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霞
摘要:隨著雙減政策的提出,小學音樂教育教學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小學音樂教師都在積極探索減輕學生音樂學習負擔的策略,以期能夠讓學生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取得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的雙贏。為此,廣大小學音樂教育實踐者需要對雙減政策有一個透徹的認識,并要從以往的老路中走出來,積極整合有用的音樂教學策略,對學生進行高效的學習指導,讓學生做到輕松、無壓力的進行音樂學習,從而十分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關鍵詞:雙減背景;小學音樂;教學策略
以往,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對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高,不是運用音樂課堂上語文、數學等基礎課程,就是運用“填鴨”的方式向學生灌輸音樂知識,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學習負擔,學生不能得到片刻的放松,神經一直緊繃著,很難向著比較廣闊的天地邁步,小學音樂教學降低學生學習壓力,促使學生得到長遠發展等的功能價值難以完整體現出來,小學音樂教學效果很差。鑒于此,廣大小學音樂教育實踐者需要積極優化自身的教學方式,并要做到及時落實雙減政策,運用創新有效的措施對學生進行高質量的教學,合理調控教學安排,讓學生做到勞逸結合,更愿意進行有效探究,從而能夠獲得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的雙贏。下面,我將對雙減背景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進行一番闡述和說明。
一、師生有效互動,改善教學氛圍
一直以來,小學音樂教師都將音樂課堂當成自己的“主戰場”,在課堂中唱獨角戲,滔滔不絕地向學生講述教材中狹隘的音樂知識,學生只能當課堂的“聽眾”,參與到音樂教學課堂中的積極性非常低。而小學音樂教師對以往“一言堂”的做法進行有效轉變,不再總是將自己當成小學音樂教學課堂的主角,并在互動理念的指導下,與學生進行平等友好的交流,改善比較沉悶、壓抑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增進小學音樂教學課堂的多維互動,讓學生將自身身心全都投入到具體的音樂教學實踐中,不斷加深學生的音樂探索感悟。為此,廣大小學音樂教育實踐者要積極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打造一個動態的小學音樂教學過程,有效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從而能夠促進學生的音樂學習主動性得到大面積提升。
例如,以《你的名字叫什么》為例,首先,我為學生布置了以下任務:同桌相互介紹自己。學生對這一教學任務非常感興趣,主動向同桌介紹了自己,加深了彼此的認識,為歌曲教學做好了準備工作。然后,我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哪位小朋友來介紹一下自己和身邊的好朋友呢?學生的積極性比較高,爭先恐后地參與到了課堂討論環節,將課堂教學氛圍充分調動了起來。接著,我引導學生用固定的節奏來相互介紹了自己,并為學生播放了《你的名字叫什么》這首歌曲,降低了學生鑒賞這首歌曲的難度,增強了學生的音樂學習信心。之后,我運用對比法,指導學生練習了四分音符與附點四分音符,并讓學生再次聆聽了這首歌曲,感受了這首歌曲的情緒,方便了后續教學工作的開展。最后,我運用聽唱法帶領學生深入學習了這首音樂作品,實現了深度學習的目標。總之,師生進行良好有效的互動,打破了小學音樂教學課堂比較沉默的現象,使學生在生動、有趣的課堂中進行了高效化的學習,取得了最優化的小學音樂教學效益。
二、引入信息技術,提升探究實效
以前,小學音樂教師總是囿于老路,死板講述教材中的內容,并為學生書寫大量板書讓學生進行抄寫,浪費了許多不必要的時間,一節課下來,學生根本沒有學到很多的知識,難以構建完善的音樂知識網絡,很難為今后進行有效的音樂學習提供極大的助力,小學音樂教學不能真正收到成效。而小學音樂教師積極增強自身的信息素養,合理有效地引入信息技術,可以在短短幾十分鐘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向學生傳遞更多的知識,拓寬學生的音樂知識面,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音樂探究實效,增強學生的音樂學習情趣。為此,廣大小學音樂教育實踐者要積極引入信息技術,彌補傳統音樂教學的局限性,從而能夠促進小學音樂教育教學得到良好建設和發展。
例如,以《草原就是我的家》為例,首先,我為學生組織了“木頭人”的游戲,在游戲中,我運用馬蹄聲作為了游戲的信號,使學生快速聚集起了自身已經玩散的思維,順利開始了新課講解。然后,我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出示了與草原景色有關的圖片,結合圖片簡單介紹了“馬背上的民族”是怎樣生活的,豐富了學生的音樂知識儲備。接著,我為學生播放了《草原就是我的家》這首音樂的Flash視頻,讓學生聆聽了歌曲,欣賞了舞蹈,并帶領學生按節奏讀了歌詞,使學生初步認識了這首音樂。之后,我讓學生運用身體伴奏,再次聆聽了這首歌曲,培養了學生肢體的協調性。最后,我讓學生說了說他們認為比較難唱的語句,并鼓勵知道怎樣唱的同學幫助有問題的小伙伴解決了他們的疑問,發揮了班級學生共同學習的功能優勢。在講述完教材內容后,我為學生播放了我運用信息技術在課前搜索的其他蒙古族歌曲,滿足了學生對音樂知識的需求。總之,引入信息技術,促使小學音樂教學向著智能化、數字化方向進行了前進,對學生進行了高效的音樂教學,取得了小學音樂教學改革突破性的進展。
