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珍
摘要:教育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情況下,想要建設高效的課堂學生不單單需要掌握基本的英語知識點,更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技能、習慣、良好的學習態度等。那么教師想要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就要落實高效課堂的教學理念,給學生普及基礎知識的時候,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使其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分析
前言
教學課堂是一個知識輸入與輸出的過程,教師在優化英語課程的過程中需要進行針對性的知識輸出,還要保證學生在知識輸出時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把握學習的技能與學習技巧,繼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建設高效的英語課堂。
一、優化備課內容,讓學生愛學
1.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實現知識點的整合
初中英語教材中的每個單元基本都劃分為聽說、閱讀、語法與寫作等幾個方面的內容,每個環節的知識單看是獨立的,但實際上蘊含著一些連續性。英語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不僅僅要清楚不同方面的教學內容,更要把不同方面的內容進行良好的融合,保證在螺旋踢進式的教學中幫助學生學習英語知識。例如:初一英語教材十一單元中的“How was your school trip?”文章,根據這個文章的內容發現1A是為了提高學生對milked a cow、fed chickens、rode a horse、went for a walk等短語的掌握,便于接下來進行1B聽力與1C對話;而且這個文章還是本單元的基礎知識,通過讓學生進行1A的觀察、1B的聽、1C的用,對英語過去式有一個簡單的認知,給之后學習聽力、語法的教學奠定基礎;英語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教學內容整合,把過去式的語法重點融入到每個教學環節中,提高學生學習的注意力,保證學生在觀察、對比分析中熟練把握過去式的語法。例如:1A的milked和went與之前的元單詞是不一樣的,在了解1B、1C一般疑問句的助動詞和動詞的變化等。
2.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實現針對性教學
英語教師在教學時需要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只有清楚了解班級中同學的各項信息,才能及時把學生劃分為不同的等級,這個時候還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心理,尊重過學生的獨特性。比如,教師備課可以參考學生的練習冊、作業等內容,把握英語基本知識,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選擇合理的時間對學生進行調查,實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有助于教學的順利開展。
二、強化教學過程,讓學生“活”學
1.注重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英語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給學生建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把枯燥的英語內容轉變為具備生命活力的文化知識,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在情緒的支配下參與到英語活動中。例如:初三英語教材中的第六單元中“When was it invented?”文章教學,學生在初三的時候學習壓力是比較大的,而且第六單元要學習的知識點比較難,教師在實際教學時就可以使用多媒體播放一些近代發明的圖片、視頻等,使用多媒體建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創造力,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調動學習的動力,進而建設高效的課堂教學;教師在情境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輸出英語,結合具體的情境,訓練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便于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像When was it invented?Do you know what these inventions are?The first…was invented in…
2.注重合作學習,鍛煉學生學習能力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進行合作學習,改變傳統中教師教、學生學的的局面,使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究,有助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創新發展。例如:初二英語教材中第八單元中“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教學,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劃分學生,以小組的為單位學習“banana milk shake”的制作過程,教師在進行小組合作時需要清楚當下教學知識,像描述的順序、重點詞匯和句式等,幫助學生在學習“banana milk shake”的制作過程實培養學生對課文的精讀、搜集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在合作學習中實現一帶多學,保證班級中不同級別學生的學習發展。
3.注重過程評價,培養學生學習自信
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相較于學習結果,教師看重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這樣的評價方式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而發揮自身潛在的力量,在努力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英語教師要根據自己現有的知識對學生進行分層評價,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有一定的進步。像教師可以針對有潛力的學生提出基礎性的問題,在肯定其努力的同時激勵學生不斷向前發展;而教師在面對優秀的學生提出的問題可以是發散型的,深入挖掘學生的探究精神。
三、注重課后探究,讓學生會學
教師要重視課后探究教學的延伸,有助于建設高效課堂,在教學時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與實際情況設計適當的探究教學內容,保證學生在探究時進行深入的學習。例如:初一英語教材中第二單元的“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教學,針對中西方學校學習文化的差異主題教學,引導學生進行課后探究,進而通過搜集資料、整理與歸納,挖掘課外知識,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技能。再如:初三英語教材中第一單元里的“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一定要結合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在分析中外優秀者學習習慣時,在文本閱讀中歸納科學的學習方式。
結論
文章主要劃分為課前準備、授課過程、課后探究等,進而深入分析了構建高效課堂的策略。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清楚任何一種教學方式的優勢與劣勢,精準把握學生的學習需求,便于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建設符合其學習的情境,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與積極性,在設計的各個教學環節中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知識與技能,不斷優化教學質量,有助于建設高效的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李靜.新課程改革下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和諧構建[J].文理導航(上旬),2021(09):34-35.
[2]伏明玉.試論構建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J].中學生英語,2021(3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