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虎崗
摘要:為了增強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效率,教師有必要從學生的學習本身入手,如學習體驗,學習方法以及對學習與休息的結合的自我調節。高中學生作為即將接受高等教育的新一代人才,需要在信息技術學科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教師正確的指引,這樣可以減少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阻力。因此,在新課標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對如何實現高效率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研究甚多。本文就主要從高效教法應用方面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進行深入探究分析。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高效教法;教法應用
為了建立有效的課堂模式,教師不僅需要透徹地學習教材,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更需要以開放的心態面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全面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并與之一起進步。高中信息技術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要求相對較高,并且由于信息技術具有較強的交互性的特點,因此不必精通某種技術,而是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學生需要自己進行探索。因此教師需要改變觀念,教給學生自我探究的方法。高中學生信息素養不同,而教師在踐行新課標教學理念過程中,需要保證全體學生學有所得,因此,教師需要讓全體學生提升自身學習效率。而現實中總有學生無法適應跟隨教師逐步實踐的模式。面對這樣的現實,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如何把握學生的特點,如何針對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而對高效教法進行活學活用成為了提高學科教學效率的關鍵。
一、改善學科教學環境,增強學生學習樂趣
不斷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和認知探索的興趣,樹立正確的信息意識和計算機使用習慣,提高他們對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認識,是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關鍵。信息技術環境建設中的問題是教師對學生信息體驗提升的首要實現目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再使用傳統的“教與學”的教學方法,而應更加重視鼓勵學生積極參加信息技術活動,積極探索信息技術的學科知識,并提高他們與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思維定型觀念的形成限制了教育的進步與發展,現代信息技術和數學課程的優化和整合可以更好地創建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學習環境。例如,在教學“網上資源檢索”一課內容期間,教師為了讓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學習過程中有良好的體驗,從而優化學生的學習效益,首先從硬件方面進行了教學環境的優化。教師在新課導入期間,為學生展示了視圖形式資料,讓學生對“利用瀏覽器進行信息搜索”的場景進行了預覽。這樣,學生在實踐學習期間,也能夠更自主地進行實踐。期間,教師為了讓學生針對主題詞進行相關信息搜索競賽的節奏更快、效率更高,在學生實踐期間,為學生播放了較輕音量的快節奏音樂,學生在氣氛和諧的環境下,實現了更高效率的自主練習。
二、鼓勵學生合作學習,助力學生共同進步
自古以來,有人倡導合作學習的觀點,“三人行,必有我師”個人代表著力量是薄弱的,教師必須注意小組中每個成員的力量和智慧發揮。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合作學習基礎上的有效教學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合作學習模式改變了學生原來簡單接受的學習模式,建立并能夠形成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性教學方法,其以老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要角色為系統背景的教學方法。也就是說,在課堂教學是教學組織的基本形式的前提下,教師要把學生學習小組作為教學組織的重要手段,指導小組成員合作,發揮小組的積極作用,提高個人的學習動力,從而實現特定目標。集體合作學習改變了傳統集體教學中師生之間的單向交流,其中老師壟斷了整個課堂的信息來源,而學生則非常被動。因此,合作學習模式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力。例如,在教學“數據庫系統”一課內容期間,教師為了讓學生針對此課中學生較為陌生的內容進行告質量學習上,將學生分為了不同小組,然后讓小組長為組員設計項目主題,進行小組合作基礎上的協作探究式學習。學生在小組合作模式中,以典型任務為驅動,以生活情境為載體,進行指定主題如“學生對體育項目的愛好數據整理”等項目進行協作探究學習,進而使學生完成認知的有意義建構,在協作過程中,順利進行了不同字段的提取、數據表格的創建,進而積累了數據庫統計的經驗。
三、精心設計實踐活動,激發學生想象能力
計算機是一門非常實用的課程,因此與學生諸多其他學科的學習密不可分。如果您可以設計一個創新項目,不僅符合學生的好奇心,并且肯定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設計教學實踐活動時,應體現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新意識,對內容進行巧妙的設計和簡單的解釋,即從興趣出發,以活動為主要形式,鼓勵學生大膽練習和勇于創新。產生的綜合效果就是一個動態的教學過程。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任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精煉內容的本質,構建必要的知識背景,選擇適當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設計創新教學活動,可以使學生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新課內容。例如,在教學“信息的安全與保護”內容期間,教師為鼓勵學生將所學用于所需場景,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將自己實踐的計算機進行“現場數據保護機制建立”項目實踐。這樣,學生不僅對計算機病毒的特點了解基礎上對預防計算機病毒的措施以及計算機感染上病毒后應采取的措施進行了深入了解,同時學會了用調整系統日期和時間的方法躲過病毒。期間,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計算機病毒的特點、計算機病毒的本質等信息內容基礎上,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到了更加安全的計算機應用環境設置成果。此外,教師為了激發學生想象力,鼓勵學生將自己搜索到的、已知的其他方法進行創新應用,實現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提升。
綜上所述,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應對高中學生當下信息素養發展需求的根本進行深刻理解,在實踐新課標教學理念期間,對高效教法進行深刻解讀,并結合學生實際高效學習的需求進行靈活應用,從而推動學科教學效率提升,以及推動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發展。
參考文獻:
[1]易思雄. 優化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J]. 科技信息,2013(19):36.
[2]黃成建. 高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 西部素質教育,2017,3(0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