三、創設精彩情境,保持學習狀態
以往,小學音樂教師總是忽略學生意愿,一上課就直接進行音樂知識的講解,卻很少下功夫為學生創設一個吸引他們目光的課堂教學情境,導致學生總是帶著錯誤的情感和態度進行音樂學習,只能獲得事倍功半的英語探究效率,逐漸喪失了進行音樂學習的信心,小學音樂教學很難達到預期的目標。而小學音樂教師想方設法為學生構建一個精彩的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更加快樂地學習,放松學生緊張的心情,長久保持學生最佳的音樂學習狀態,不斷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有效性。為此,廣大小學音樂教育實踐者要積極進行精彩教學情境的構建,為學生創建一個嶄新的音樂教學課堂,讓學生集中注意力,進行有效探究和學習,從而能夠促進學生的音樂學習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
例如,以《我們走進十月的陽光》為例,首先,我先與學生一起欣賞了《我們走進十月的陽光》這首歌曲,并讓學生回答了以下問題:這首歌曲的內容是什么呢?表達了什么主題思想呢?演唱的形式是這樣的呢?這首歌曲是由幾部分組成的呢?使學生通過合作探索,對這首音樂有了一個更為透徹的認識。然后,我讓學生根據教材中的圖形譜,聽了這首音樂,并讓學生說了說自己的感受以及歌曲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對比結果,加深了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和掌握。最后,我讓學生探討了對“我們走進明天的洪流”這句詞的理解,并根據這首音樂的主旨,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教導,滲透了愛國主義教育,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總之,創設精彩有效的課堂教學情境,牢牢抓住了學生的眼球,使學生整節課都做到了深層次探索,獲得了無可估量的小學音樂教學奇效。
四、組織實踐活動,增強綜合素養
小學音樂教學效能的提高不僅僅依靠教師在課堂中進行要點音樂知識的講解,還需要具有實踐性,讓學生有機會在課堂中展示自我,根據在展示過程中存在的優缺點,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向著更好的天地進行發展,從而能夠很好地增強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但是,以前小學音樂教師很少落實以生為本的理念,沒有為學生提供較多的實踐機會,學生的個性很難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小學音樂教學質量不能讓人們滿意。鑒于此,廣大小學音樂教育實踐者需要積極組織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真正融入到具體的音樂教學過程中,從而能夠促使學生獲得事半功倍的音樂學習效率。
例如,以《小小少年》為例,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為學生組織了常見的歌曲演唱活動,即我先帶領學生學唱了這首歌曲,使學生從整體認識了歌曲的內容以及演唱方式,為接下來的演唱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基礎。然后,學生運用自己的方式在課堂中演唱了這首歌曲,并認真傾聽了他人的演唱,向演唱出現錯誤的同學提出了改進意見,實現了共同進步的目標。最后,學生根據有關意見,主動修改了演唱中有錯誤的地方,進一步發展了自身的歌曲演唱能力。總之,組織精彩的實踐活動,增加了小學音樂教學的誘惑力,使學生真正從內心喜歡上了音樂學習,深度把握了音樂知識的本質,達到了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質量的目的。
總而言之,廣大小學音樂教育實踐者需要持續不斷地學習最新的教學理念,完善以往比較死板、機械的教學措施,并要做到運用減負增質策略開展小學音樂教育教學工作,讓雙減政策落地,讓學生更為愉悅地探索音樂知識的真諦,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從而能夠取得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的極大成功。
參考文獻:
[1]羅琳, 郭思佳, 徐麗.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策略[J]. 好家長, 2017(16):1.
[2]王娜, 強琴平. 強化美育育人功能背景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J]. 中學生作文指導, 2021(8):2.
[3]張道平. 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J]. 基礎教育論壇, 20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