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娟
摘要:在新課標視角下,傳統的依靠題海戰術和灌輸式開展教學活動的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階段的教育教學要求,因此需要革新教學模式,利用符合學生發展規律的方案來逐步達到能力提升和素養水平提升的高度。高中數學老師要與時俱進,增強自身綜合能力,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武裝自己,掌握先進的施教策略,提高學習能力,切切實實確保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高中階段是學生能力和素質教育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中教師要更為關注教學的效率和成效,因時間緊、任務重,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激發學生無限的可能,作為新時代的高中數學老師,需要在教學中結合新時代的需求,結合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根據教學內容,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教學問題
(一)未能體現素質教育
目前的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育過程,大部分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教育模式,對理論知識直接講解,該方法可以讓學生對相關知識具有更加深度的了解,但是缺乏了實踐,也就意味著無法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當然一些教師會尋求素質教育,但是對采取的方法并未得到合理建設,如一味推行學生的手工實踐,意圖讓學生從手工實踐內總結理論知識。從取得的效果上來看,該方法見效極其緩慢,不適合高中階段的教育。
(二)未能側重核心素養
高中數學教育中,更側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對高中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要讓學生在了解各類基礎數學知識后,強化數學的基礎探究能力。目前的教學過程,需要考核的知識點數量處于逐年增加狀態,導致教師依然只能采用原有的知識講解+多輪復習的模式來提升學生的成績,導致教學時間較短和教學知識點較多之問的問題沖突,教師只能采用最高效的所謂“填鴨式”的講解和“題海式”的教育模式讓學生提高成績。
二、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建設
(一)教學理念要與現實情況緊密結合
我們知道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老師總想在課堂上給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想讓學生在高考時有一個好的成績,給社會和家長以及學生一個交代。學生也是在老師這種拼命灌輸的教學模式中努力學習,在大量的題海中苦讀、苦練,目的也是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對老師、父母有一個交代,也為自己未來的發展打好基礎。這種教學固然沒錯,也真正教出了一些學生,可是教學觀念的落后,對數學教學認識的不足,或者說對數學價值的認識不足,導致學生除了有一個好成績,他們的學習能力、智力發展、空間思維等,都被忽視了。學生成了學習的機器,除了學習還是學習,不會開拓性、創新性地進行思考,這大大限制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新時代下,作為高中數學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了解新時代對人才的要求,跟著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努力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拓展學生思維、開闊學生視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提問、質疑,充分體現智力教學、能力的教學作用。
(二)明確教學目標
老師在制訂教學目標時,不能沿用以前的方法,要緊扣新課標的教學大綱和教學核心,制訂符合學生現階段學習需要、知識基礎的目標,鼓勵學生以教學目標為根據,努力學懂、學透課堂教學內容,保證學習質量,提升自己的數學成績。同時,在體現學生主體的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創設與學生互動的環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論是對知識的學習,還是能力、創造力、思維空間的鍛煉都要跟著教學目標,集中精力、有目的、有重點地學習,提高學習效益,達到教學目標。比如在“反證法”的教學中,我就圍繞新課標制訂了這樣的教學目標:首先,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反證法的含義;其次,了解反證法的步驟;第三,要學會運用反證法證明一些簡單的命題;第四,一定要了解定理中:“在同一平面內,如果一條直線和兩條平行直線中的一條相交,那么和另一條也相交。”“在同一平面內,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這些反證法的主要內容,既要明確地制訂在目標中,又要均勻地在教學過程中傳遞給學生,讓學生也跟著目標一步步了解、掌握、理解、運用,從而保證教學目標的完成和學習質量的提升。
(三)借助現代化教學設備和技術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好多信息技術手段走進了課堂教學,運用聲、色、圖、視頻、動態等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呈現方式,挑起了活躍課堂的氣氛,幫助學生理解課堂的教學任務,改變了課堂教學模式,刷新了課堂教學效率。新版的《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中應盡可能對有關課題作形象化的處理,例如,使用圖片、幻燈、錄像以及計算機軟件。”當然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技術在教學中更有其突出的優勢。第一,活躍了課堂氣氛,減輕了老師的教學負擔,使課堂教學顯得輕松、愉快;第二,大大豐富了課堂的教學內容和信息,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第三,它豐富多彩、直觀形象的呈現方式,使抽象的圖形和概念,易于學生理解等。所以,作為新時代的高中數學老師,要及時學習和掌握新的教學技術,熟練操作先進的教學設備,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結語:
教師要注意學生主觀能動性對其個人成長的促進作用,并將能力和思維水平的提升作為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斷更新個人教育理念,從學生自身全面發展出發,優化課程準備、實際講授和總結復習過程,以此實現高效教學。
參考文獻:
[1]武曉蕓.核心素養下職業高中數學有效性教與學之我見[J].課程教育研究,2020(39):72-73.
[2]秦雪萍.高中數學有效性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0(01):23.
[3]崔敏.基于新課改的高中數學有效性教學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2):80.