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娣
摘要:在新時期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應認識到創新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時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努力提高自身修養,堅持用和藹可親的態度對待學生;遵循因材施教的理念,讓學生的特長充分發揮出來,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管理方法
引言
班主任的工作是以學生為基礎,服務于學生的,所以班主任應該以人為本,關心、愛護班級里的每一個學生,也要公平、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班主任的工作也要充分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
一、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創新重要性
(一)促進班級管理的順利進行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因為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需要班主任在生活和學習上對小學生的關注力度上要大一些,小學班主任的工作內容也會相應地比較豐富。班主任肩負著傳授給學生知識的重要責任。因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其每天與學生相處的時間要多過科任的教師,小學是學生打好學習基礎的重要時期,無論是基礎知識的學習,還是學習習慣的培養,都需要班主任教師付出巨大的心力。但是在單一的管理模式下,班主任的工作量較大,工作任務也比較繁雜,不但給班主任帶來了巨大的工作壓力,也無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優化創新小學班主任的管理模式,可以把班主任從基礎的管理工作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上,這不僅能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還有利于促進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需要好的學習環境,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等,這些都需要班主任來創造。班主任成功的管理,可以在班級形成良好的班風,塑造出一個擁有良好精神面貌的班級。“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當學生處在一個學習氛圍濃厚、同學淳樸可愛的班級時,不需要班主任的強制要求,學生就會不由自主地受到熏陶,潛移默化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能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這對于學生今后的成長大有益處。
二、提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質量的創新策略
(一)班主任要轉變管理理念,學生“當家做主”
想要更好地進行班級工作,班主任首先需要轉變自己的管理理念,想要在新時期開展高效的管理工作,班主任要意識到學生這個主體的能動性,教師是班級管理的主導者,學生是班級管理的主體,教師應該充分突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意識到,他們是這個班級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每個學生都對這個班級的建設有著自己的一份責任。當學生有了責任意識以后,就會時刻記得自己管理,主動遵守班級的規章制度,由教師的“他律”變成了學生發自內心的“自律”,這就使班集體的各個成員緊緊凝聚在一起,不但鍛煉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減輕了班主任的管理壓力,還能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律習慣。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充分地信任學生,在班集體的活動中讓學生參與組織、管理,班主任再從旁協助,以達到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集體榮譽感的目地。
(二)小學班主任要提高自身修養,增加親切互動
1.班主任教師要提高自己的修養。“為人師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書育人,此乃師德之本也”。班主任作為在學校里每天與學生接觸時間最長、關系最密切的教師,對于學生起著言傳身教的作用。在學生與教師的交流中,如果班主任自身的修養不足以讓學生信服,那么就無法管理好班級,學生對于班主任所下達的管理要求,也不會認真遵守。所以,想要更好地管理班級,班主任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綜合水平。在教書這方面,這是班主任重要的本職工作,班主任要熟知所要教學的知識,做到精心備課,以應對課堂上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預防出現學生提出問題,但是班主任回答不上來的狀況。在生活方面,想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班主任自己要先做到。比如,班主任想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坐姿、站姿,那么教師在學生面前時,就要做出榜樣,坐在座位上時腰桿筆直,站在講臺上講課時也要身姿挺拔,班主任想要讓學生在課下多閱讀課外書籍,教師也要手不釋卷,增加自己的知識量。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尊重、愛戴自己的班主任,也可以促進班主任也學生之間的共同進步。
2.班主任教師要注意自己的態度。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可以帶給學生如沐春風的感覺,讓學生覺得,老師是多么的和藹可親,就像他們的家人一樣,這樣學生也會愿意與教師溝通,消除心中的隔閡,能夠與班主任敞開心扉地交談,分享他們在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面對學生的求助,無論學生是否犯錯,班主任都不能嚴厲地批評學生,這樣會挫傷學生想要分享的積極性。班主任應該就事論事,首先幫助學生分析困難的成因是什么,并且細細厘清學生在這期間是否犯了什么錯誤,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最后給學生提出中肯的意見,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在這樣的交流過程中,學生會感受到班主任殷切的關心,不僅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也有著積極的影響。
(三)班主任要注重因材施教,發揮學生能力
因材施教的教育觀念最早是由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來的,這種教育理念充分體現了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主張要針對學生的興趣、能力、性格等不同的情況來進行不同的教育。學生的獨立的個體,有著自己的思想和獨立的人格,在讓學生學好知識的基礎上,班主任在班級的管理上,可以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因材施教,積極發揮學生的特長。針對管理能力強的學生,班主任可以讓這類學生做班主任的“小助手”,充分發揮學生自我管理的作用,幫助班主任處理班級中的一些簡單事務。這可以鍛煉學生的管理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借助新時期的優勢進行改革與創新,建立健全、完善的班級管理制度,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氛圍,使班級管理工作能夠順利開展。本文對提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質量的創新策略進行了探討。
參考文獻:
[1]米拉·哈依別克.試論如何提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質量[J].新課程,2020(40):224.
[2]潘尚博.提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質量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2020(38):205.
[3]常秀華,楊慧榮.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能力的提升策略探究[J].知識文庫,2019(0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