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亞妮
摘要: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式的優化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向前進步的,在小學階段的學習是學生基礎養成的重要階段,因此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式的優化是教師研究的重點話題之一,在數學課堂中融入提問式教學,對課堂進行優化和改變,展開互動式學習,是在時代背景條件下有利與于數學事業發展的教學模式。提問式教學能更好的帶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主動性,讓學生更加主動的探索數學世界。
關鍵詞:小學數學;提問式教學;課堂融入探究
提問式教學方式的有利方面有很多,最直接的優點是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推動學生認真聽講,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當中,從而培養學生課堂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對于小學數學教師來說,增加課堂提問,增進師生互動,貼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會對日后的教學活動進行有很大幫助。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利用課堂提問教學模式,通過讓學生回答問題來檢驗聽課效果,發現課堂問題并解決,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提高課堂效率。相較于普通的教學方式,提問式教學模式有著明顯的直接性監督學生聽課的優點,身為數學教師,應該利用這些優點去引導學生探索數學世界,牢固基礎數學知識。
一、應用提問式教學模式的積極作用
1.1有助于檢驗學生的聽課成果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增加提問環節,提高課堂上學生的思維運轉,從而吸引同學們對數學課堂的注意力,推動同學們對數學學習產生有效思考。對學生在課堂上思維走神,或者開小差等不良習慣的產生時,教師可以即使提醒。同學們對小學數學問題的回答過程中,可以讓同學們在課堂上的聽課效率大大增加,對數學知識更好的掌握,從而提高數學成績并牢固數學基礎,這對學習初中高中較難數學有一個良好的銜接作用。
1.2有利于拉進師生之間的關系,增加教師對學生的了解
課堂從教師單一講解變成增加提問讓學生也參與進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大大增加,學生在課堂上與教師交流,這不僅提高數學思維運轉,也拉進來師生關系。通過大量的交流,教師對學生的了解增加,了解學生對某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這有利于數學教師針對不同學生的現實狀況和學習水平進行有效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通過對學生本身的了解,更有助于教師對學生數學的指導。
二、如何有效展開小學數學提問式教學
2.1利用提問式教學優化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
提高運算能力是提高數學能力的前提。在小學階段是學生對于數學運算的能力打基礎的時期,在傳統學習方法下對于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的幫助很小,但展開提問式教學,對于學生運算能力的鍛煉有很大幫助,數學教師可以有意識的在課堂中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環節,讓學生在講臺上做練習題,并在做題中對學生進行指導,運用提問環節對學生能力進行有目的的訓練。在提問中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的方式,使用適合小學這個年齡階段的方式方法進行數學教學和計算訓練,有利于學生興趣和能力的雙重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簡易方程》的學習中,在課堂的結尾,教師要抽出10-15分鐘在黑板上找一些相關例題,提問學生讓學生上臺來做,這些習題可以通過在多媒體上展示一些卡通人物或動物作為題目背景,利用這種方式可以改變學生對枯燥的練習應用題的態度。采用課堂提問的互動方式,同時運用有趣的題目背景對課堂氛圍進行提升,有利于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
2.2拓寬提問式教學的范圍,多樣化方式提高學生理解能力
課堂學習內容是考核一個教師教學能力的主要展現。教師要多樣化利用提問教學滲透學習內容中,提高學生數學理解,近距離引導學生對數學的探索。在創設問題的同時教師不要局限于讓學生回答數學習題的答案,要思考如何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而且在提問中數學教師創設的問題可以不局限于數學這一科目,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創新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從而擴展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內容。
例如,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愛護眼睛-復式統計圖》這一課,教師要首先讓同學們了解復式統計圖的概念認知和圖形樣子,讓學生了解統計圖縱軸數軸的數量關系,在講完過后,教師在課堂上列出幾道制作統計圖的題目,第一道題由教師在黑板上帶領做,其他的由學生在下面自己做,每一步的寫出都提問學生來講解,這樣的互動式學習,讓學生在正確引導下學會了復式統計圖的制作也增加了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提高了課堂效率。
結束語
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對課堂提問教學模式加以重視,教師要在課堂上增加與學生的提問環節,增加有關本課數學學習的問題創設,從而提高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增加師生的關系,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相互了解,從而推動課堂進程。除了上述所體現的具體應用策略,小學數學教師還要對如何開展課堂提問式教學模式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不斷完善教學方法,達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提高學生數學考試成績。
參考文獻:
[1]何振毅.小學數學課堂中提問式教學方案設計的新思路[J].讀寫算,2018(14):140.
[2]陳杏霞.小學數學課堂中開展提問式教學方法的實驗研究[J].考試周刊,2017(3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