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磊
摘要:隨著時代經濟的發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緊隨時代在發展需求,不斷的進行改革創新,以此更好的落實雙基政策,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在雙減政策下,初中數學要有針對性的對作業進行優化設計,以此引導學生更好的鞏固所學習的知識內容。本文先分析當前雙減政策下,初中數學作業優化設計的必要性,接著提出雙減政策下,初中數學作業優化設計的相關對策,以此更好的發揮作業的效果,促進教育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策略
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實,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緊隨時代發展需求,對作業進行優化而設計。但是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的課業負擔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減輕。面對繁重的課業負擔,很難讓學生體會到知識學習所具有的趣味性。為此,在當前雙減政策下,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注重對作業進行優化設計,改變傳統機械重復的作業方式,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而更好地發揮作業效果。
一、核心素養下雙減政策初中數學作業優化設計的必要性
初中數學學習中應培養好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六大核心素養。在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除了讓學生掌握相關的概念知識之外,還要讓學生具備數學邏輯思想,應用相應的方式方法對問題分析、解決,積累數學學習經驗。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在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建立的,利用所學習的知識對問題進行分析、解決,進而更好的強化學生的數學素養。充分發揮作業的作用,幫助學生消化、鞏固知識內容。從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業布置來看,學生在作業中存在著高消耗以及低效率的問題。大量的習題作業并不適合學生的學習需求,最終導致學生會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并沒有很好的發揮作業對知識鞏固的作用。為此,在雙減政策下,要注重對傳統的作業設計進行改善。通過對作業進行優化設計,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同時也能夠更好地落實雙減政策,對作業進行有效的設計,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讓學生對數學題進行探索,享受到知識學習所具有的樂趣,形成適宜的學習方式方法,讓學生喜歡上學習,并享受學習的過程。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認知,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并加強相互之間的溝通交流,完善知識體系。將生硬的文字轉化為自身的知識體系,并應用于實踐,從而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學效果。
二、雙減政策下初中數學作業優化設計策略
(一)精選內容,優化作業
數學作業設置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鞏固和消化,為此,要能夠做到合理的安排學生的作業時間,把握作業的量和難度,在作業的設置當中,要能夠考慮到學生不同的水平以及個體差異,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相關的作業。雙減政策下,數學作業的設置要能夠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來進行設計,從而使得作業的設計更加的靈活多樣,具有一定的層次性,以此更好的發揮作業的有效性。數學作業要經過嚴格的篩選,要杜絕錯題怪題。在新課程教學理念下,綜合所學習的知識內容,基于學生的學習能力,設置靈活的作業題目,引導學生完成作業題目,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還有富余的時間,可以選擇有一定難度的題目進行分析探索。
例如,在學習《圓》的相關知識內容時,在對作業設置時要能夠考慮到其難易程度。作業的布置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融合,可以布置一些較難的作業,作業難度由低到高,以此讓學生認識到更多的題型,掌握更多的解題思路和方式方法。同時要從學生完成作業的質量來看,了解學生這段時間的學習情況,針對在學習當中所存在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的改正,從而更好的掌握學習的知識內容。
(二)豐富作業形式,提高學生興趣
雙減政策下數學作業的布置不應該是單一的,要能夠在結合教學目標要求的基礎上,對數學作業的形式有所豐富,提升學生參與到作業當中的積極主動性。書面作業的形式不僅僅包括鞏固作業,也應該包括探究性作業、拓展性的作業。學生在平時的作業當中,在鞏固作業的同時,也能夠更好的體驗作業所具有的趣味性。但是實踐作業的設置不應該過度,而應該嚴格的控制時間,要注重結合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內容,以此達到對知識進行鞏固的目的。
比如在學習《函數》的相關知識內容時,在布置作業時,可以基于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靈活的設計。如在設置《二次函數圖象與性質》的作業內容時,可以讓每個小組分別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圖像,并分析函數圖象的性質,每個小組都要將具有代表性的函數寫到黑板上,讓其他的小組找到具體的函數圖象。學生根據函數畫出圖像的過程會具體猜測圖像的形狀,猜測最后的圖像。在探索的過程當中,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挖掘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的熱情,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濃厚的學習氛圍,也為學生的后續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三)基于差異性和開放性,優化作業設計
初中數學教學中作業的設置要遵循差異化的原則,基于學生的認知設置分層作業,可以將題目分為基礎題和提高題,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將提高題作為目標,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設置科學、因人而異的作業內容,不僅讓學生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也能夠更好的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如在學習《整式》的相關知識內容時,在整式的加減中可以布置一些基礎題目:合并同類項、去括號、化簡求值等。對于需要拔高的學生,可以設置利用整式的加減解決應用題的相關作業,以此靈活的應用知識對問題進行分析、解決。此外,還要注重設置具有開放性的題目,這些題目并不設置標準或者固定的答案。要在結合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設置開放性的題目,這些題目要能夠具備一定的趣味性和拓展性,降低學生在學習中的難度,強化學生學習的興趣,深化知識體系。
結語
總之,在雙減政策下,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發揮作業的有效性,讓學生在作業當中對知識有所鞏固,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為此,在雙減政策下,初中數學教學中,要在突出學生主體的基礎上,優化作業設計。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作業中,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初中數學作業設計中還要不斷探索相關的對策,以此更好的落實雙減政策。
參考文獻:
[1]楊清.“雙減”背景下中小學作業改進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21(12):6-10.
[2]劉權華.“雙減”背景下數學教學應有的作業觀[J].教學與管理,2021(31):64-66.
[3]鐘紅,孫洪波,陶元.“雙減”背景下初三綜合復習數學作業內容設計初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1,37(10):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