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差異是因個體不同而客觀存在的,在中職院校中因為學生在入學起點的不同而出現多層次的較大差異,這種現象的發生對教學提出了新的課題。因此,采取分層教學是有效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充分采用分層教學手法,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知識基礎逐步達到統一,同時可以讓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從中職院校畢業生服務社會實踐的角度來看,分層教學手法是有效的,本文就分層教學法在中職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淺析并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分層教學;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應用
引言:
隨著社會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中職院校教育也在不斷完善和改進,專業技能型人才為服務國家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也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存在的問題,因為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學習能力水平的明顯不同,導致學生對中職計算機教育的學習能力也千姿百態。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成為中職計算機教學的課題,采取分層教學手法可以有效促進中職計算機教學的發展,也只有利用分層教學手法,才能夠更好地實現中職計算機人才全面健康的發展。
一、合理的對學生分層,是保證教學效果的前提
要想學好計算機的專業課程,就要培養和激發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熱愛和興趣,這是關鍵所在,也是學好計算機的主要因素。在該專業學習的學生中,大部分都對計算機有一定程度的熱愛,學生們通常喜歡利用計算機打游戲,上網聊天和做自己喜歡的事,只要是計算值領域中能夠吸引的地方都是興趣的所在。因此,學生要想學習好計算機專業知識,就要對學生制定出可行性高、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計劃的完成可以幫助學生獲得學習的動力,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例如可以根據學生計算機知識基礎不齊的問題上分層制定出短期學習計劃和長期學習計劃,學習效果和程度隨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來動態調整,根據階段性學習檢驗學生學習成果,教師幫助和指導學生如何學習和完成既定任務,同時針對錯誤的學習方向進行及時的修正和改錯。
二、針對性地分層教學,是保證教學效果的關鍵
計算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學會思考創新,不斷豐富教學內容,通過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在互聯網和生活中搜集相關學習素材和資料,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展開教學活動,制定因人而異的教學內容。在新課程中,首先要把基礎知識講透徹,在實踐中讓學生采取邊學邊練得教學方法,例如對學生進行分組實踐,第一組的學生扮演教師的角色,在教師的指導下對另一組學生進行講授知識,同時遇到操作中的問題要學會如何動手查找相應資料,而后進行角色互換,相互之間進行合作交流心得,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表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操作能力。課后,教師應該對教學活動和教學內容進行深刻的總結,在分層教學手法的指導下,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建立起樹形結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
三、分層次的考核方法,是檢查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
(一)教師的自身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在分層教學方法中,教師起到的是一個引導的作用,這個作用在整個課堂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采取分層教學。根據學生學習個體化差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開展教學活動,本身就是一項創新,在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和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下,對計算機知識進行講授,在課堂中,教師要時刻觀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反應和理解程度,包括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在計算機邏輯和推理的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如何正確的思考,不斷激發學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發揮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動性。要著力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知識的能力和實踐解決能力。這就對教師提出更了更好的要求,教師不僅教授的是知識,而是整個解決為的思維方式,要根據教師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如何去正面積極的思考分析,這都是如何優化分層教學的新問題,也是教師需要解決的新難題。
(二)從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
每個學生獨立存在的個體,雖然個體之間存在差異,但是教師要尊重學生是課堂主體的原則不動搖,根據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來尊重學生的發展,把學生的性格和學習能力進行動態總結,因勢利導,讓學生認清自我的價值追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絕不可以惡意的對學生進行評價或者評估,在學習計算機知識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對未來學習和就業充滿信心,以精神病飽滿的心態來面對學習,用積極發展的眼光來看問題。
(三)充分重視和正確對待學生的表現欲
在對待分層教學的基礎上,任何一個學生都有參與其中的權利,同時也有參與其中的意識,計算機教師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要認真對待學生正確的表現欲和求知欲,給學生充足的空間和時間來思考問題,盡最大可能讓學生全員參與,共同學習,達到覆蓋廣泛全面的范圍。將教學內容和問題分層次多角度進行教學,更加符合學生不同的需求,達到難易適中的程度。讓學生在課堂中獲得更多的榮譽感和滿足感,幫助其樹立自信意識,提升學習熱情。
結束語
教師采用分層教學手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計算機教學課程中的知識,同時也可以權衡學生們的興趣和愛好。不斷縮小因學習和興趣之間帶來的不平衡,把學生作為分層教學的主體,給予足夠的尊重,針對分層內容制定可行性強的教學標準和方法,尊重學生個體性差異,不能一以貫之的去刻板執行,不斷在課堂中利用分層教學彌補不足,為教學的發展和改革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促使學生在計算機學習水平和操作應用能力上得到新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的教學設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李紅波.職業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08.
[3]王華永.淺談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J].北方經貿,2008(12): 152-152.
作者簡介:劉輝,(1981.03-),女,漢族,四川雙流人,本科,助理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