的道德品質,要想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班主任就要以身作則,在班級里起到帶頭的作用,并且要正確的引導學生[1]。
例:班主任要完善自身文化素養,充分發揮自己的個人能力,把完美的一面展現給學生并時刻引導他們,另外老師要說到做到,言出必行,這樣在潛移默化的感染下也會給學生建立良好的德育品質。另外老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狀態,因為老師如果在教學中表現出來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它會直接的影響到學生,同時也會對自己的教育產生影響,因此,班主任應該正確的來調整自己的教學心態,時刻以最好的狀態來面對學生。老師可以以身作則的帶領學生去進行一些實際操作和實踐教學,慢慢的教學和引導他們,久而久之,學生們就會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提高重視
并且隨著現在互聯網的發展,小學生獲得外界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但是由于小學生的心理年齡相對不成熟,這就導致他們缺少辨別是非的能力,很容易被這些信息誤導,從而對他們造成不良甚至是不可逆的影響,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老師和家長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和紀律情況,從不關心他們的思想品質和道德情況,也沒有這方面的意識,這就從根本上導致了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無法正常開展,也會導致孩子的道德品質無法正確樹立[2]。
例:學校和班主任應該時刻加強對德育的重視程度,學生的成績和班級的管理效果好并不代表著孩子的道德品質是好的,這個階段的孩子最需要的是正確的引導,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學習成績,因為這有可能在以后會適得其反。班主任在教學中除了要注意孩子的學習情況還要時刻注意孩子的思想情況,出現問題時及時的作出對策,并且預備出多種思想措施,如果班主任發現他們出現思想問題,要及時的幫助他們來糾正這個不好的習慣。稍有萌芽就作出根除,另外老師還可以適當的組織詩詞朗誦或者作文寫作比賽,這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內在品質,還潛移默化的提高他們的習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另外老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一些愛國或者正能量的電影,從影視作品中引發他們的思考;另外老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社會實踐活動,比如到敬老院進行一些慰問活動等,這樣貼近生活的教育方式可以切實的從他們的內心激發他們的道德思想。
三、貼近生活,規范日常行為
德育的本質就是規范的道德品質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取得更好的生活,同時也是道德教育和現實生活的融合。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好多的班主任往往忽略了這個問題,而且好多的道德教育已經脫離了現實生活,脫離了現實生活的道德教育已經沒有了靈魂,也會使教育失去活力,道德教育也不會取得實質性的進展,而且大部分的道德教育都只是一些空喊的口號,比如老師教導學生要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好好學習報效國家等等,這些并沒有實質性的作用,而且針對小學階段的道德教育范圍太空曠,不利于開展實質性的教學,并且這些口號也不好在實際生活中來展開,所以得到的效果反響并不理想[3]。
例:小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對他們的道德教育的養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也有著密切的聯系,而且正確的三觀和道德品質都需要長期的培養與正確的引導,需要慢慢的積累,并且包括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所以,要想提高和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做好德育工作,就要從實際生活入手,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日常生活習慣。老師需要從規范課堂做起,規范學生們在課堂上行為和學習狀態,并且設置一些專門的課堂紀律要求,以此來規范學生,這樣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的自控能力,還能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生意識,以此來培養成正確規范的日常行為和學習習慣,另外老師還可以建立學生值日表,每周或者每天輪換值日,這樣可以培養他們的責任感,還能讓他們養成一個自己動手的能力和生活的自理能力。另外老師除了注重學校和課堂的規范外,還要培養他們在校外的社會意識,教導他們在校外一定要以禮待人,尊老愛幼,做一個高素質的小學生,并且可以適當的培養他們的自我判斷能力,以此來判斷社會上或者自己的行為規范,來提高道德素質意識,這樣有助于他們形成一個自主和自我意識,從潛意識里對自己的道德品質有一個正確的規范,以此對自己有一個良好的行為規范管理和良好的道德品質。
結束語
小學階段的道德教育其根本目的就是教育他們怎么做人,怎樣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不需要利用大的概念或者思想框架來對他們進行教學引導,老師和家長也不要過分的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從而忽略了孩子本身的思想道德教育,相比于成績,孩子在今后的成長中如何成為一個高素質,堂堂正正的人其實更重要。
參考文獻:
[1]李永東. 淺析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途徑[J]. 2021(2018-4):169-170
[2]王慧玲. 淺析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措施[J]. 文學少年, 2021(13):1-1
[3]常大根. 用愛執教 以德育人—淺析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J]. 學生·家長·社會:學校教育, 20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