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燕娟
摘要:基于小學學生的學習厭倦期而言,我們應在學生的數學教學當中,勇于創新教學方法,采取一些對策,讓小學生的興趣重新聚焦到學習數學上。教學方法在創新的過程當中需要把握一個正確的方向,學生跟隨老師的教學步伐拾起其數學學習的知識碎片,從而逐漸進步。
關鍵詞:新課標分析;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對策
小學生的學習需要一定的畫面搭建來建立知識結構,對于數學這門學科,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的使應融入一些創新性的內容,使得教學過程更具畫面感。小學數學的教學當中應考慮到影響學生數學學習的根本處進行制定教學對策,讓教學質量得到充分的保障。
一、教學方法創新意義與對策的必要性
在小學數學當中,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應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設計,且有需要制定對策的必要性。在過去,在教師的教學當中,教師整體的教學形式比較單一,教學學內容來自于教材,沒有過多課外資源引入。學生對于數學學習沒有充分的學習出發動力,從而教師數學教學的影響力量不足夠影響學生,對于學生的進步產生了一定的阻礙作用。新課標影響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目標,不僅是讓學生對于教材上的內容做一個正確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具備最基礎的思維邏輯能力。學生學會利用已經學過的數學知識來更好的解決生活當中的數學問題,即是我們教學的目標。教師制定一定的數學教學對策,對開發學生的數學潛力有重要的影響。
例如,在蘇教版小學三下的教學中,學生會學到重量計量單位噸,長度計量單位千米,時間計量單位年月日等,這些數學知識可以對日常的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更好的解決生活當中的一些情形。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采用創新的對策,讓學生來主動選擇某些物品的計量單位,幫助學生正確的辨別計量單位的區別。這些計量單位可以讓學生對所接觸的世界有更加精確的數學語言進行概括,也更易與人交流生活中的數學信息。在學生學習兩位數與兩位數的數學乘法時,可以給學生教授一些口算技巧,幫助學生更快的解決數學問題。
二、對授課方式進行創新,制定對策
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授課方式中,我們通常見到老師都是以一種詼諧幽默的語調來貫穿整個數學課堂,這是因為學生的天性比較活潑好動,過于穩重嚴謹的話語會限制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除了日常輕松的語調教學,我們還可以在教學方法上做一些創新,制定了一些更適合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策略,來幫助學生更好的以某種方式進入到數學的世界當中。學生對創新的教學課堂,更有學習的動力。創新的數學課堂會更加的吸引學生自主地投入到數學的學習當中,而在隨后的教學當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蘇教版三年級上冊小學的數學教學科目當中,教師在對學生教授“”旋轉”這一板塊的教學內容時,應該從學生比較熟悉的物體進行出發,讓學生親身來動手操作“旋轉”的過程,幫助學生建立一個準確的畫面感,從而對旋轉知識點有一個正確的感知。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電風扇的慢速運轉,從而讓學生感知道旋轉的數學力量。教師讓學生聯想汽車方向盤的運轉,時表上面各分針的運轉趨向以及風車的運轉,從而讓學生正確地建立旋轉的畫面。
三、建立小組數學合作的教學對策
在教學,數學的教學當中,小組合作是一種十分見效的教學對策。學生通過與同齡人的知識輸出與輸入,可以更快的幫助學生掌握更好的學習方法。教師對學生一味的知識輸出不僅不會讓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充滿向往,而且會打壓學生的積極性,因此,讓學生主動的進行數學輸出,對于學生的數學能力培養將會是更好的對策。學生在與人交流知識觀點的同時,也會促使學生在課前對數學教材內容做充分的理解,甚至學生會主動的吸取外來的教學資源,來對知識點做個充分的詮釋。在小組合作的過程當中,會培養學生虛心采納別人建議,思路清晰的輸出自己的想法,學會以平常心來對待團結協作的重要素質能力。
例如,蘇教版三上的數學教材當中對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進行了章節設列。在學生初步學習相關方面的計算知識之后,教師讓小組分工出題并將這些題目分配到各個小組中,在規定時間內用最快,最準確的計算結果作為評判小組合作成功的依據。將小組總數分為偶數形式,每小組成員各出兩道題目作為本組所出的題目,然后整理交至老師處。教師組織奇數組別的小組來抽偶數組的題目,形成奇偶互抽的比賽陣型,在同一時間開始做,各小組成員需均分兩道題目進行計算,最后匯集整理完成數學計算的小組將題目與答案一起交至教師處。老師對各小組的數學計算進行評判,并將錯誤的題目讓同學們進行分享計算。
結束語
小學數學老師需要及時的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對數學教學的內容進行補充以及創新教學方式,采取一定的對策來幫助學生更好的建立數學的思維模式。數學老師應對三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準確的分析,制定相應的對策使得學生學習數學更加積極。
參考文獻:
[1]陳媛媛.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及對策分析[J].小學生(下旬刊),2021(12):13.
[2]殷璐穎,張亞兵.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及對策[J].科幻畫報,2021(06):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